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三章 义学科研  (第1/1页)
    如今的五里坡义学科研小组,绝对不是王浩以为那样,一群小孩子瞎胡闹,过家家而已。    那个科研小组,几乎集合了五里坡及周边义学中最精英的人才。    还有数百上千甚至成千上万的后备辅佐人员。    比如造玻璃时挑沙子这种看似有些无聊的活,学校里的人都能干得非常认真仔细。    有小蝶这个理论家,加上姜慕云这个绝顶聪明的实践者。    将个科研项目搞得有声有色,无法想象他们现在已经走到哪一步了,但无论前走到哪一步,王浩都不会感到意外。    他可是一个能提出地磁论的人,这样的人,只要给他一些模糊的启发以及足够的发挥空间。    做出什么样的事都有可能。    因此,王浩对他们的小儿游戏也没有吝啬,更不会去过多的干涉,只作适当的引导。    他们才是真正的火种,自己能做的,更多的是为他们营造一个最合适的氛围环境。    让他们可以把心中的奇思妙想尽情的展露出来。    这是一群没有被之乎者也束缚过的火种,拥有更大的脑洞,更大的发展潜力。    此时的他们,就犹如那一点点夺目的星火,终有一日,必成燎原之势。    花了大半日看完一大叠信,王浩心里感动非常,还是有很多人关心自己的嘛。    虽然这其中有训斥的,有诉苦的,有埋怨的,有怒其不争的,也有要钱的,但这其实都是真爱呐。    也因此,有了更多的动力,花了十数天功夫,把该干的活,该安排的事重又仔细打理了一遍。    就带着老婆再一次出海考察了,这一回的目的地是琼州岛的崖州,也就是后世的三亚。    时至初冬,那里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疗养圣地。    都忙活一整年了,需要好好的调理一下。    至于市舶司的事,以及那次大型商品交流大会,不需要自己cao心,那帮年轻小伙,都会处理的非常稳妥。    这些事都是他们的事,现在是,以后也会是,迟早都要放手的,那就不如早点放手。    早些放手,也能早一些发现问题,再者自己留在那里其实也不太好。    经过一年多的相处,大家都太熟了,不好动刀子。    毕竟商贾们要赚钱,市舶司也要赚钱,而且要比他们赚得更多。    因此,由那些年轻耿直非常有原则性的小伙子们去与那些商贾打交道,其实是最合适的。    该交多少就交多少,一切都按条例文书办事。    及时抽身,比呆在那里当和事佬更好,等宰得疼了,再回去安抚一番,即赚到了钱,还能当一回老好人。    商人这个物种,都是些什么德性,王浩再清楚不过,他们永远都不会满足眼前的利益。    即便已经是赚得足够多了,也会想方设法想要赚的更多一些。    而这其中,最廉价的成本,也就是自己的脸皮了。    想也知道,自己若留在市舶司,绝对会不断有人提着一些薄礼登门,一脸愁苦,用最真挚的言语向你倾诉。    说什么他们有多困难,真的没有什么赚头了,一边诉苦一边画饼。    用最不值钱的嘴皮子,希望大司农的刀子能稍稍往里收一收。    死气白咧的一通苦诉下来,又都是老熟人,最后总要让上那么一点点的。    所以及时的一走了之,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唉老关,你不是说不晕船了嘛?”    “没晕啊大人,俺好的很咧。”    老关微闭双眼,盘腿坐在船舱里打坐,嘴里还默念静心咒。    原来这就是他抵御晕船的绝招。    大人说晕动症是一种病,而且是一种无药可治的病,所以老关早就已经认命了。    但一年多来,也被他摸索出了一些经验。    那就是盘腿打坐,用心感受船体的起伏,然后身子也有节奏地跟着船体微微摆动,就能很有效的缓解晕船的毛病。    王浩笑着拍了拍老关的肩膀,决定不再打扰他的清修。    “大人,我们这样离开真的好吗?”    方继儒对这种一走了之的行为,有点难以理解,同僚们在那里忙碌。    而自己几人却这样一走了之,说什么要去崖州公干。    崖州有什么事可以公干的,那里是传说中的天涯海角。    但出海远行之后,才知道那远没有到天涯海角,外面的世界,并不比中原大地小,甚至更大。    “方兄,大人让咱们及时抽身是对的,想必你在市舶司的时候也常有人来私下拜访吧?”    一旁的周逸适时插话道。    “确有其事,但我们有章程可依。”    “章程有时也不外乎人情呀。”    “可大人说过,在太府寺任职,只做事不做官。”    “此去崖州亦是做事。”    “可是……”    “放松……”    这臭小子,装的一脸正经的样子,其实是脸皮太薄的缘故。    还玉南下的时候,把小方那位院花女友也给带来了。    总共带来了十个,都是几乎已经私定了终身的。    不但如此,这回去崖州公干,她们也一同随行了。    这让此次一同出海的十个市舶司年轻官员非常难以接受。    同僚们都在忙碌,而他们则要出海厮混,这让他们以后在同僚如何还抬得起头?    一再请愿留在市舶司,但大司农却非常固执,连拉带拽,把他们都给拉到了船上。    更羞人的是,大司农还借口舱室不够用,把他们一对一对的都安排在了同一间舱室中。    感觉三观都要崩塌了,从广州港到崖州,也是要走上十来天的。    这十来天中,每日都要与小娘子共处一室,这事要是传出去,那就没脸见人了。    可心底为什么会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王大司农对这种狂点鸳鸯谱的行为没有丝毫压力。    太含蓄也不好,平时挺干练的一个小伙子,遇到这种事情却变得扭扭捏捏起来了。    这一点反而还是姑娘们比较容易放得开,在还玉的熏陶下,除了鼓励她们主动写信过去倾述相思之苦,还时常聚在一起灌输一些毒药,渐渐的,护理学院的姑娘们比之前的羞怯模样有了很大的变化。    这不是说她们会主动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了,而是一种思想观念上的变化。    从男人的附属品,逐渐向有独立人格的存在,这也是一种进步。    这种独立人格的思想,会渐渐改变她们身边的人,以及她们的后代。    这片土地上,儒家思想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紧箍,直到陈朱理学的出现,而达到一个顶峰,    太需要先进思想的萌芽了,不光要有有思想的男性,也需要拥有新思想的新女性。    这就好像是一场与儒家传统思想的博弈,其中胜负,至关重要,但也不能太激进,只能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慢慢地改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