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浣纱自苎罗(22) (第2/2页)
年辅国,历经七朝,却只有你,一心一意要削除宫家,满心都想着拿走宫家的权利。” 元帝咬牙切齿,一字一句从牙关挤出来, “爱卿何出此言,朕满心为宫家,怎会这般伤害宫家?” 宫韫面色愠怒,步步紧逼, “不止是宫家,还有这满朝文武,你为把握住所有权势,惑乱朝纲,使得众臣不得各司其职。” “文官上谏无人听,武将战死不得怜。” 宫韫微微眯起眸子,眼神几乎穿透人心, “这是我大周最大的悲哀,敢问世间,还有哪个国家如此混乱?” “森森白骨成就你万里江山,数数怨魂,成就你辉煌荣耀。” 宫韫抬手指着元帝,白色素衣的衣袖翻飞, “而你,无丝毫感恩便罢,竟然还想将我宫家挫骨扬灰,毁尸灭迹,从此销声匿迹,泯然众人,长隐关之战,我们一万人对十万人,而我们竭力保住了一万兵卒,已是不可能之事,你却妄想要我们为长隐一个弹丸之地,寸草不生之地,送尽性命!” “事后,对我们严刑拷打,根本没有要给我们解释的机会,后来,我终于明白,你不是不给我们机会解释,而是你心里根本就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却因为失去土地而大怒,迁怒我们,以我们的血rou之躯,钢筋铁骨,为你气性扬汤止沸。” “一万人,那是整整一万人!” “你知道,那是多少人的儿子,多少人的丈夫,多少人的父亲吗!” “就只有你是人,难道这一万兵卒,就不是人了吗!” 元帝身体微抖,目光游移,气的牙根不停抖动,却不能说出一个字。 他必须要忍住,为了他的千古一帝之位,他必须忍住。 被骂又如何,这大周江山,始终还是归他所有,待西青剿灭,再杀宫家,亦不为迟! 宫韫道, “你看得见吗,这满殿的怨魂都在哭叫,你丧尽天良,谋权篡位,企图吞并天下。” “可是如今,你只有一个儿子了,” “你只能将帝王之位穿给他,你纵然再为非作歹又如何,这江山,始终还是要落在我大哥和郑氏的子嗣手中,而你,更是不得不立!” 元帝的瞳孔睁大,面上青筋都在抽搐,他就知道,他就知道,这个贱人,果然也与宫锦有关,也与宫锦有关! 元帝猛地一口血涌上喉咙,喷洒在龙案上。 龙案上的飞龙沾染上了血污,一瞬脏污不堪。 宫韫高高在上地看着元帝, “被亲人背叛的滋味好不好受?” “当初先帝视你为亲子,你却利用这份信任,趁着我带走几乎全部兵力远离长安之时,逼宫篡位。” “如今,同样的锥心之痛,你不若也试试?” “你唯一的一个儿子,早就死在了鄞州,如今,未来之储君,亦该称我一声叔父,我宫家荣耀千秋万代,而你,注定遗臭万年,腥传千古!” 元帝又是一口鲜血喷出来,猛地瘫软倚倒在龙案上。 满口鲜血,上气不接下气,指着宫韫, “你…你……” 宫韫道, “陛下不必担忧臣,臣此去,必定收复鄞州,待我回来,一定凯旋铃震,万民朝拜,就如同那日六月飞霜,无数百姓跪在我宫家门前,声声求我宫氏庇佑,声声赞我宫氏惊鸣天下将!” “天下将,天下将,宫家三十三天神灵所属意,而你,却是上天不喜之人,更勿论想当天子。” 宫韫微微俯身,看向元帝, “而你,只怕这辈子也得不到这种万民敬仰,世间所有皆朝拜的快感。” 元帝嘴角流出一行血,仍死死地瞪着宫韫。 宫韫大笑,直身,走出大殿,一身白衣在阳光之下,更为刺目。 一旁的内侍捧上金丹。 元帝囫囵吃下,胸膛不停地起伏着,双眸通红。 宫韫出了殿,那份张扬却顷刻不见。 眸光直视苍天,眸子湿润, 宫家一向忠正守直,从没有这般攻于心计过,这种日夜算计的日子,不知是宫家的悲哀,还是大周的悲哀。 大哥,对不起。 到底死后,还要辱及你名声,是我错了。 可我却不得不这么做。 关无忘与杨晟在御花园中散步。 杨晟道, “如今,杨碌这个心腹大患虽然被解决了,但是父皇却没有丝毫立储之意,而你这次,险棋一着,将皇后扳倒,好趁机将其渡出,但就算是没了皇后,我暂时也没有足够的把握能将云贵妃推上皇后之位。入主东宫之事,只怕还是难上加难。” 关无忘道, “王爷何须担忧?如今陛下只有您一个儿子,就算是不立您为储君,那把龙椅,亦然迟早是您的。” 杨晟笑,笑却似浮在脸上的一般,无半分真切。 “廷尉大人说的不错,只是,本王想问廷尉大人一件事。” 关无忘道, “还请王爷明言,臣必定知无不言,言而不尽。” 杨晟停住脚步,看着关无忘, “关大人,你究竟有没有去过灭鸿别宫?” 关无忘亦直视杨晟,道, “去过。” 杨晟面色微变。 关无忘道, “当初,殿下说要借陛下声名污浊之机,趁机将自己现于众人眼中,叫所有百姓知道,这天下,并非陛下不可,还有您这个选择。” “而当初,您从宫中拿出黄帛给臣,用以伪造圣旨,只是那伪造的圣旨上,也还必须要有玉玺印章。” 关无忘道, “刚刚臣在殿上向众人展示那密诏之时,您也可见,那密诏上有玉玺印章,您可知,那玉玺印章从何而来?” 杨晟道, “灭鸿别宫?” 关无忘道, “正是如此,臣当时哄骗灭鸿别宫的那位给了玉玺,用过了玉玺之后,自然要灭口,毕竟只有死人才守得住秘密。” 杨晟道, “所以,你当时还被郎中令发现?” 关无忘道, “确实,所以,在殿上,为了防止他说出些什么来,臣才这般拔剑相向,及时止损。” 杨晟拍着关无忘的肩膀, “做得好,如今我们做事,必要如瓦缸盛水,滴水不漏。” 关无忘道, “多谢殿下夸赞,臣往后亦必不辱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