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女来袭:王爷束手就擒_第两百五十八章、偷鸡不成蚀把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五十八章、偷鸡不成蚀把米 (第1/2页)

    宜寿堂,被请出沧澜院的刘夫人一脸委屈的站在萧太妃面前。

    “姑母,熙和公主虽然身份尊贵,但如此态度未免也太不将您放在眼中了。”

    萧太妃面无波澜的转动着手中的佛珠,“她竟接下了晟儿的婚事。”

    刘夫人一愣,没想到自己说了半天萧太妃居然一点没上心,“听公主的意思应该是愿意接手,但是姑母您不会真的要将晟儿的婚事交出去吧!公主可说了,她若cao办就不容他人插手,万一她在中间故意使绊子,那不是委屈了晟儿也丢了镇王府的颜面吗。”

    萧太妃眼皮微抬,看了刘夫人一眼,“你都知道出了差错丢的是镇王府的颜面,她会不知道?她现在是王妃,镇王府的女主人,岂会拆了自己的台。”

    刘夫人扯了扯唇角,干巴巴道:“姑母说的是。”

    沧澜院后罩房,锦乐看着冬青从冰蓝身上拔下了最后一根银针后才开口询问,“如何?她什么时候才能醒过来?”

    冬青一边将银针收入布囊,一边回道:“冰蓝外伤严重,体内又有淤血堵塞经脉,这淤血不除冰蓝便难以醒来。我用银针刺xue只能为她疏通经络清除淤血的功效并不明显,不过若是用九宫幻影针的话应该会快些。”

    “九宫幻影针?我现在就拿给你。”

    “公主且慢。”冬青唤住锦乐无奈一笑,“九宫幻影针虽是至宝,但世人垂涎的从来都不是那一套银针而是针法。”

    冬青的言下之意锦乐如何不知,光有针却不知如何施针就如同眼睁睁的看着大火燃烧家里却没有水井一样。

    锦乐叹息,愁眉之中难掩疲惫,“除了施针还有没有其他办法能祛除淤血。”

    冬青摇头,“我暂时只能用银针辅以药物,至于他法,我要回府去问问祖父。”

    “今日天色已晚,明天我派人送你回府。”

    冬青起身,向锦乐福身,“谢公主。”

    锦乐扶起冬青,拉着冬青的手轻轻拍了两下,“应是我向你道谢,这些日子,多亏有你。”

    冬青颔首,语含感激,“若非公主之前让冰蓝多次过府为我母亲医治,家母恐难撑到此时。如今冬青不过略尽薄力,还望公主切莫言谢。”

    当初的举手之劳却换得今日冬青的尽心尽力,锦乐心中不免感叹,所谓兰因絮果,想来大抵如此。

    亲手喂冰蓝喝下药后锦乐便回了正房,才刚坐下,安倩便领着一个满头银发的嬷嬷走了进来。

    “公主,宜寿堂的王嬷嬷来了,说是奉太妃之命来给公主回话。”

    锦乐听到是宜寿堂的人,心中了然,“是关于二公子的婚事?”

    王嬷嬷眸光微闪,忍不住看了锦乐一眼,恭敬的应了声“是”。

    “说吧。”

    “太妃命老奴来给王妃传话,说她老人家年纪大了,很多事情已力不从心。公主身为二公子长嫂又是王府的当家主母,婚礼cao办一事就辛苦公主了。”

    萧太妃听到自己让刘夫人带回去的话还能将萧晟的婚事交到自己手里倒着实让锦乐有几分奇怪。锦乐看着这位王嬷嬷,心中暗忖萧太妃此举到底是何意图。

    察觉到锦乐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王嬷嬷面不改色依旧保持着恭敬的姿态静候锦乐的回应。

    “下午来的那位夫人应该将本宫的话带给太妃了吧,这婚事若是交到本宫手里便容不得他人多言一句。”

    王嬷嬷笑道,“太妃说了,公主自幼长于宫廷,聪慧知礼,一定不会让镇王府在这场婚事中失了颜面。她老人家放心的很。”

    锦乐杏眼微眯,淡淡移开视线,“回去告诉太妃,本宫知道了。”

    “是,奴婢告退。”

    王嬷嬷走后,安倩皱眉道:“萧太妃自来宠爱萧二公子,怎么会将他的婚事交到公主手中?”

