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二章 一分四支 (第1/2页)
说完这些,早餐也好了。 我们快速吃过早点,就开始分开忙碌了。 八点一过,干爹不等镇领导过来,先去学校找校长商议搬迁的计划。俞则成分别和三个村的书记主任做着电话沟通。林泉和凤霞开始清扫院子收拾房间。干妈刷碗洗锅。我时不时掌握龙书记和苗县长的行踪消息。几个人早已忙得不可开交了。 九点刚过,龙书记、秦镇长和朱志刚驱车赶来。 我简要汇报今天的安排,他们都觉得详略得当井井有条。 朱志刚私下问我他能做些什么。 我想来想去让他去学校帮帮干爹,暂时没单独分派任务。 等其他人走后,我让张守诚私下兑付昨晚的赌债,免得被耽搁下来生误会。 一开始,龙书记和秦镇长坚决不肯收,但在我和张守诚的恭维和奉承下,他们才笑纳揣进兜里。 我预料不差,十点半不到,苗县长不打招呼已经带人走进村委院里,把我们几个吓得不轻。 经过介绍才知道,三个组的组长是各大局的分管副局长,每组有三到五名不等的业务骨干。我别的不认识,一眼就认出了水务局的林局长。 接着,在苗县长的主持下,我们在会议室召开了座谈会。 期间,苗县长宣读了县上的计划方案,给三个工程列出了工作时限和流程步骤,先从人饮工程开始,接着是新建俞王小学的工程,最后才是重建村办场所的工程。虽然分有先后,但明确入冬前三项工程必须完工并通过竣工验收,来年春节就要装修投入使用。三个工作专组都有明确的职责和权限,规划组负责项目的论证立项审批以及资料报备存档,财务组负责项目资金的筹集核算调拨和跟踪审计,督查组负责全程全方位催赶进度跟踪问效。指挥体系上,各组向我负责,我向副总指挥负责,副总指挥向总指挥负责,在我这里自成一套,各村书记对我负责,主任向书记负责,社长向主任负责。实际上,我作为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手中的权力很大,但也负有相应的责任,可以说集权力于一身了。 最后,大家都作了表态,再次明确了各自职责。 简短的会议很快结束,按照我的建议,我们先去周家坝那边一路往回实地踏勘,临走把张守诚、林泉留下,连同干妈和凤霞,给大家准备午饭。 俞则成早已带其他村的书记主任等候在周家坝那边。 我们会合起来,沿着最捷径最平坦的山路,从周家坝河堤一直走到庙山村沟口,很快在那里找到了一片百米见方的开阔地带。 苗县长把林局长叫到跟前,充满惊奇地问:“林局长,你看这块地方怎么样,建一座蓄水池怎么样?” 林局长怕解答不清,慌忙找来局里工程师,说道:“苗县长,这是局里的李工,他在行,由他向您解说吧!” 李工在嘴里念叨一番,接着说:“苗县长好眼力,这地方地势平坦低洼,四周郁郁葱葱,并没有悬崖峭壁,也没有沟渠和暗滩,不受泥石流的困扰,也降低了地基塌陷断层的风险,除了这里恐怕再也找不到更好的地块,我个人建议就在这里修建净水池,容量要大,而且要高出地面一部分,建成以后再从这里分散引流到四个村,依我看不走山谷,直接把水引到庙山村,之后再从那里分流到下游村,主要是为了规避山谷岩石层,而且还要防范泥石流的冲击。” “这个你在行,其他人有没有不同意见?”苗县长征求其他人的意见建议。 大家也觉得合适,纷纷说就选在这里。 就这样,我们很快把第一节点给定了下来。 接着,我们沿最近的一条山路往庙山村走去。 在庙山村中心地带,我们又选下一处打谷场,四周人家相对集中,但距离这个中心平均有百米远,最近的也有七十米,在这里挖掘二级节点应该是最合适的。 李工觉得很合适,但规划局那边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说一二级节点距离过大,而且地势有些高,不仅会增加工程造价,而且水压会降低,建议重新选址,选一处靠近山边又低洼些的地方。 我觉得确实有些问题,劝李工再寻找另一处备用地块,如果寻不到就在这里。 随后,我们又找到一处,偏离村庄中心,但位置极佳,那里地势开阔,相对而言,海拔降低了近百米,虽增加了横向管线的长度,但却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竖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