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百五十六、 民族火种 (第2/2页)
望,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堂而皇之的游说普通的百姓。 很快,王华就制定好了政策。 王华准备以招工的手段吸纳人口,凡是自愿前往南国工作的人员,不管男女,不管什么身份,他们会给出成年一人一年白银20两,这在当时可以足够普通小户人家一年的开支,贫苦人家三年的开支。这银子还可以预先支付,孩子和老人则是减半只有白银10两。如果是举家前往,那好处更多,可以安排住房和耕地,并给以白银50两的安家费。 南国现在国内实行的是纸币,白银在国内并无什么价值,只有在同国外交往的时候,才会以物兑换成当地的钱财计价物,无非就是白银、黄金还有铜钱。 有如此好的政策,在这个时代自然是足够吸引人,但问题是需要让人知道。所以接下来的重点就是,宣传,宣传,还是宣传。 怎么宣传,王华想了好点子。 首先,王华要求在半岛和大陆交界的那条大路上,南国这个方向上挂满了巨大的条幅,从东边直达西边,长达5公里,分成200块,每块条幅上都清清楚楚写了招工的条件和福利。 除了在这里挂条幅外,王华还在离岛上最高处挂了一幅巨大的条幅,条幅上只有这几个字,“南国招工,待遇从优!”每个字有一米多大,每个经过珠江口的船只都可以清清楚楚的看清这些字。 白天看条幅,晚上看灯光,离岛这边的海岸上,用灯光组成了那八个字,大晚上照亮了这片海域,也成为了南国的一景。很多人这才知道,灯光除了照明之外,还可以组成字体和图案。 除了在澳门宣传外,在广州也同样不落下,首当其冲的就是十三行。每家商行门口,都挂着南国招工的条幅,每个条幅上都清清楚楚的写着招工的条件和福利,每个条幅前面都配有一组招工人员,这些人都是澳门老人,多年定居澳门,有些人甚至还去过南国,增加了可信性和说服性。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南国还准备了一些小东西,主要是火柴、肥皂、勺子、碗筷等小玩意,凡是过来认真询问的人都有。 为了吸引人,王华还特意向林则徐申请在广州各个城门口张贴巨幅的广告,同样的内容,为此,王华还支付了一个月一两白银的费用,四个城门就是四两。 王华一系列组合套路,后世的新颖招工手段,果然取得了巨大的轰动,不同的反响,整个广州城无人不晓,无人不知,而广州府也很快得到了这个消息,接着他们会宣言到整个广东府,最后直达整个华南地区。 停留在香港岛的英国人,想不到短短几日时间内,王华就搞出了这么多的动作,正准备派军舰去广州看看,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却发现迎接他们的是炮火,这才发现虎门炮台,已经修整完毕,还有上流可以见到清王朝的军舰,和南国的军舰没有差别,差别的只是旗帜不同。 璞鼎查派人来查问王华,这究竟是什么意思。王华就解释说,清王朝租让土地给南国,南国这才提供了军舰,这只是一件普通的交易,如同南国之前和清王朝所做的一样。 璞鼎查这才发现南国停留在澳门上的很多军舰居然都不见了,这才知道是交易给了清王朝。璞鼎查自然知道王华的险恶用心,他甚至想过干脆趁机偷袭一下澳门为好。想到上次义律吃的亏,不得不压制这种想法。既然王华想保护广州城,那就由他,他正好等香港岛修建完整的防御措施,就可以北上攻击沿岸的城市。 王华交易给清王朝的军舰是自带的10艘军舰,和早就停留在张家港的10艘军舰。第二批的军舰,王华早已经联系国内,他们已经在半路途中,半个月以后绝对会到。那个时候,王华就可以让人北上。 南国现在每月可以造成20艘军舰,和英国的军舰不太一样,英国的军舰现在已经开始分门别类,分为不同的战舰、运送舰、医疗舰和物资舰等,朝着舰队的模式发展,适合远程巡航,已经初具后世航母编队的理念。而南国的军舰就是攻击舰,更为专业,但是更适合近海作战,因为不具备补给能力,必须依靠海岸城市的配合。 目前来说,近海攻击舰是最适合南国的,也是适合清王朝的。 不过,王华查看了英国的舰队之后,也有了不同的思想,准备回去好好发展一下舰队,因为太平洋和大西洋,甚至是印度洋都需要这种舰队,可以大大提高舰队的生存能力。 短短几天时间,王华的宣传措施和招工政策,立即引起了广大百姓的重视和行动。 不到半个月,澳门就招收到了十万的人口,更多是举家带口的,这正是南国喜欢的,因为,一家人到了南国以后,绝对不会回来的。而一个人去打工,那怕他想待在南国,也总得回来带家人不是,不过,一个人影响面更广,将来带的人口将会更多。 所以,两个方式各有各的好。只要有人就行,因为这些人都是民族的火种,都是南国的基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