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出祁连_17、官家赵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7、官家赵构 (第2/2页)

这翟进在洛阳歼来数千金军,又守卫洛阳不失,连那金国的四太子都拿他没什么办法。而杨可世本有万夫不挡之勇,本就是一员猛将,此次太子和太上皇能够逃出京城,这杨可世率万数精骑夜袭金营,从中牵制最大。整个西军里,能与金人相较者,唯有此二人而已,况且这两人桀骜难驯,陛下若是图谋此二人,切不可cao之过急,逼反了他们。”

    赵构眯着眼睛看向王渊:“若是朕下令你与刘光世两人一同讨伐其中一人也没把握?”

    王渊很想鼓足勇气,但最终还是叹了口气,摇头说道:“没有。”

    赵构顿时烦躁了起来,一把扔出手中的朱笔,怒叱道:“一帮蠢材!”

    王渊只得跪伏在地,叩头说道:“微臣无能,还请陛下责罚。”这厮真的都快哭了,杨可世那头人熊哪是自己能招惹的,还去谋害对方,只怕搞不好会让那二货给生撕了!

    赵构仰天叹息了一声:“祖宗家法说得不错,这天下一乱,这武人就恃武犯禁,这唐末藩镇之祸,不得不防啊!”

    黄潜善和汪伯彦很难得的识趣了一回,没有敢见风使舵地跟着官家说话。

    十几艘从汉中运送军械和补给物资的河船紧靠在邓州的河口码头,负责押送的裨将刘江带着几个手下,站在码头旁搭建的凉棚外,殷勤地将专程前来接收物资的荆襄路安抚使王襄和京西南路军马都统制杨可世迎到了棚中。

    凉棚里早已经准备好了茶水和点心,甚至还有几样水果,王襄也顾不上先查验物资,先进了凉棚里,坐下来喝了大半杯茶水。他年纪大了,又骑在马上走了大半天,早就觉得腰酸腿疼,口干舌燥,浑身上下疲累不堪。自从离开洛阳前,他发觉在逃跑时骑马要比坐车方便得多,就从李岘手上讨要了几匹洛阳皇宫里训练出来的老实走马,从此出行时就再也不肯坐车,从文臣改作了武将。

    杨可世倒还精神的很,命人搬过了几捆包装好的长短兵器和弓弩,在兴致勃勃地在棚内抽验了起来。只见这厮拿着一把外形有些奇特的钢弩,在手里来回摆弄着。

    李氏铁坊最新生产的踏弩与宋军的制式神臂弩最大的不同是握把很宽大,不再是笔直的一根方木,而是做成了后世的枪托状,另外就是加装了距离表尺和瞄准环,更有利于普通的军卒击中目标。

    “嗯,这锁齿在上弦很方便,可以看得出匠人们是用心了。”杨可世一边亲手给钢弩上着弦,一边对站在身边的刘江说道,随后又斜着眼看了刘江一下:“你是大老刘家的还是小老刘家的?特么的,这俩老家伙的孙子辈怎么全是带三点水的。”

    刘江也不敢反驳,只得乖乖地回答道:“家父刘铺。”

    “哦,你是刘家老三家的老二,老子想起来了,在你小时候还见过两回,现在都长这么高了?可惜了,你爹却是死在了西夏人的手里,记得以后多杀几个夏人给他报仇。”杨可世这厮没心没肺地说道,也不看在提起阵亡的刘铺后刘江的眼圈顿时都红了。

    王襄又喝了一杯茶水,这才感觉好了一些,他斜靠在椅背上,看着杨可世在手里摆弄着的钢弩,忍不住开口说道:“这擅改制式兵器,合适么?”

    杨可世单手抓着握把,眯着一只眼从板机上方的瞄准表尺豁口瞄向码头上的一根立柱,头也不回地说道:“有什么合适不合适的,兵器就是拿来用来,又不是摆设,这玩意不错,比原来趁手多了。”

    王襄又看了杨可世一眼,不禁长叹了一声:“你们现在这个样子,只怕老夫的一世清名,都要毁在了你们的手里!”

    杨可世有些奇怪地转过身来,看向王襄:“我们做事,与你何干?”

    王襄只得以袖掩面大声哀叹道:“老夫是文臣,你知道不,你们现在就食的邓州归某家这个京西南路兼荆襄安抚使管,所有的粮草供应都是由老夫来筹集。按理你们也应该是归老夫节制,可你在行事时来问过某家一句么?”

    前一阶段金人围了东京,整个中原战火不断,宋军是屡战屡败,他这个京西路兵马总管好不容易招募乡勇,拼凑出了五、六万人,哪里真的敢与金人接阵。若不是李岘到了洛阳,只怕他早已经弃城而逃了。

    这是他心底最痛悔的地方,所以对算是救了他的杨可世可以说百般纵容,现在倒好,这厮居然拒绝了官家的诏旨,这是准备连自己也一起拉下水啊,所以在看到这些人居然还敢肆无忌惮地私改制式军器,不由得便想发作一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