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七章 一事无成 (第2/2页)
之权,两者互相牵制。 自杯酒释兵权之后,由于撸掉了不少武将,两司三衙直接变成了三衙,殿前司只留了个都指挥使,侍卫亲军司只保留了马军都指挥使与步军都指挥使。 而自己刚刚见的那位李文定将军,现在的职务则是马步军都指挥使,这个职务,本来在赵老大杯酒释兵权之后给取消掉了的,后来不知咋的又给设立了。 等于说,现在的三衙之中,有两衙在这个李文定手里,也就是说掌握着大宋三分之二的正规军,权利已经大到没边了,甚至可以说是个相当危险的职位。 至于赵老大为什么要把那么重的权利放在一个人身上,可就有点耐人寻味了,估计是他真正能信任的人的确不多了吧? 对于俞将军的讲解,王浩理所当然听了个一知半解,什么司啊衙啊都啊的,这官职设的也忒拗口了些。 至于再下面的都猴鱼猴都是鱼猴什么的,完全就是没听明白,还是咱解放军的清楚明白,排连营团师一目了然。 不过至少知道了自己刚刚见到的那位李文定大将军,现在是军中的最大佬,只有另外的那个殿前司的大佬党进能与他平分一半秋色。 身边的俞将军还在滔滔不绝地讲着各种尉,王浩一直插不进去嘴讲自己真正关心的煤炉。 好在讲到骁骑尉之后他便不再往下讲了,王浩大舒了一口气,心说,感情您老讲这么一大堆只是为了讲明自己任职的这个骁骑尉呐。 抓住这难得的空隙,王浩迅速组织语言准备旁敲侧击的打听一下煤炉订单的事。 不料,这俞大将军只是喘了口气便继续道。 “不瞒王兄弟,犬子青山那日也在你们的合唱队之中。” 俞青山?王浩迅速在脑子里检索出了那个喜欢出头的国子监学子,原来是出生军人家庭,难怪这么热衷打头阵。 “当初听他说要参加那什么合唱队,老子还揍了他一顿。如今看来哈哈哈哈……” 说到这里,俞振掩饰不住的大笑起来,那臭小子,自从参加了那合唱队,整个人都变出息了,再也不用用鞭子逼着他看书了。 “原来俞大哥竟是青山的父亲,哎呀失敬失敬,这么说来,小弟与俞大哥是早以投缘呐。” “王兄弟此言有理哈哈哈,不过此事俞某还得多谢王兄弟,让犬子终于有个人样了。” 说着又是很郑重的一抱拳。 “唉,大哥莫要这样说,国子监的那帮学子,本质都不差,小弟只是适逢其会而已。” “唉,”俞振叹了口气继续道,“想必兄弟也知道,像咱这种武人,总被人看不起,为了不让家中子侄走他们老子的老路,不得不硬逼着他们走仕途一道。 然而像咱这种军武世家,没那书香门第人家的那啥底蕴,要养出个读书人不容易呀……” 眼见着快要行出军营了,俞大将军还在大发感概,这煤炉的事还一句没讲。王浩只得强行岔开话题道。 “儿孙自有儿孙福,况且青山其实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对了俞大哥,方才听大帅说让小弟明日开始来军中点卯,可小弟的义学中还有许多事没有安排,另外军中所需的煤炉也要在这几日准备妥当,怕是……” “唉无妨无妨,想必大帅也不知王兄弟还没卸去义学的差事,方才连军籍也都没入,一会俞某去跟大帅说明一下便是,不妨事的,待王兄弟将诸事安排妥当了再过来也不迟。” “如此甚好,那敢问俞大哥,这煤炉的钱是如何结算的?” “啊,什么钱?!” 一听到钱字,俞振的余震瞬间剧烈了几分。 好嘛,这个订单怕是要打了水漂了。 “就是军中订购的五千口煤炉的钱呐……”王浩不甘心的追问了一句。 “咱军中从没听说过这军中所需物资要由军方出钱的呀……” 俞振也被王浩问的一头雾水。 果然果然,这次怕是真的要打了水漂了,煤炉加上煤饼,这可是一大笔钱呐…… 告别了俞将军,不死心的王浩决定再访杨府,杨家又是军旅家庭又是半路商贾的,这种军方生意肯定知道一些的。 就不信邪了,今天兜兜转转这一整天,又是乌龙又是铁公鸡的,一件事都没办成! “这订单交货之时自由人会来接收,货款只要凭收据去三司衙门支取便是,贤侄何须担心此事?” 从杨府出来,王浩感觉今天这一天跑下来,自己的智商至少下降了一百点。 自己这是怎么了?不过是去前线做个参谋而已,就让自己慌乱成这样子。真是一时乱步步乱呀。 浑浑噩噩地返回家中,随便扒了口晚饭,就在老娘与翠儿疑惑又担心的目光中将自己锁进了房中。 得好好反省反省,这糊涂的一天不但一事无成,还洒了一地鸡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