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7章 输了 (第1/1页)
张猛作揖,“这一局是我来,陆公子请。” “早就听闻陆公子诗词造诣上很是了得,在下不才领教一下。” 陆见安就等着人家出招呢。 “张公子,咱们还是速战速决,在下还有事在身,没有那么多时间浪费!” 说的绝对是实话。 张猛一噎。 这个陆见安就是个狂徒。 “好!今日你我就以抒情不写实为题,各做一首诗,时间一炷香为限。请!” 这一次张猛学乖了,做自己拿手的,那些蚕桑什么的,说不准陆见安请人做了多少呢。 就做一些陆见安不擅长的。 这些可是他们平日里没事抒情用的,随便拿一些出来足够秒杀陆见安。 陆见安点点头。 心情? 这个范围太广泛了。 自己抄袭的有点不好意思。 李白大人,在下可是冒犯了。 张猛还没提笔。 就见陆见安已经提起笔来。 “等等!等等!” 众人看向沈从文。 这一句等等,可是从沈大人嘴里说出来的。 “来人!给陆公子换上上好的宣纸,免得污了大家的眼睛。” 大手一挥。 立刻一边的衙役就给陆见安换上了上好的宣纸。 陆世安已经规规矩矩伺候到了陆见安身边。 要说不服,他心中还真的没有,那一天的那一首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已经让他明白自己的差距。 人家十三岁!自己三十岁! 这一次是真的把陆见安当老师呢。 现在陆世安给陆见安磨墨。 陆见安提笔挥毫。 周围的百姓都是交头接耳,话题都是离不开赌注,谁让陈国赌风盛行。 “他奶奶的,不是都说王秀才读书很厉害,号称咱凤山县前三的聪明人,这他娘的还带输得!” “你压了王秀才啊?”问话的人显然幸灾乐祸。 “晦气,我压了五十文,还以为这一次多些买酒的钱,谁知道亏得我要脱裤子,那可是老子的私房钱,好不容易才攒了一年呢。” “那是够倒霉的!” “真他奶奶的!早知道我就压陆师傅了,起码也比这样连个水花都没有强!” “谁逼着你下注了?活该!你看我就押了王秀才他们十文,就怕有个万一。” “你可真聪明,我盼着陆师傅赢,怎么也是蚕神娘娘的弟子,那是能下天雷的,我信蚕神娘娘,她选的弟子那还能出错!” “哎哟喂,我怎么忘了这么一回事啊!” “…………” 这个时候陆世安站在老师身旁,已经大声读出来,实在是没忍住,心情激荡。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陆世安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陆见安的笔,当看到这一句句的诗词,忽然豪迈之情而起。 一句一句读出来,然后就是大声喝彩。 “好!老师真乃神人也,弟子拜服。” 陆世安这一次是真心实意的拜服。 心中也是怅然,读了这么多年书,不如一个十三岁少年。 太打击人了。 开端两句就给人如挟天风海雨向众人迎面扑来,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 其他人还没看到对面的张猛停笔,这边自己被陆世安的诗词给吸引过去。 不少人听不懂这个,文绉绉的百姓哪里懂什么。 可是这边的沈从文和一干书生坐不住了,这诗句太让人心里痒痒。 沈从文站在案前,仔细的回味着诗句。 这首诗表达了对怀才不遇的感叹,又抱着乐观、通达的情怀,也流露了人生几何当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 全诗洋溢着豪情逸兴,和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 似乎只是一瞬间就击中了多少人的心声,这些书生谁没有怀才不遇的愤懑。 “好啊!好啊!通篇虽然以七言为主,却又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 好诗,好诗啊!” 众人皆醉,这首诗拿出来简直就是妥妥的打脸。 张猛现在恨不的钻到地缝里去。 自己的那首诗再拿出来就是丢人现眼。 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怎会写出这等鬼斧神工的文字来? 有了这样的珠玉在前,自己那首诗就是烂白菜帮子,还是踩在地上,根本没人要的破烂玩意儿。 嘴里苦涩,连一炷香的时间都没到,却似天塌地陷,日坠星沉。 “陆公子,在下输了!” 在场的诸位书生谁也没有把握能做出一首比这一首《将进酒》还要好的诗作来。 根本无人能够打压下去陆见安的气势。 此子这一次的诗作,比起上一首《无题》更让人惊艳。 包括沈从文在内,所有人都自行理解了这首诗的意境。 自我带入的认为,这首诗一位少年是万万做不出。 可是陆见安却肯定能做的出。 陆见安的坎坷身世,父丧寡母幼妹要他护佑。 家中无人可以供养他读书,一个有这样大才华,肯定志在朝堂,却因为家境不得不放弃科举,走上了另外一条路,这样的悲愤不就是怀才不遇的愤懑。 也只有这样的心情才能书写出这样的豪情壮志,怀才不遇,可又有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 此子将来必定不俗。 尤其是对这里所有的书生文人心中的震撼和触动更大。 他们理解诗词中的深意,自然更能感同身受。 这简直就是字字血泪。 不知道多少人的目光都灼灼注视着陆见安。 要是一般的十三岁少年,必定是受不住的,面红耳赤的不知所措。 可是陆见安内心的强大灵魂,怎么会在意这些区区目光。 国际演讲大赛上,面对数万人的目光,都能镇定自若,何况这里不过区区几十人。 “承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