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十二、浑水 (第1/2页)
正午。 阳光正烈。 赵拂衣结束了上午的修炼,换了一身干净衣裳,前往关中书院。 足足一个月的苦修,连光德坊的大门都没出过,就算是他心思沉稳,也感觉憋闷的很,往日的寻常景色,也多了几分韵味,就连街边卖豆腐的小娘子,看起来也眉清目秀。 时候不大,来到关中书院,还是老习惯,直接进了瀛洲阁,泡在书海里面。 瀛洲阁共有七层高,每一层都有数以千计的典籍,七层加起来起码也有万卷之多,想要通过一遍,着实是一个浩瀚的工程。 当然,是否看完瀛洲阁的藏书,与能否破解画卷的秘密,其中并无直接关系,但总能多几分把握,至不济也能增长见识,让他透过重重迷雾,看到世界的一丝真实。 一个多月没来,赵拂衣读书的兴致大涨,大步走上二楼,找到前次看了一半的典籍,伴着耀眼的阳光,坐在窗边读了起来。 这一读就是三四个时辰,直到太阳落山,明月西悬,这才伸了个懒腰,摇摇晃晃站了起来,打算再回住处。 “偷得浮生半日闲,半是佛陀半是仙!” 苦修一月之后,偶然读书半日,让他觉得精神健旺不少,暗自想到,果然不能一味苦修,还是要张弛有道。 伴着月色,漫步踱出瀛洲阁,外面的学子已经不多了,大多都已归去,剩下的也在学院宿舍里休息。 关中学院号称雍州第一,不止有长安城里的学子在此读书,西北五州都有来这里求学的,故此,学院里面有一片面积极大的宿舍,里面足有数百远道求学的学子。 瀛洲楼位于关中学院最东面,取得是“东海之上,仙山缥缈”的意味,赵拂衣想要回光德坊,就要由东到西,穿过院中一条大道,横跨整个关中书院。 这一路景致不错,有院,有楼,还有一片青竹林,一方绿池塘。 初夏时节,池塘里淡粉色的荷花盛开,经风一吹,左右摇曳,散发着淡淡的花香,伴着翠绿的荷叶,波光粼粼,风景煞是好看。 赵拂衣漫步走过池塘,正要步入竹林,听见前面青竹林中,传出吵架的声音,听起来似乎是一对情侣。 在这片青竹林正中,有一座亭子,名叫“尾生亭”。 据说,当年曾有一个叫尾生的书生,与佳人约在蓝桥见面,不巧,天降大雨,水势暴涨,河里忽然发了洪水。若是换了别人,自然早早离开,不料,尾生为了不失信于佳人,居然毫不退缩,抱着蓝桥的桥墩不肯走,以至于淹死在蓝桥之下。 这个故事流传很广,有人叫它“尾生抱柱”,也有人叫它“魂断蓝桥”,名字不一样,内涵也不相同,前者取的是舍生取信之义,后者则说的是情比金坚。 关中书院当初建尾生亭的时候,取得是宁可身死,绝不失信的意思,可惜建成之后,却成了众多学子心目中谈情说爱的圣地,常有学子在此处幽会。 “你……你要干什么?” 说话的是一名女孩,声音充满了惊惧。 “给你一盏茶的考虑时间,再敢推脱,后果自负!” 这句话明显是男声,说话之间,就听到“噌”的一声脆响,居然是拔剑出鞘的声音。 “这脾气可真够大的……” 赵拂衣眉头一皱,忍不住摇了摇头,大步向竹林正中的亭子走去。 这方世界对于男女之事,要比前世开放的多,学院里不但有女学子,而且时常可见情侣出双入对。 若是寻常情侣争吵,他理都懒得理,可是情侣吵架一直吵到动刀子,他就有点看不下去了,虽然知道世事炎凉,但心中还有底线,容不下这种强抢民女的事情在眼前发生。 正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赵拂衣闯入竹林,来到尾生亭外,远远看到了在亭中争吵的两个人。 然后,第一时间后悔趟了这一滩浑水。 …… 尾生亭里赫然是他的两个熟人,女孩赫然是秋素白,男子居然是许山的弟子——林镇! 看到这两人的瞬间,赵拂衣脑子里忽然浮出一个念头“我现在退出去还来得及吗?” 许门之中,林镇杀气凛然,对他的杀意几乎写在脸上,初次见面,便想下杀手,绝对是个心狠手辣的人物。 焚香楼上,秋素白一笑一颦让他心神摇曳,几乎难以自持,这一点极不正常,身上必有极大的秘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