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 流觞曲水间 (第1/1页)
苏染的身世,杨子牧的确不知。 但她的养父袁珙,杨子牧却也没法无视。 毕竟,这“袁珙”二字,哪怕是数百年后,也依旧充满了传奇。 袁珙,元末明初人。 尚在前朝末年,便已声名在外。 其后,更分别于洪武、永乐朝为官,既历经过洪武血洗,也见证了永乐靖难,却依旧是岿然不动。 虽说终其一生,袁珙官阶也不高,并非宠幸之臣。 但恐怖的是,在他数十年的人生中,他却从未有过错误抉择。 无论这天下大势,如何巨变。 他却始终稳坐干岸。 甚至,比起以上这些,袁珙更令人津津乐道的,亦是他作为相士的本领。 也无论,是结局悲惨的来复、景清;又或者,乃位高权重的金忠、道衍……所有受其观貌预言者,生平皆不出其所料。 以至于,连当朝太子册立,心有疑忧的永乐帝,亦曾相询于他。 这般奇人,纵使他从未登临高位,但以当世影响而论,他却绝对是当今天下,最令人忌惮的数人之一。 所以,那袁家苏小姐,也才是这般特别。 毕竟,以袁珙生平观之。 能令他年迈收养,更不惜半数家财……这苏小姐的背后,若没有什么门道,说出去谁也不信。 更遑论,此时此刻的杨子牧,似乎也猜到了些什么。 谶语?预言? 赊刀异客?当世传奇? 这种种的巧合,却未免是……过于巧合了些! …… 不多时,聚宴的宾客们,已是纷至沓来。 空气兄的主子丘桓,亦出现在了人群间,似乎还颇受尊崇。 这场聚宴,也算是正式开始。 说起来,眼前这番宴席,倒是迥异于杨子牧的印象……不但不是,那刻板的跪席而食;反倒是,一番颇为新颖的模式。 只见在聚宴园中,早有人搭出了一条蜿蜒木渠,再引活水于其间。更将一众菜肴、酒饮,盛放于浮具之上,令其随渠漂流。 众宾客,皆可凭喜好自取食之。 觞饮于趣意。 果腹于玩娱。 倒还真有几分,那兰亭一序中的雅韵。 不过,此时的杨子牧,倒也没心思去贪享。 因为,就在这流觞曲水间,一面素漆瑶筝,一名窈窕女子,却是端坐于聚宴中央……素指轻拨下,扬起道道清弦。 毫无疑问,此人正是应如是。 虽说画舫中的乐子,大多并不被名流所喜,只当她们是玩物。 但应如是却不同。 毕竟,她可是连堂堂国公之子,也不曾垂青。 反倒是…… 恰在此时,应如是也于弄弦间,忽然抬起头。将她柔媚轻婉的目光,投向了人群,并坠落于某个少年。 一时间,所有人的视线,也都纷纷汇聚于此。 看向了……令佳人顾盼的少年! 原来,那份盛传京师的情愫,竟似是真的。 不过,也就在此时。 一声冷哼,却也从丘桓鼻翼间迸发。 众人闻声一惊。 这才想起,先前的羡慕目光,却无疑是对丘桓的嘲弄……毕竟他丘桓,可正是那份逸闻中的陪衬。 一时间,众人再看向杨子牧,亦不免有些同情。 毕竟那丘桓,可不是寻常权贵。 然而,旁人所不知晓的是,其实杨子牧自己,也同样很无奈。 或许别人并不清楚,但杨子牧他自身,却无疑能够确定……应如是此举,根本就是故意而为之! 故意引得旁人,皆注目于他。 也故意让怀愤的丘桓,又想起那份怨怒。 果然,随着丘桓的冷哼落下,某狗腿子小透明,便已然领着一名枯瘦老者,来到了今日的宴场。 老者大约六七十岁,一脸的岁月沧桑。 观其着装,亦隐有前朝样式。 并且其怀中,亦同样抱着一方长匣。 丘桓见状,也是特地走出了人群,颇为刻意的,清了清嗓音……然后,也才略显寻衅之间,昂首于人前。 扬眉中、朗声道: “应姑娘弄弦,自是沁雅,但久弹之下,却也未免劳惫……故而今日,本人也聘来一位乐师,好令姑娘稍事歇息。” “此名乐师,乃是前朝内宫曲户,随太祖北破元都而流亡。想来在乐法之上,亦不会折辱了诸位。” “说起来,日前画舫间,杨公子所创《千本樱》,可谓是声名鹊起……但这乐末之道,本人却没什么了解。” “只能折辱杨公子,与尔等前辈先贤相论!” 丘桓话音一落,同他相熟的众人,便已然发出一阵哄笑。 嘲弄间,满带轻谑。 丘桓此言,不可谓不算阴损。 所谓的内宫曲户,显然便是前朝的阉宦。 而丘桓他,却专程将杨子牧拿来,与对方所并论。更是直言于,此人乃是前辈先贤……这无疑,正是在讥诮乐者的低贱。 并且,在眼下这个时代。 丘桓这般行为,也并不算是诋毁,反倒是世俗常态。 乐法,本就被轻贱。 而奏乐之人,更被定为贱籍! 虽然数日之前,应如是因那惊艳一曲,似有心动于杨子牧。 但他丘桓,却正是要告诉众人……所谓的曲家,不过是些污浊之辈;而所谓乐法,亦难登大雅之堂! 他杨子牧……有何资格与自己相争? 甚至,随着丘桓的语毕,这名前朝的宫廷旧宦,更是已然将木筝架好,亦对坐于应如是的正前。 同样在流觞曲水间,摆好了拨弦的阵势。 俨然,便欲相较一番。 事到如今,有关那应如每日去杨宅习谱……在一众伶倌的渲染下,也早不是什么秘密,反倒成了一桩逸闻。 故而丘桓此举,亦正是要借此时机,彻底将《千本樱》给踩踏。 毕竟,在常人所看来: 短短三四日,难道还真能习得精髓? 并且那《千本樱》一曲,纵使是颠覆新奇,却终究有违古韵。更遑论,他丘桓所请来的乐师…… “老朽这一曲,其名《汉宫秋月》,乃由琵琶旧乐改奏。” 那枯瘦老人,淡淡的一语,便也跪坐筵席。 枯枝般的手指,压覆筝弦。 他竟是,连义甲也不曾佩戴,直接便以指尖rou茧,拨弄着锐利筝弦……继而迸发出,厉啸般的苦涩琴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