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89章 从君子讲起 (第2/2页)
自不量力的以卵击石,最终都会粉身碎骨!” “小小蜉蝣,亦想撼树?!” 谢必安最后不屑道。 老魔猿目瞪口呆,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最终什么都没有说。 “哈哈,猿兄不信?” 谢必安道。 老魔猿:“……” “虽然冥天的种族万千,种族与种族之间,有着巨大的文明差异。按理来说,根本就不可能存在,适合所有种族与生灵的制度文明。但是,所有的差异在此制度文明前,并非不可克服……” 谢必安笑着道。 此刻,他已经知道府主所说的制度文明,是何种制度文明。而且,的确只有此制度文明,方可克服所有的差异,让所有的生灵认同。 “在下愚钝,实在想不出有何制度文明,能够克服所有的差异。” 老魔猿最终摇摇头道。 “哈哈,你当然想不出,这个天下间,亦只有府主方可想得出来。而且,不仅仅是想出来了,还最终推演成功了。” 谢必安显得高兴不已。 此刻,他才真正知道地府的伟大,轮回的伟大。 虽然说冥天庞大无比,种族无数,文明无数,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差异,亦是无比巨大。按理来说,根本不可能有制度文明,能够克服所有的文明差异,不可能得到所有生灵的认可。 但是地府制度可以做到。 因为有轮回! 他相信,天下间所有的生灵,都无法抵挡轮回的诱惑,即使大帝亦如此。 从阳间而来的生灵,还想回到阳间吗? 想。 非常想。 无时无刻不在想。 但是,他们永远无法做到。 他们可以从阳间降生于冥天,但是无法从冥天再回阳间。而冥天的原生者,亦无法降生阳间,永远只能生活在冥天。 他们知道阳间的存在。 但是无法踏足,这让他们有多难受? 有多少原生者愿意舍弃帝位,只为想去阳间看一眼? 所以,无数种族文明之间的差异,只有轮回方可克服,方可让他们无法抵挡住其诱惑。 他们自然不会想到。 谁敢想象,冥天降生阳间,再由阳间降生冥天,如同车轮一样转动不停,生死相续,无有止息地循环? 生生不息! 即使是大帝,都不敢如此想。 但是,封青岩不仅如此想,最终还推演成功了,创造出令人无法想象的轮回! 正因有轮回的存在。 他所说的“制度文明”,方可开创万古太平盛世,才有资格开创万古太平盛世。 其实,若是他的“制度文明”,失去了轮回,同样不会成功。 或者说二者缺一不可。 二者相辅相成。 还有,用其他的制度文明来辅助轮回,亦难以成功。 在轮回之梦的梦中梦中,他真的推演了数以亿万次,唯有地府的制度最适合轮回…… “何是制度文明?” 在广场上的生灵渐渐安静下来时,封青岩刚刚问出便自答道:“制度文明便是制度建设的结果,又通过制度建设及其过程的体现,在整个文明中具有无比重要的地位,或者说是无法替代……” “那,何是制度?” 封青岩再问,但依旧不等生灵回答,他便道:“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君者以制度为节,使用之有道,役之有时,则不伤财,不害民……” “简直地说,制度便是最适合的法则、法规、法令、礼俗等。” “但是,有了相应的制度,便能够开创太平盛世? 封青岩问着广场上的十万生灵。 不少生灵愕然在那里,有了制度,的确不等于能够开创太平盛世。 “那该如何开创?” 有生灵疑惑道。 但,亦有生灵满脸愕然起来,此刻才明白过来,道:“原来制度文明,就是什么法令、法规?这、这能够开创太平盛世,不是吧?我族中,便有不少法令、法规……” “兄弟,你能够活到现在,想来是有莫大的气运啊。” 有生灵听到亦满脸愕然。 “直接说法令、法规便好,说什么制度文明?弄得我以为是什么很厉害的东西,居然能够开创一个太平盛世。” 那生灵似有些不满。 “兄弟,你能够稍有到的现在,应该是得到上天的眷恋,要不然……” “屁!若我得到上天的眷恋,我早已经成圣了。” “你能够成为冥王,看来你……” “我觉得你是在讽刺我。” “我没有!我是真的在感叹,你的运气会好到让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是吗?” “真的。” 在那生灵感叹时。 封青岩道:“有了可开创太平盛世的制度,不等于可开创太平盛世。这制度,犹如那造化。此刻,造化便在此,便在眼前,诸位可是踏入造化?执掌了造化?” 此刻他的手指间,缠绕着一缕淡淡的轮回之力,散发着淡淡的轮回气息。 犹如梦幻般。 书院外,众大帝的目光,都落在轮回之力上,心神猛然有些震动起来。 这,的确是无比神奇的存在。 正是那造化之力。 此刻,广场上的十万生灵瞪大眼睛,看着那一缕似梦如幻般的轮回之力。 可惜他们的感触没有大帝那么深。 “这就是造化之力?好像的确十分神奇,似乎隐藏着万千的造化,啧啧……” “这有些像是梦幻之力啊。” “虽然的确像是梦幻之力,但不是梦幻之力,很是玄妙。” 而隐藏在四荒域界内外的原生者大帝,在看到轮回之力时,则是尽头猛然一震。 这,的确是造化,不会有错! “竟然真是造化……” 有原生者大帝喃道,目光都有些呆滞起来。 “制度犹如造化,诸位欲要踏入造化,就必须要学习造化之道。唯有如此,方有机会踏入造化之境,执掌无上的造化之力。”封青岩的声音渐渐洪亮起来,“而制度亦是如此,唯有学习了此制度,方可通过此制度,去开创一个太平盛世……” “而此制度,始于君子之道,亦终于君子之道。” “今日所授之课,便是从君子讲起……”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