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62、风雪入洛阳 (第2/2页)
位抗金名将。 而在这个时空,老刘到现在都还活的好好的,作为刘法爱将的翟进更是被老刘提拔到了殿前马步都虞侯的职位上,在西军中的地位仅次于刘法、赵隆、姚古、李岘、刘锜、王禀这六路主帅,与杨惟中、杨可世、刘光世、折彦质、高世宣、何蓟等人并列为第二梯队,王襄为了笼络这位“河南老乡”,任命他为京西北路兵马总管也属正常。 病急乱投医,在京城被围困后,天家赵桓授予四道兵马总管临机人事任命的权力,此时为时已晚,也不知道早干什么去了。 金军二次南下后,西京的兵力早就被抽调一空,王襄接到命令后,匆匆招募了三万多壮丁,至于这三万来人有多少战力,大家都心知肚明。至于救援京师,那还是算了吧,老王可不想自己给大宋国殉葬。 两天之后,李岘的大军抵达洛阳,在西军入城后,王襄那颗原本悬着的心,终于算是安定了下来。 西道总管王襄在史书里就是个贪生怕死之辈,在金军开始进攻河南府之后,这厮不仅弃城不顾,带着部队跑到了颖昌,居然还劝说南道总管张叔夜不要带人去东京“送死”。张叔夜没听他的话,带着两个儿子和一万五千多人冲破金军的包围,突入汴梁,成了靖康年间唯一赶到京城勤王的部队。 结果张叔夜被陷到了京城里,仗倒没怎么打,反而成了金人的俘虏。史书上说张叔夜在被俘后跟着宋徽宗在北徙途中走到白沟河时忧愤交加,自己把自己给扼死了,历史的真相没人会知道,李岘当年读宋史的时候只是有些奇怪人会不会真的能把自己给掐死,有人给他解释说如果狠心捏碎自己的喉咙还是能够办到的,还是姑且信之吧。 在进入洛阳后,跟王襄接触下来,李岘觉得此人还是蛮不错的,深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在军事上不行,绝不干涉李岘的军事指挥权,整个京西北路的军事行动和部署,一任李岘作主,十分配合。这让李岘十分满意,仅这一点,就是大宋国大部分文官都比不了的。 本来在李岘的计划里,洛阳是准备放弃的,不过在看到这座周长五、六十里的巨城之后,他在瞬间又改变了想法,萌生出利用这座巨城来达到牵制和消耗金人兵力的念头。 洛阳城内的总人口有三十多万,在国内勉强能够排进前十,不过也有个好处,紧挨着豫西山区,洛水穿城而过,很有利于防守。洛阳在有宋一代一直作为陪都,皇城、宫城和外城一应俱全,让李岘就是很奇怪的是为什么皇帝不及时跑到洛阳来。 看来朝堂里文人们的势力确实很强大,就连皇帝想跑都走不了,被死死地拦在了汴梁的皇城之内。 完颜宗望这回汲取了上次猛攻汴梁失利的教训,打打停停,也谈也打,这让包括天家赵桓在内整个大宋朝堂进退失矩,战和不定。大宋国到了现在也确实没有多少可战之兵了,与金人在兵力对比上并不占优势。金国在整合了辽地的降军和幽云一带的部队后,这次南下的大军足有将近三十万,各地勤王大军踌躇不前也是有道理的,根本就是去送死啊。 但是金人真的要想攻克城高墙厚,又人口众多的开封城,难度绝对不小,根据宗望的估计伤亡居然会高达十万以上。 谁说女真人没脑子,宗望现在玩的这一手简直高明至极,首先就瓦解掉了大宋君臣的抵抗决心,然后开始谈判,逐步降低宋国君臣们对金人的警惕之心。于是在占领汴梁的东城之后,宗望就在不停向内城里的宋国君臣喊话:来吧,出来谈判,咱家只是想要钱,没想要大家的人命! 事实上完颜宗望还真就没想灭掉宋国,多好的一个聚宝盆啊,什么时候缺钱了,带人马过来走一趟取走就好了,很轻松的。只不过后来的事情发展也不他的意愿来进行的,阿骨打的儿子们虽然强大,但还没到了能掌控金国国策的地步。 十一月初,准确地说是闰十一月初,可能是老天爷想让赵家的子孙多受点罪,这靖康元年居然有十三个月。李岘在抵达洛阳的第十天,被任命为京西北路置制使,统领京西各路兵马,但名义上受西道都总管王襄的节制。 与此同时,还传来一个坏消息,知应天府(商丘),南道都总管胡直孺率一万多兵马入京勤王,结果在襄邑遇到金军后全军溃散,胡直孺兵败被俘。 这事在《金史》中有明确记载,金军以一百余“铁浮屠”直冲宋军,结果宋军全军溃散,被金军斩获无数。对于这样的记录,李岘绝对持怀疑态度,南军本就虚弱,战力有限,但你说用一百人打败了一万多人也太夸张了点吧。 实际上草原人也都挺爱吹牛的,只不过女真人的这种吹法,让大宋国那帮爱吹牛的文人们也都感到汗颜,拍马难及。 另外一个消息是金将撒喇荅率三千骑兵寇河南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