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3章 留京 (第1/1页)
第二天,合同终于签好了。 京城出版社给的条件很优厚,苏梦实很满意,毕竟自己是一个新人,这样的条件已经很好了。 四口人又去了邵远航家作客,并且带上了的礼物。邵家住在湖边的一个四合院里,这种四合院在几十年后可是相当值钱,而且想买都买不到,尤其这里地理位置优越,环境又好。 邵远航的爷爷跟邵远航一家住在一起,老人家曾经是一个留过洋的教授,现在退休了,但是现在教师资源匮乏,他又被返聘回大学教书了。他这几天去外地了,不在家。但是苏梦实看到了他那一屋子的书。 邵远航家专门把一间房子改成了小型图书馆。 苏梦实羡慕地说:“你真是幸福啊,天天徜徉在翰墨书香里。” 邵远航摇头晃脑地说:“子非我,不知我之苦啊!” 苏梦实笑着回道:“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我们两个快出去吧,在这里呆久了都有一股子酸儒气了。” 邵爸爸不在家,据说出差了,邵mama没有提邵爸爸的职业,苏家人也没有追问。 等四个人回到宾馆的时候,苏mama连连赞叹:“邵mama真是好人啊,有能耐,又那么随和,这次多亏了她帮忙,我都觉得咱们家的礼薄了。” 苏梦实说:“太贵重了他们也不一定收,恩情我们记在心里就好,到时候总有还上的时候。” 苏爸爸感叹的说:“原以为京城人家家富裕,看邵远航的mama还有自己的车,没想到他们还住平房,有买车的钱为什么不买楼房呢?” 苏梦实扑哧一笑,她说:“人家喜欢住平方呗,周围环境多好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你别小看这四合院,能买咱们家好几十个楼房。”将来都能买上千个了。 苏mama咋舌:“京城地价这么贵啊!” 苏梦实也没有详细地解释。 对北方人来说住楼房似乎是有钱有身份的象征,但是等十年后绝大多数人家都住上了楼房,这种观念就自己瓦解了。 剩下的几天时间,苏爸爸苏mama带着苏梦实和石兴国把京城著名的旅游景点都玩遍了,大家难得地度过了轻松快乐的几天。 苏mama和苏爸爸离开京城之前,在全聚德回请了邵远航一家,席间相约下次再来京城就来看邵家人,苏爸爸苏mama也邀请邵家人有时间去S市和上桥村老家。 苏爸爸苏mama走了。 苏梦实和石兴国却没有走,或者说,苏爸爸和苏mama以为苏梦实他们两个人也回上桥村了,而实际上苏梦实和石兴国依然待在京城。 两个人在京城当然不是为了游玩,而是为了打听哪里有能制作豆粉的机器。 两个人在京城两眼一抹黑,人生地不熟,完全毫无头绪。 石兴国已经开始学会遇到问题开始找方法,而不是一味地发愁。他和苏梦实两个人你一眼我一语地进行着头脑风暴,无论说出来的方法有多么奇葩多么不靠谱,但是至少有一个思路。 石兴国说:“我看到电线杆子上有小广告,不如我们也到处贴小广告试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