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百四十七、 历史的年轮 (第2/2页)
斯的条件,历史上称为《穿鼻草约》。 这个《穿鼻草约》的内容,王华也通过各方渠道知道了,正是和后世一模一样的内容。协议有六条:第一,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第二,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设驻领事馆。第三,清王朝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2100万元的成分是:600万赔偿鸦片,300万偿还英商债务,1200万英军军费。第四,英国在清王朝的进出口货物纳税,清王朝与英国共同议定。第五,英国商人可以自由地与清王朝的商人交易,不受“公行”的限制。第六,享有领事裁判权,英国人在清王朝犯罪可不受清王朝的法律制裁。 这近乎丧权辱国的协议,琦善居然私自做主就签订了,难怪道光会如此的恼火,罢免琦善,重新和英国宣战。 接下来正和历史一样,继续着发展下去,只不过是时间大大提前。 1840年6月,英国发动侵略战争,进攻广州,无功而返。转而进攻下定海,抵达天津。被南国军舰阻扰,被迫离开。 1840年7月,英国进攻长江一线,无数个城市陷入战火,引起南方百姓恐慌,震惊帝心。 1840年8月,道光下令把林则、邓廷桢革职,发配边疆。道光批答英国书,令琦善转告英人,允许通商和惩办林则徐,以此求得英舰撤至广州,并派琦善南下广州谈判,署理两广总督职务。 1840年9月,由于英国提出的条件过于苛刻以及琦善擅自签订,使道光大为不满。道光下令把琦善抄家革职,派奕山、隆文和杨芳赴广东指挥作战。道光同时下令沿海各省督抚筹防海口,并命两江总督伊里布率兵至浙东,准备收复定海。 1840年10月,英军发动虎门广州之战。义律先下手为强,出动海陆军攻占虎门的第一重门户--沙角、大角炮台,发起虎门之战。清王朝部队英勇抵抗,但是没有做好防范工作,被英军偷袭,最终虎门炮台失守。英军接着趁势出击,攻破虎门横档一线各炮台和大虎山炮台,溯珠江直逼广州。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力战殉国,无数官兵战死沙场。 1840年11月,奕山令水陆军1700余人,于黑夜分乘快船出动,挈火箭、喷筒,夜袭英船,掷火焚烧。早晨英军2400人反攻,清军溃退。几日后,英军对广州发起进攻,一路占据城西南的商馆,一路由城西北登岸,包抄城北高地,攻占城东北各炮台,并炮击广州城。广州附近要地全失,18000多清军尽退城内,秩序大乱,在此形势下,奕山等竖起白旗求和。 1840年12月,奕山被迫接受英国条件,城下之盟,签订了《广州合约》。英国不但不率部撤离广州,还准备勒索广州商家向英军支付600万银元的赎城费,这激起了整个广州城的反英情绪,特别是广州北郊三元里一带的民众已经开始自发武装,准备进行长期的抗英斗争。 “我们绝不能投降!”这个一个年轻小伙子的叫喊。 “对。我们大家一起拼命。这个城市明明是我们自己的,我们还得交什么赎城费。这分明就是抢劫,强盗。”这是一个普通的商家。 “好,大家各自回家准备武器,他们进城来,我们大家都一起杀过去。”一个中年人宣告大家说。 百姓们群情激奋,正准备回家找武器,却被另外的一个声音吸引了。 “大家快来看,快来看,我们有救兵来了,那些英国的军舰让开了。”这个一个小伙在城墙上叫了起来。 “救兵,什么救兵?”大家纷纷涌了过去,那些没办法上城墙的就纷纷到高楼里去看。 “看,那是南国的军舰。我认识,我认识,我去过澳门!”这个一个做生意的店家大叫。 “你的意思说,南国来救我们了。”有人问。 “那当然。他们也是和我们一样的人,说着同样的话,自然不会见死不救了。所以,他们一定是要救我们的。”有人肯定地说。 “没错,我也相信。” “太好了,那实在是太好了。”很多人不由高兴的叫了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