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浣纱自苎罗(2) (第2/2页)
宫长诀微微抬起手,指尖滑过楚冉蘅的掌心,却落在他的袖角上。 宫长诀轻轻揪住了他的袖角。 楚冉蘅感觉到自己的衣袖被拉了一下。 宫长诀深吸一口气,轻声道, “这也是一步。” 她看着他,楚冉蘅却笑了。 宫长诀看着他的笑颜,带了几分轻柔,温和了轮廓分明的脸。 她上一世,这一世,从未见他这般笑过。 从未。 楚冉蘅道, “好,这也是一步。” 宫门外。 关无忘骑在马上,勒住缰绳,拦住了治粟内史,悠悠道, “内史大人,好巧啊。” 治粟内史看见关无忘,只觉得见了鬼,没半点好脸色。 “关大人,你我担不起这个巧字,本官要去宫里,你如今一身朝服,也要去宫里,你是刻意拦住本官的,何来的巧。” 关无忘笑道, “内史大人真是聪明,知道本官要进宫面圣,那要不要再猜猜本官进宫去做什么?” 话说得吊儿郎当,似在哄三岁小孩。 治粟内史没好气地道, “本官没心情与你玩这种猜谜游戏,本官还有要事要与陛下奏报。” 马甩了甩头,鬓毛甩到了治粟内史身上。 治粟内史连忙后退。 关无忘却笑, “大人如此无惧,竟然怕马?” 治粟内史皱眉, “本官怕马已非什么秘密,若你想借此嘲讽,只怕是没有机会了。” 关无忘道, “我想说的可是大人无惧,而非大人怕马。” 治粟内史无由来地心一沉, “你胡说什么?” 关无忘道, “大人在国库银钱的管理上颇有建树,银钱用得大胆,怎么就不算是无畏了?” 治粟内史的后背却乍然冒出冷汗。 关无忘……是不是知道了什么? 关无忘把玩着手上的缰绳, “内史大人进宫,怕不是对昨日的八千万两拨银有所异议?” 关无忘居高临下地睥睨着治粟内史, “大人曾经与那两家的纠葛,本官可是知道得清清楚楚,不若你我一起进宫,待内史大人禀奏完,本官便也将大人与那两家的纠葛,当着陛下的面说说清楚?” 治粟内史的眸一瞬死死地睁大,浑身抖如筛糠。 关无忘,他…他一定是知道了自己和陈王孟家的牵连。 关无忘随意地笑笑, “内史大人,本官奉劝你一句,现在悬崖勒马还来得及,等大人进了这道门,可就没有机会反悔了。” 治粟内史的冷汗滴下。 关无忘道, “内史大人,我此番进宫,是因为黄河一带忽起水患,要陛下下令,拨银一千七百五十两以治黄河水患。” 治粟内史闻言,猛地抬头。 关无忘轻声道, “还望大人不要阻止才好。” 治粟内史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而关无忘轻蔑地笑笑,骑着马入了宫门,亦未有侍卫拦他或让他下马。 治粟内史的随侍停好马车,见治粟内史还站在宫门口,一副木然的样子。 随侍忙上前, “老爷,老爷。” “您怎么还不进宫,可是落下了什么东西?” 治粟内史颤颤巍巍, “不进,不能进。” 治粟内史一口气提不上来,两眼一翻,倒了下去。 拨去八千万两,再拨一千七百五十万两,唯剩二百五十两啊。 长安这段日子以来,高呼不平的声音逐渐减少,但各种各样的消息仍在坊间盛传。愤懑不平者仍在。 而燕后一道封大长公主的诏书却像惊雷一般砸在长安之中。 各种流言卷土重来。 “只可惜,长诀小姐都走了,这是不是长公主,又有何区别。” “不对,你可曾想过,太后为什么忽然封长诀小姐为公主。” “大抵真的是喜欢长诀小姐罢。” “我看不然,你看,之前城中闹得来势汹汹,在衙门前敲鼓喊冤做过了,民间集会做过了,上书告御状亦有,可是这诺大的朝堂与后宫,可有一个人真正为长诀小姐和楚世子做过主?陛下虽贬瓮喻为庶人,可是瓮喻却仍在宫中锦衣玉食,说是要夺凤印,空置中宫一段时间,你看,皇后不也还好好的吗?” 女子不解, “你说这些话,又是何意?” 男子闻言,忙解释道, “现在,是无人为二人做过主,甚至都是轻轻揭过的态度,无论是陛下还是皇后,是贬为庶人的瓮喻还是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堂堂正正地出来发声,说一句话。” “但就在这个时候,太后娘娘封了长诀小姐为长公主。” 女子仍旧不解, “那又如何?” 男子道, “你傻啊,公主谋杀一个庶人,和庶人谋杀一个公主,哪个罪名大?” 女子闻言,有些不敢置信地睁大双眸, “你是说……太后娘娘在为长诀小姐做主,在加重我们替长诀小姐申冤的把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