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4章 又是一个元青花 (第1/1页)
陆承恩激动了,不止他。 坐在他周围的几个老伙计一个个都激动了。 元青花, 本身存世比较稀少! 而这种鬼谷子下山救弟子的军事题材,那更加是少之又少! 陆承恩本身对古董有过研究,可惜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一位。 问题是这样的人更激动。 因为懂才激动。 只是, 错过了八十年代之后,再想搞什么捡漏,几乎就不可能了! 他见过不少捡漏, 捡到最后把自己给埋了的人! 搞古董这玩意, 不仅仅需要眼光,而且还要还十分精明! 绝对不能喜形于色! 同时, 又要观察入微,以防被人做局蒙了! 最后, 需要读各种历史古籍,对当时的历史,以及各种古董的出处,用料,做工,呈现什么样的色泽,触感,以及当时盛行的题材是什么...全都要研究! 可以说, 一个不懂历史的古董收藏, 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古董收藏家! 而他也是被埋过得那一位。 碍于这里面的学问实在太多,陆承恩真的是不如自己的父亲啊。 他就是觉得兴奋。 哪能想到, 要是搁到以后。 等到05年的时候,元青花鬼谷下山罐爆炸性的拍卖价格! 这可是把当时不少人都吓到了! 包括专家, 也都以为最多六七百万英镑! 可最后呢? 这个玩意拍卖出了1400万英镑,合当时的RMB近乎2.3亿! 就算是现在,陆承恩他们也没少对这个研究。 经常琢磨半天这元青花,然后去当地的古玩市场逛了半天。 看啥都觉得是元青花! 最后, 还花了三块钱,买了一个小酒杯回家! 当然, 这玩意妥妥现代的工艺品。 陆承恩其实也就是体验一把,知道自己不是那个捡漏的料,果断就放弃了! 因此, 陆承恩固然不精通,可是对这个玩意来历,还有一些收藏者的资料,都看了一遍! 这一眼, 正好跟今天的这东西对上了! 所以激动啊!兴奋啊! “老江,你觉得怎么样?” “我也拿不准,这东西咱也没个比较啊。” “小唐,你觉得呢?” 唐建平淡笑,面色沉稳,“唐某也没什么见识,这种东西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一时之间人人激动,要凑上去看看。 主持人显然也很懂行。 立马就宣布让大家可以上台观看! 当然是在保镖的带领之下。 这东西贵着呢,要是碎了。 那就亏大了。 不能不保护周全。 安然看看陆遇,陆遇面色平静。 好城府! 暗暗叫好。 “你没什么话要说?” 陆遇斜睨一眼,轻笑,“看来安然想去看看,好吧!我推你去就是。” 这东西咱有两只呢。 可惜要献给国家。 要是这些人知道,他们两个人有两只比这个还品相完好的!会是怎么样的疯狂啊。 安然的确想看看。 咱这距离早就超过三十米,看不明白。 陆遇推着安然上去,因为轮椅推上去,很多人都有些诧异。 这轮椅上的丫头是哪个排位上的啊。 居然让陆遇推上来。 这是陆氏的老总!年轻有为,沦为一个推轮椅的。 不过满场的人看向安然的眼神,也是稍有不同了,他们似乎感觉到,这个不怎么招人注意的年轻女孩子,身上居然带有了一种上位者的味道,尤其是安然那一身晚礼服! 识货的都知道,那可是限量版。 更是让人心里没底,不知道安然究竟是何来头了。 显然很多人自行脑补了安然的身份。 某个神秘集团的千金? 还是某个要员的小情人! 反正谁都没见过安然!各种猜测满天的飞。 “看来自己还是没有享福的命啊。” 安然心里道。 看着眼前的青花瓷还是不由自主开了透视眼。 ………… “小子,你可是专业人士,看的怎么样?”陆承恩拍着大侄子的肩膀亲热的问,这是自己老爹一手带出来的孩子。 起码有自己亲爹九成的功力。 他不能和自己侄子比,也是遗憾啊。 没问安然。 主要是看见安然盯着那瓷器看的专心啊。 也不还意思打扰。 他们这行也有规矩。 人家看货的时候是不能打扰的。 陆遇呲牙,“大伯,您老看呢?” 陆承恩一巴掌拍在陆遇后脑勺上,这是当自家孩子揍呢。 周围的人都笑了。 堂堂陆总被亲大伯打,怎么都是喜感啊。 难得看到这种场面。 “我要是能看出来!还问你?你小子就欠打!快说。” 陆承恩也就是开玩笑。 自己侄子可是老爷子心里的宝,他要是敢打陆遇,那不是等着挨老爷子的揍啊。 “大伯,这里人多,前辈们这么多,哪有我开口的地方啊。” 陆遇不是不说!是不能说。 众人明白这是规矩,立刻大家各看各的。 陆承恩看的眼热,这东西真的太有意思了。 大小高矮几乎是一模一样。 这个杯子的造型为侈口,唇沿极薄,卧足,薄胎洁白精细,釉面柔润温和泛雅黄色,莹润致密无一丝棕眼,杯子里面光素平滑,但是外壁绘着一幅清秀妍雅的山石牡丹、和跃跃欲动的子母鸡,牡丹花叶疏密有致,排列美观,小鸡浑圆可爱,都作展翅欢腾愉悦之态,两只公鸡一只呈鸣啼状,一只回头张望母鸡觅食,整组画面生动活泼。 翻过杯子,在其底有着“大明成化年制”青花双框六字楷书款,形体方正,笔画平直,极为清晰。 要说这个杯子有不足之处,就是在杯沿的上方,有一处铜钱大小的地方很明显的有着修补的痕迹,并且修补的工艺并不是很好,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个物件曾经残缺过,要知道,瓷器脆弱,很容易破碎,而修补瓷器和装裱书画一样,都是个技术活。 有些名贵的瓷器在经历了数百甚至上千年后,难免会有些损坏,而经过高明的匠人修补之后,不是认真观察,根本就无法发觉其修补的痕迹,更有甚者,需要用仪器才能看得出来,而这个杯子修补的手法拙劣,一看就是行外人的手艺活。 就是因为这样更让人觉得有历史的厚重感。 反而更让人看中这个杯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