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百四十四、 半路出手 (第2/2页)
恨恨地说。 王华站在军舰上,看着英国人的舰队丧气的离开了天津,朝着东南方而去,不由得满意点了点头。 王华不知道的是,懿律居然把这口怒气发泄到其他的城市,而繁华的长江一带更是被英国的炮火四下肆虐,从松江开始,最后到达南京。 这原本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才会发生的悲惨,因为王华的出现,导致提前了,也给长江一带的百姓提早带去了苦难的日子。 要是王华知道的话,他可能打死也不会干涉历史的进程,因为,他的好心却成为了坏事,给更多的百姓带去灾难,也加剧了这个腐朽王朝的倒塌速度。 王华很高兴的回到了京师,回到了紫禁城,见到了一直在彷徨等待的道光。 “王主席,你回来了,真是太好了!”道光忙迎了上来。他这个时候终于才明白那些军舰的强大之处,居然可以全程吊打岸上的大炮。所以,对于王华,道光真是把他当做救星一样。 “皇帝陛下,放心吧,我已经赶跑了那些英国的军舰。”王华握着道光的手,忙说。 “那就好,那就好!”道光放松地说。 “不过,天津和京师是安全了,但是其他的地方,我可不能保护。”王华看着轻松过头的道光,不得不提醒说。“而且,我看英国人这次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他们一定还会大兵来攻,你们必须做好战争的准备。因为,我的访问日期差不多快要结束了。” “哎呀!”道光一听这个,吓了一跳。完了,完了,要是王主席离开,那些英国人肯定会回来。“王主席,你就不能多留一些时间吗?” “多留十天半个月的是没问题。”王华说。 “那就好,那就好。” “可是,这次的战争起码打个几年,你光靠我是没用的。”王华阻止道光的庆幸心里,直接说了出来。 “那怎么办?”道光求助看着王华。 “你应该好好召集大臣,来商量一下怎么和英国打这场长期战争。林则徐就不错,你可以把他召回京师,任命他为这场战争的总指挥,安排这场战争该怎么打!”王华给道光出了一个主意。 “那广州的安全没问题吗?”道光担忧地说。 据消息回报,只有广州抵抗住了英国军舰的进攻,其他城市全部沦陷。 “放心吧,林则徐会安排好的。否则,他怎么能凭借区区几艘老败的军舰就消灭了英国一半的军舰。”王华安慰说。 “行,那我听你的,我马上召开军机会议,让他们拿出一个办法来。”道光倒是很会采纳别人的意见,马上说。 王华很满意道光的态度,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清王朝应该可以抵抗住英国的进攻。可是历史上为什么那么轻易就失败了,难道真的是因为被攻打了京师这个原因吗?对,还有直隶总督琦善这个投降派,正是因为他主张投降,才让清王朝错失了大好的机会,才导致了林则徐的下台。 “皇帝陛下,我还有一个事情需要提醒你。”王华说。 “什么事!王主席竟说无妨。”道光说。 “直隶总督琦善,这个人,你一定要小心,千万不可轻信。”王华提醒说。 “啊!”道光睁大眼睛,然后犹豫地问。“难道说,这个人和英国有联系?” 王华真是佩服了道光脑洞大开的想法,他不会无故朝别人身上泼脏水,所以据实地说:“那倒没有。不过,这个人能力平庸,却惯做摇头摆尾之辈,是本朝最不称职的一个总督。要是我,早就把他罢免了,而不会任由他在这个位置误国误民。” “啊!他,他,他,他在王主席心中是这样一个形象?”道光难以置信看着王华。 “没错。”王华点头说。“不过,这是我的个人想法,是对是错,需要皇帝陛下你自己拿主意!” “行,我会好好想想。”道光点头,告辞王华离开。 道光走在路上,他真的想不明白,王华为什么会如此看低琦善,他可是正统的满洲人和林则徐这个汉人不一样,他的出生高贵而显赫,做出来的功绩也在历历在案,更加上他的忠诚和细心,一直是道光心目中的“股肱之臣”。可是,为什么在王华心目中是如此不堪呢,难道两人还有过什么矛盾不成。可是他们两个人应该都接触的机会都没有。不对,前段时间有接触过。 道光想不明白,王华却是满怀心事,因为接下来是关系着无数普通百姓的生命,更关系着这个王朝的命运,更加关系着王华接下来该怎么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