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演义_第二十三回:姜子牙渭水垂钓 西伯侯寻访贤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回:姜子牙渭水垂钓 西伯侯寻访贤明 (第2/3页)

扯扯,语还未歇,东南火起,借着风势,瞬间便火光冲天,即时哭爹喊娘,鸡叫狗鸣声一片。有大人吵,也有小儿子强嘴,东奔西跑的大人小孩是乱成了一团。

    又是一阵大风来,风助火势,火借风威,不一会,大火就牵连上那晒着的木堆。

    众人再顾不得和子牙辩,各去忙于救火。他们又信了子牙之言,忙于切断火源。清理木场,道路,使大火不能蔓延,烧了两个多时辰,大火终为断源,又烧了一会,木场烧尽,火势渐收。

    子牙亦和民众一起参于救火,为救一孩子脱难,子牙被大火熏倒。

    众人看他被火熏后,脸孔发红,衣服破乱,都很感动,就拿来麻油来替他抹了伤处,本族族长得知子牙乃外方人流落到此,尚没居所,乃邀请入庄,问子牙这余烬如何,余威如何处置?

    子牙掐指一算,开口道:“不怕,不怕,夜来当有一场大雨。”

    至夜,果然不出所料,大雨倾泻。

    晨起,村民皆把子牙当着活神仙,不放走,一一皆来请入家中断事。子牙不能辞,遂在此间安了家,但凡无事,取一钓竿,找一僻静地,坐于礁石上,垂钩渭河边。

    虽是垂钓,他却心不在焉,有一青年樵夫,名叫武吉,每走此经过,看子牙钩垂水面,竿斜一边,人却于石间卧眠,便想戏弄于他。

    趁着子牙不在意,武吉提起垂钩相看,哪有鱼饵?就连鱼浮亦皆不全,他就笑着对子牙说:“这个先生,你真差了,先生自号着飞熊,常在此比着风后,伊尹之辈,也似满腹珠玑,胸藏錦绣,为世间能人,然尚且不识钩必下饵,线须系浮,人必专心,方钩得锦鱼虾婆。似你如此,哪里能有鱼虾上钩,先生,你妄称高明,作此守株待兔之事,哪里能得饱裹腹,先生,你假作精明,实是糊涂。”

    年青人话语见识都甚为广博,也似粗习过知识,子牙心里喜欢,乃慢语戏之于他,子牙道:“年轻人,你是不知原委,老夫在此垂钩,原意不在小鱼虾婆之类,我是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为锦鳞设,只勾王与侯,这大鱼大虾嘛,不定何时就能钩着了,看看,刚才你这一打闹,被你坏了事,龙王也知我现时清闲,想来结交,刚与欢聚,在他那里讨得人情,欲送我金鲢一条,就你这一吵,到手的美味跑了,啊,没了,赔吧,赔吧,怎么了,不好意思,知晓错了,罢了,罢了,看你也还诚恳,我也不要你赔了。”

    “说什么瞎话?老先生,你真会诳,你不过是睡着了,忘了此事。”

    武吉举腿欲走,子牙笑笑,喊着年轻人,道:“且慢,你听我来说。”

    “何话,你就快说。”

    “我教你,莫要和老人傲性子,你这个直性,今日上山怕你有血光之灾,哎,老夫不忍,看你不失纯朴本性,不忍你受此灾祸,这样吧,你这小伙子实在惹我喜欢,你可愿拜我为师?我便教你破解之法。”

    武吉不信,他道:“我天天走这路上山,从未散失过,怎么信你这无稽之谈?”

    武吉全然忘了子牙的神算,只当做一时笑话,这样的人,村人怎么就信了他,还把他作为神仙一般看待?

    见他还要上山,子牙依旧是笑笑,说:“年轻人,你可打听下,老夫的话可有错过。”

    武吉不信邪,上山后,他一边砍材,一边思虑,“此人神算,真是笑话,村人号称活神仙,只怕是高抬了,唉,是真是假?必会有应验,难道,今日我真有血灾?啊,老人们都是诚信,他的言语一向没有不准,不知今日又主我何灾?”

