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16 报废?没必要 (第2/2页)
废,那可真跟2186没关系,战斗部的炸药不是他们生产的。 几位军代表都是一脸严肃。 这批火箭弹报废,成本实在太高。 尤其这批有问题的火箭弹已经运到前线部队。 “建国同志,这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产品质量一旦出问题,会对部队作战造成什么影响,大家都知道。20万发火箭炮弹生产过程中,没有任何人发现问题……”宋斌这话并不是推卸责任,“我们同样也有很大责任。” 8701炸药别的单位生产都没问题,就他们基地生产的有问题。 配方这一块,没任何问题,工艺也是严格按照流程走。 军代处也对生产过程进行了全程监督。 冯保国叹了口气,“这事情我们也有很大责任。这样的疏忽,是不可饶恕的……现在说这些,已经没有意义,只能希望尽快拿出解决方案,最好是更换战斗部,可以减轻国家的损失。” “冯处长,刘跃同志提出一个解决方案:重新生产一批战斗部威力更大的火箭弹,跟这批火箭弹配合使用。如果新生产出的火箭弹威力提升、作战半径扩大,就能有效弥补这批火箭弹威力变小的问题。部队对火箭弹的需求不仅仅只有这批,况且这批火箭弹还可以用于部队的实弹训练……” 赵国云把刘跃提供的方案向军代处做了介绍。 只要军代处同意,马上可以行动起来。 谁都知道,损失已造成,想弥补,几乎没多大可能。 部队对火箭弹的需求在未来将会更大。 无论储备,还是平时训练,都需要大量火箭炮弹。 “对,我们之前生产的火箭弹在燃料、推进剂、发动机等方面都没任何问题,唯独就是战斗部出了问题。可以作为训练弹使用……”蒋致和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他们谁都不希望报废。 这是国家的损失。 军费紧缺的情况下,近亿的损失啊。 “现在不是在讨论谁来承担责任的问题,方案之前也商量过,并向上级汇报过,上级首长说,新开发出来的火箭弹威力如果能提升50%,就同意这样的方案。”冯保国对着基地的领导们介绍了上级首长的想法。 要让相同体积的火箭弹战斗部不做任何更改,只更换炸药提升50%的威力,从而达到战斗部求提升50%的威力效果,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目前国内威力最大的常规炸药就是8701。 加入铝粉的8702威力比8701高,但8702还没完成最终的实验定性。 威力也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大约能提升20%左右。 “他们手里有新配方,只是目前尚未进行实验,刘跃跟叶欣同志回来后,将全力展开这种炸药制造的战斗部的实验……” 蒋致和见军代处几名负责人个个都是一脸为难的表情,简单地把目前的情况说了。 “又是刘跃?他不是搞火箭炮设计吗?难道对弹药学也有研究?”宋斌皱起了眉头。 刘跃搞炸药,让他有些难以接受。 “现在他手里有底凹增程炮弹改型项目,有273毫米多管火箭炮项目,同时还负责107单管火箭炮及8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宋斌这一说,众人都觉得刘跃涉及项目太多。 每个项目都是比较关键的。 现在看来,涉及多了,反而影响所有项目的发展。 搞火箭炮的搞弹药学,有些过分了。 宋斌看了一眼众人的反应,接着又说:“如果现在刘跃再去研发新型炸药,不是越来越偏离方向吗?” 他担心的是目前几个项目的进度。 部队对这些项目都是非常重视的。 宋斌见没人回答,也不管基地一帮领导窃窃私语,继续说:“273毫米远程多管火箭炮项目是部队急需的,上级部门跟部队首长都在不停询问进度,我们希望能尽快解决。” “宋副处长,弹药由其他人负责,刘跃同志并不负责这方面。”蒋致和解释。 刘跃说的是叶欣负责。 他们本能不想醒,可叶欣的父亲是基地飞控实验室副所长叶剑锋副主任。 “具体情况如何,得等他们回来才能知道。他们今天下午的飞机,晚上到达山城,基地会派人去接他们。”杜锋告诉军代处的几位大佬。 军代处的大佬们不是很了解刘跃,没办法的情况下,只能等刘跃的回来。 方案是否合适,要看实际情况。 “既然这样,之前的107单管火箭炮等都继续生产,用新型炸药还是采用北方生产的8701,到时候根据方案决定。”冯保国拍板决定。 能不报废,肯定不会报废。 谁让国家没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