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的道理_藏疆之旅day1-day5[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藏疆之旅day1-day5[续] (第2/2页)

天我们从泸定一路开去康定。

    其中唯一越过的山脉就是折多山。海拔大约需要4300m。

    长时间的行驶以后,我们来到了折多山顶的垭口。

    垭口标高海拔4298米,是康巴第一关。折多山又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折多山以东是山区,以西则是青藏高原的东部,真正的藏区。“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之意。

    全程因着急赶路,错过了太多太多的风景,但也在脑中留住了花海、草原、有一些雪的雪山、山川、湖泊、森林、白云等极致美景。

    在路途中折多山一直雾气蒙蒙,能见度非常低,也没有拍很多的照片作为留念。

    因为看不清路况而贸然伸手拍照的话,手机可能掉在路上,但是却不能捡。

    那简直就太浪费了。

    翻越折多山以后,海拔稍稍降低了一些。

    雾气渐渐散开,也能够看清前面的路,这才拿起手机开始拍起照来。

    这时候就与上山时不一样了。

    玛尼堆,藏语称“朵帮”,就是垒起来的石头的意思。“朵帮”又分为两种类型:“阻秽禳灾朵帮”和“镇邪朵帮”。

    据资料记载,西藏古代存在一种大石文化,是新石器传统上发展起来的巨石原始文化,并认为是由青海湖一带的东北藏区进入藏族腹地。所以,在西藏各地的山间、路口、湖边、江畔,几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块和石板垒成的祭坛。

    而一路上,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玛尼堆在路旁边,他们由大小不等的石头集垒起来的、具有灵气的石堆。

    大小不一形状也是千奇百怪,据了解,藏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了浩如烟海的玛尼石刻品,凡人迹所至,随处可见,它是藏族刻在石头上的追求、理想、感情和希望。

    真是不知道玛尼堆里藏了怎么样的秘密呢。

    day4稻城—亚丁

    “我偷偷的告诉你,有一个地方叫做稻城,我要和我最心爱的人一起去那里,看蔚蓝的天空,看白色的雪山,看金色的草地,看一场秋天的童话。

    ——陈末《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稻城,被称之为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

    2016年9月,稻城在一夜之间名噪天下。

    也许,就因为一句台词,也许是因为那几片蓝天。

    我当然忘不了那天的旅程。

    翻过好几个垭口,我隐约看到垭口上的彩旗里刻着文字。

    客栈的老板哥哥告诉我们,这是经幡。每一面经幡上都写着密密麻麻的经文,在藏民们看来,随风而舞的经幡飘动一下,就是诵经一次。它们在不停地向神传达人们的愿望,祈求神的庇佑。

    山路陡峭,压着的弯,远远比72拐、18弯要多,要险。或许是坐在车里感受不到那种刺激吧。

    开过了新都桥,海拔就真的高了许多。老爸高反的不行,每次都是我拿着萝卜包、红包、双肩包、头盔,一步步走上楼梯的。

    虽然后面到5400的时候还是奔跑跳跃着,可那段刚刚开始的路其实真的有种微妙的感觉……

    [续]

    day5理塘!露营!扎帐篷!

    人们总用神圣、纯净来形容理塘,其实理塘更像是一个隐世天堂,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壮阔的毛垭坝草原;在这里,你可以探访梦中家园格聂神山;在这里,你可以聆听私语姊妹湖;在这里,你可以朝拜康南第一大寺庙……

    理塘,藏语意为平坦如铜镜的草坝,因县内有广袤无垠的毛垭大草原而得名。县城海拔4014米,素有“世界高城”之称。理塘寺是理塘的著名景点,又名长青春科尔寺,为康区南部最大的黄寺庙,素有“康南佛教圣地”之称,寺内珍藏有各种类型的释迦牟尼镀金铜像、佛教经典、三世**用过的马鞍、明清时代的壁画等珍贵文物,该寺每年藏历正月十五的酥油塑花会,被喻为“康区一绝”。

    虽然稻城附近海子山的机场已经通航,去稻城、亚丁变得十分方便,但是成都出发,走318去稻城、亚丁依然是一条经典路线。可以体验从平原到高原风景变化的过程,欣赏中国最美的公路318国道沿途无限风光。

    我们选择了搭帐篷度过理塘的一晚,虽然宿营地旁边就有一个道班。

    不过这样的一个高原小城,海拔四千多米,这座“选在高空的城市”自古以来就是茶马互市上的重镇。

    据说有好多人那天晚上高反了,毕竟在这样的高度,又是刚刚出发不久,晚上运气不好还下雨……换了谁,谁也受不了吧。

    据说那地方有土拨鼠,可是此行,虽然期待了很久,可我是一只都没看到的,颇为遗憾啊。

    还有人花掉一大袋花生米去喂土拨鼠了呢。

    理塘和巴塘、康定离得比较近,那可是个很好的去处。不过时间紧,我们也就只能沿着318看看风景的份了。

    [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