    思潮一动,想念的太多,武吉精神恍惚,山野间,一阵风刮来,伴着了狼嚎。

    武吉看见了那边蓝森森的眼睛在动,他失去了控制,手中的斧头脱手而出,没有打着猎物,却弹回自身,反弹之力直击自身要害,转而砸向脚面。

    鲜血流淌,他不能再动单,沉沉昏迷了过去,至晚间,幸有村民相寻,他才得以被救。

    武吉抬回之后,早有人知会了子牙,子牙在昆仑深得老师的医卦精髓,及时伸手施救保了武吉之命。武吉转醒过来,却是生了子牙的气,暗想都是自身大意,哪里真有灾。

    “唉,怪只怪那老儿,说我有什么血光之灾,害我大意,哪里有什么灾?全是自己害了。”

    旁有村民出言安慰,说:“武吉兄弟,唉,老神仙的话不能不信,你这样说,真是不该,你的命都是他所施救。”

    “我就不信他,我是被自己害了。”

    家中的老奶奶细听原委,心里却是诚信,她就对子孙道:“吉儿,不可出言无状,今儿你的命源自于他,为他所授,此老先生乃是当世神仙,你不跟着他,煞是可惜,别人想拜他,他还不收啦,少年人不要贪图家中的温饱。要有出息,就得跟此人学些本事。”

    武吉再想辩解,老奶奶已沉下了脸,道:“你若不听我的话,我只当没有你这孙儿。”

    老祖母之语,武吉不敢语,伤势一好,即前往拜师,老奶奶对武吉说:“年轻人,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你拜先生为师,当尽心尽力,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万事当要心,第一莫欺心。”

    “是,是。”武吉不敢辩,见到子牙,倒头就拜,口称师傅,“徒儿情愿为你挑水担柴,服侍你一生一世。”

    子牙一则被老奶奶劝解,二则喜武吉聪明能干,再则自己年岁又大,身边少伴,也是孤寂,就应了老奶奶,将武吉带在身旁,师徒也好相互照顾。

    武吉勤劳,每日为子牙烧水做饭,扫地洗衣,从没偷懒,子牙就有心调教,相互间以指语相交,但凡来人卜卦,子牙让他先与接待,探知事端,这也让他多长见识,多作锻炼。

    自从跟了子牙,精否利卦让武吉揣摩透了,小事端也就能应付,子牙越发放手于他,他也勤快,能应付的决不拖留给师傅,不能应付的自有子牙来收场,凡来卦者,皆十有九准,故而,前里酬谢的人很多。呵呵,即便有一不准的也多是怨自个时辰没选好或是虔诚不到。

    子牙的名声越传越大,方圆数十里都知,他却也并不持傲,依然是勤勤勉勉,为远近村民打卦算命。

    子牙在渭水河畔不觉间已有两三年,这日,陆续有西歧人来卜卦,他们对子牙说:“先生大才,在此甚是可惜,今西伯文王归来,广纳贤才,何不前去一试?”

    “西伯文王?该是西伯侯吗?”

    “正是,朝歌归来,改称为西伯文王。”

    一个侯爷改称为王,必要受朝歌大王的封赏。否则,将意味着什么?若说他曾在朝歌得到了封赏,为什么外间诸侯间传闻并不大?若按传闻的说法,王封因伯邑考之事而耽搁,那么,他究竟算不得真正的王爷。

    西伯侯究是什么想法?子牙陷入了沉思,他这会恨不得钻进西伯姬昌的肚子里探个究竟,然知道了西伯的想法又如何?自己年岁渐大,还能有所作为吗?

    再说,西伯侯还能认自己吗?毕竟相互间并没有见过面,只是慕名而已。

    广招贤才,该是西伯姬昌发出的一个什么样信号呢?

    或是该回应,派年青人出去闯一闯,试一试姬昌的态度,看他还能识我吗?

    想到此处,子牙乃将武吉叫来,仔细叮嘱一番,“徒儿,你到了西岐,展示了才学,西伯文王如在,你可报上自己名号,如他看中于你,必会问你师承,到那时你报上我的名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