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八九章 爆破组,上! (第1/2页)
,混在大明搞社团 常州城北。 “我很中意此处!” 杨信满意地说道。 他穿着那件胸前被打了个窟窿的飞鱼服,负手而立在晨光中,脚下这艘标准江南水乡风情的小船,无声地滑行在北塘河上。 远处常州青山门城楼矗立在蓝天白云的背景上。 在他右边河岸上,鳞次栉比的民宅恍如城市,很显然常州城早已经无法容纳这座城市的居民,就像一个装满的水盆一样,不得不大量向着城墙外溢出。实际上这种情况在江南几乎是普遍的,所有城市的城墙外,统统都是同样繁华的居民区和商业市场。 这片土地人满为患。 四周找不到任何未开垦的荒地。 为了能够获得更多耕地,甚至大量在水域建设圩田。 以至于把原本仅次于太湖的芙蓉湖,生生挤成了一个小水塘…… 好吧,现代无锡,常州,江阴之间其实还有一个芙蓉湖的,这个原本南北相望百余里的湖泊,被宣德年间巡抚周忱一手十万八千芙蓉圩,生生变成了现在大概南北相望不出十里的小水洼。这场人进湖退的壮举,让常州府成为整个江南最重要的粮食产区,不过现在已经开始种棉花了,毕竟旁边就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棉纺基地。 而在他左边的河岸上是一座座园林。 在绵延的围墙后面,可以看到一支支寒梅依然绽放,翠竹丛生间一座座假山突兀,掩映着亭台楼阁的色彩。 距离他最近的一座园林南北长度超过百米。 “这是谁家的园子?” 杨信说道。 “吴亮的止园,前大理寺少卿,这是他回乡修的园子。” 后面的李承祚说道。 “我能不能抄他家?” 杨信跃跃欲试地说。 “他家亲兄弟八个三个进士啊!他堂弟是万历三十二年的探花啊!” 衍圣公爆发一样吼道。 “我就是随口一说,你用不着这么激动吧?” 杨信愕然道。 “杨佥事,算我求你了,咱们别闹了,咱们就老老实实到无锡去把高攀龙抓走,我会尽力帮你劝说那些学生,但你别走到哪里祸害到哪里行不行?你别走到哪里都跟个灾星般,搞得当地天怒人怨行不行?” 衍圣公濒临崩溃般说道。 “这个,我只能说尽力而为吧!” 杨信说道。 然后他走到李承祚身旁…… “他们家真的很有势力?” 他低声问道。 “吴家据说是吴玠之后,从其祖父吴性开始,代代都有不少于两个进士,到他们这一代连堂兄弟算上出了四个,剩下的五个亲兄弟两个举人三个监生,算是这常州城里一等一的显贵人家。吴家不只这一座止园,那边青山庄是他兄弟吴襄的,前面罗浮坝上的罗浮园是他兄弟吴奕的,还有吴玄的东第园,吴兖的蒹葭庄都在这一带。” 李承祚说道。 “他们和东林党关系如何?” 杨信问道。 “他堂弟吴宗达算是东林党,目前应该在翰林院。” 李承祚说道。 杨信用贪婪的目光看着眼前这座园林。 他脚下的小船迅速进入关河,前面横亘着一道狭窄的陆地,也就是李承祚说的罗浮坝,另一边就是常州城的护城河,两河在前面的交汇,不过那已经过了青山门。杨信脚下的小船直接靠北岸,连同后续几艘船上的锦衣卫和护卫他们的士兵一起站在青山桥北,就在同时杨寰带着荡寇军士兵气喘吁吁地跑过来,他们是沿着运河而来,所以应该先到朝京门。 然而…… “叔父,城里不给开门!” 杨寰说道。 “这里也关着!” 杨信看着对面的青山门说道。 “朝京门,广化门,西边两个水关全都关着,叫门没人理,侄儿索性也没去看更远的德安门,这些狗东西摆明了故意不让咱们进的。” 杨寰愤愤地说道。 “要不,咱们就别进城了,绕过去直接奔无锡吧!” 衍圣公可怜巴巴地说。 他们的确可以绕过去。 常州府城的确卡断交通,但卡断的只是军事上交通而已。 运河在朝京门外并入护城河,然后一道进城一道沿城墙而下,紧接着又折向南离开护城河,并且转而和南护城河平行东去。 这实际上是旧护城河。 明朝之前的常州城是五代建设,比目前的大得多,后来毁于明初战争,洪武年间重新修建现在的,只有西边是旧城墙走向,但其他三面都后退,最终形成两重护城河。南边这道拓宽成运河的一部分,最终在城东和城北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