    锦乐没有回答安倩,“萧彻在哪?”

    “王爷自下午进了书房后便没出来过。”

    锦乐看了眼门外漆黑的天色,问安倩道:“晚膳准备好了吗。”

    “已经备好了,公主现在可要用?”

    “让人摆饭吧,我去一趟书房。”

    书房门外,守卫见到锦乐,躬身行礼,“参加王妃。”

    门外的声响惊动了室内的萧彻,守卫话音刚落,锦乐便听到了萧彻唤自己的声音,“锦儿,进来吧。”

    锦乐推开门,却只是靠在门旁淡笑着问萧彻,“忙了这么久,你不饿吗?”

    自得知冰蓝的事情之后便没再看到锦乐笑容的萧彻这会儿见锦乐展颜,一直揪着的心顿时松了下来,放下手中的狼毫,起身走向锦乐,“是有些饿了。”

    “饭已经备好了,走吧。”

    萧彻微微一笑,拉起锦乐的手,二人一同向正屋走去。

    饭桌上,锦乐一扫往日的阴郁,面色如常的与萧彻闲聊,倒是让萧彻有些不解。

    “锦儿......”

    “嗯?”

    萧彻与锦乐对视了一瞬,温柔一笑,“没事,你这样,很好。”

    锦乐夹着水晶汤饺咬了一口,“我的颓丧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觉得你说的很对。”

    闻言,萧彻放下筷子,握住了锦乐的手,“你能振作起来,我很高兴。”

    锦乐嘴边浮起笑意,避开话题转而问道,“你忙了一下午,南境没事吧。”

    提到南境,萧彻面露正色,“南境没事,有事的是南疆。”

    “南疆?”

    萧彻点头,“南疆弦雅公主遇刺,重伤昏迷。”

    “是千灵干的?”锦乐首先想到的便是那个浑身上下哪哪都透着邪气的南疆圣女。

    “即便不是也与她脱不了干系。”

    锦乐想到当初在南境与千灵短暂的相处以及那个被她‘起死回生’的女人,目光渐渐晦暗下来。

    “弦雅公主应该知道千灵私入南境的事,这样居然都没有将她扳倒吗?”

    萧彻眸中划过幽深,凉薄之中带着丝丝忌讳,“千灵在南疆的势力似乎比我们所知道的更甚。”

    锦乐心中微沉,“弦雅公主不能死。”

    闻言,萧彻冷色尽收,唇边扬起淡笑,“放心吧。”

    南境和军中萧彻是行家,他处理起来只会比自己更恰当适宜,因而锦乐也不再此时上多加纠结,而是转而聊起了今日萧太妃接连派人传话之事。

    “下午你舅母来了,说是代你祖母传话让我为萧晟cao办婚事。”

    “舅母?”萧彻皱眉。

    锦乐放下碗筷,诧异道:“那位久居荆州的刘家夫人,不是你的舅母吗?”

    萧彻嗤笑,“刘家是太妃的娘家,算本王哪门子的舅母。”

    锦乐在脑子里仔细捋了一遍萧彻与刘家的关系,也感觉这关系似有不对,“我还纳闷你的舅母怎么与太妃搅和在一起。不过她既不是你的舅母,又为何如此说?”

    “刘氏一族是父王的外家,你见到的那位是父王表兄的正室,于我而言辈分上算是表婶。不过父王当初纳了刘家的小姐为侧妃,因而刘家是萧晟的外祖家。”

    锦乐算是明白了,说到底,刘家与镇王府就是两代姻亲、亲上加亲的关系。

    不过嫡庶有别,按照礼法规矩只能萧晟顺着萧彻称先王妃的母家为外祖家,哪有萧彻顺着萧晟称刘家为外祖家的道理。

    那位刘夫人自称萧彻的舅母,就是将自家小姑子与先王妃比肩,确实是过于膨胀了些!

    “舅母也好,婶娘也罢。我只想知道你祖母将萧晟的婚事硬塞给我来办到底在打什么主意。寻衅?刁难?还是…知道我身子‘弱’,想累死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