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演义_第一百零一回:幺奴残肢成大义,千古沉迷为君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一回:幺奴残肢成大义,千古沉迷为君解 (第3/4页)

岐出生入死,泣血沙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相信丞相都清楚,今后自然也不会亏我的。”

    李靖的话音里有后劲,子牙也应承了。毕竟,李靖现在也是西岐不可缺少的力量。

    “你放心,到时候由我出面来化解你们的恩怨,你就安心上战场吧。”

    李靖得子牙这句话,放心了,谁知幺奴是直性子,最受不了拐弯磨角的话,他道:“姜丞相话里是什么意思,我们不就是欠他一条命吗?他敖氏想怎么着?以此为条件?罢了,只要能有利西岐的统一大业,他们前来,我自有交待。”

    李靖听了却是大怒,当着诸人的面开骂起来,道:“孽子,诸位大人都在此,哪有你说话的份,你给我闭嘴,自会有人给你做主。”

    姜子牙倒不好多说什么,只是递眼色给杨戬,把幺奴拉了出去。

    姜子牙深知李靖的担心,也知他的顾虑。他是巧妙人,行为婉转。因而,姜子牙道:“你两家的恩怨,冰冻三尺非是一日之寒,深仇大恨非能轻易化解!不过,话又说回来,小孩子也没有什么记性,只要敖龙不在这里,谅他们几个小毛孩能闹出多大的事。暂且降服他们过来,到西岐后,今后由大王出面,我居中调停,这里面的事,就可大事化下,小事化了,即使以后敖龙来了,知道了事情真实,已是既定事实。木已成舟,他也不会跳出来反对了。”

    “是,一切听凭丞相安排。”

    得到李靖承诺之后,子牙就用隆重的礼节接见了妙生花师徒一行。

    众官俱来朝贺,道:“大王贤明,威名远播,贤能异士齐来归顺,祖上的千秋霸业何愁不一统?”

    武王听得赞誉,很是高兴,赏赐酒宴!一班君臣同乐。

    得姜子牙安排,李靖父子没有出现在酒席场。李靖一个人在军营中喝酒解闷,却有兵士不住走动打扰,或是问他醉了,或是问他有没有喝高,李靖大怒。喝道;“你们烦什么,本王爷在生气,你们没看见吗?在这里晃来荡去还让我有自己的主张吗?”

    边说他边将杯子砸过去,那兵士不敢让,却依然伸头来辩,说:“王爷见谅,丞相让我们多关照王爷,王爷喝醉了,最好睡去。”

    李靖怒火中烧,气愤不解,提剑就向那兵士刺过去,那兵士跪倒在地,大呼饶命,喊声传出了多远,直至后院都有惊动。

    “王爷饶命,王爷饶命呀。王爷,你不能醉酒杀小人,王爷,姜丞相提醒,你喝高了就睡去。”

    这里动静闹大了,惊动了他的三个儿子,三子没经过允许,也都没有出门。他们齐来为守卫求情,道:“父亲,你不要生气了,何必为了这事生气,敖氏刚到西岐,一切还不在我们?今后还不是要吃我们瘪。”

    “你们懂什么?丞相正要扩大影响,增加武王在诸侯中的地位。”

    “原来是这样,敖氏兄弟的地位难道还要巩固了?”

    “是。”

    “父亲,你也不必拿他们出气,他们不过是奉了丞相的军令,不会有坏事,敖氏不会猖狂几天的,有人治他们。唉,为了西岐的千秋霸业,我们认了吧。”

    金奴的一番苦劝,李靖想着在理,终究罢了,免了那军士死罪。

    李靖这边罢去了,却不想幺奴忍不住气了,他竟是一怒而出,和两个哥哥都没有商量,转头向中军宝帐那边去了。

    幺奴径来见武王,恰姜丞相与妙生花兄弟及敖氏兄弟俱在。双方见面即已分明,所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当下,敖钦两眼冒火向幺奴怒视,幺奴毫不畏惧,也是迎头而上。

    现场情况顿时紧张起来,一触即发,一旦争斗必然是头破血流。敖氏三兄弟在等着幺奴交代,西岐这边八俊人物都在,他们也都为幺奴捏一把汗。毕竟,关系着西岐的统战大计,千秋大业。幺奴一步棋走错,将步步有错。西岐的统战工作无法做了,千秋霸业也会受阻延迟,或者就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现在该怎么办?

    怎么办?

    敖钦看着两个弟弟,再看着师傅,他有点犹豫了,这一会能不能动手,母亲之仇,哥哥之恨将报在眼前。

    可以说,敖氏兄弟从小就被敖龙灌输了仇恨的观点,对李氏是必有一击,且势在必得。

    然此时,西岐这边大将济济一堂,怎能任凭自己动手?况且幺奴也不是吃素的菩萨,他的武功在多年以前就已厉害,这会更是深不可测吧?

    敖钦内心着慌,目光四散望向远处,透过珠帘,他看到师叔意中人和龙湄两人,皆很紧张的望向这里。

    而龙湄的目光里闪烁着不安和慌乱。怎么办?动手吗?

    敖钦心中添乱,尤其是龙湄的眼神令他慌乱。他闭了眼,叹了气,头低垂下去。现在还不是和幺奴算总账的时候,搭上师傅和兄弟的性命不说,还会伤及到一个年轻姑娘的心灵。

    面对如此变幻莫测的局势,幺奴却犹如不知。他是久经战场,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却似什么事情都没有,拜见了武王姜丞相后,他团团一辑,道:“大王,丞相,诸位大人,幺奴有话要讲。”

    姜子牙却不留他情面,一声大喝,道:“好你个幺奴,大王无诏,你焉敢私自进见,岂知这里还有法度?来人呀,把他推出去,重责军棍四十。”

    各位,莫以为子牙是真想责幺奴,其实子牙是爱惜幺奴的才华,不欲他和敖钦敖顺及妙生花起冲突,李家和敖家的仇怨已经结的太深,杀母之仇,不共戴天,冰雪也难消融。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让双方化解的,姜子牙虽是足智多谋,却也没有说词能让敖氏罢休。

    姜子牙想他们站在一起,同为西岐出力,但这实在是很为难的事。在这关键时,必要有一方做出牺牲,才能化解双方的恩怨。所有这些道理,姜子牙都懂,大家也懂。但让有为的年轻人为此作争斗而牺牲,实在是舍不得。这也会为西岐前进的道路埋下祸根。

    幺奴有真实本领,在西岐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他和敖氏兄弟一但冲突起来,哪方有胜算还很难说。但真让他们打起来,武王的面子上也不好看。

    这中间的分量,熟轻熟重,幺奴岂能不明白。他最是冰雪聪明的人,又如何不了解丞相的意思。打他棍棒,是为了爱护他,不让他受到更大的伤害。

    偏偏幺奴还是直性子,和他父亲拐弯磨角的性格相比,可以说大不相同。

    幺奴有了自己的主意,他站了出来,并不是惧棍棒,而是不惧生死了。这时,他就挺直身躯,摆脱周边的羁绊。对武王与姜子牙分别行礼,然后开口。道:“大王,姜丞相,各位长辈,师叔师伯们,你们都知道幺奴是直率人,眼中揉不得半点沙子,敖家兄弟在这里,有些话就得当面说,军中行走,我和敖家弟兄总有见面的时候,双方的仇一天不解就得一天结着,今后是我低着头走呢?还是他们低着头走呢?若是有一个不低头,难免又要起干戈,朝朝相见,这样真是很难受的事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