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九二章 夺门之战 (第1/2页)
一秒记住【】,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你又想闹什么?” 方从哲一副心力交瘁的模样出现在杨信身旁。 后面锦衣卫赶紧也给他搬来椅子。 “您不要管我是闹什么,这个对咱们北方人有好处就行了,陛下已经准了衍圣公的奏折,你们也已经出了票拟,礼科某些人因为我们都明白的原因封驳圣旨是不对的,就连礼科都有人看不下去,就更别说这些士子了。 他们敲登闻鼓是他们的权力。 事不平自然有人鸣。 陛下会亲自批阅他们的上书。 内阁只要照着陛下的意思继续出票拟就行了。” 杨信说道。 “票拟老夫会出的,但你们就不怕这样闹大了,最后南北之间无可挽回? 科举的事情是几百年一次次互相妥协出来的,并不是你们这些年轻人拍着脑袋就一下子想出来的,从太祖时候的南北榜到后来的南北卷,再到如今的南北中三卷分别取士,这是南北之间用了两百年时间,才得出的各方都觉得可以接受的办法。 南方人的确几乎霸了一甲,但庶吉士选拔是有规矩限制的,一批庶吉士只有一个南方人时候也有过。 我就是庶吉士出身。 南方人并不会真的因此而控制内阁。 南方高官的确多一些,但南方人控制着财赋。 苏松常这些地方的确遍地科举世家,每一科都少不了几十个进士,甚至鼎甲都少不了份,但朝廷吃的饭是人家的,苏州府一个府交的赋税超过多数省。 想让人家愿意交这些赋税,那就必须得给人家好处。 你们这样闹他们会怎么想? 原本我可以保证,这科一甲这些地方至少一个甚至两个,但你们搞骑射考核他们一个也出不了,那些原本能中状元的,被你们硬生生按在三甲,他们心中能没有怨气?他们的家族甚至桑梓能没有怨气?就连朝廷的那些南方官员都会为他们抱不平。 他们的确奈何不了你。 但他们会认为是北方人联合起来对付南方人。 这朝廷还想和睦?” 方从哲说道。 此时下面已经人山人海,那些阁老尚书们在士子中劝解,甚至也有人在斥责他们,但结果却是加入跪地行列的北方士子越来越多,已经开始有人不耐烦地喊起了口号,围观的百姓也越来越多,几个阁老在催促锦衣卫驱赶,但后者继续无动于衷地看着。 “但我们并不需要和睦啊?” 杨信一脸纯洁的说道。 方从哲眼神复杂地看着他。 很显然这个小坏蛋比他想象的还坏啊! 这些混蛋就是故意挑事情,挑起南北官员士绅的斗争,然后他们这些人渔翁得利,把自己扮演成北方人的主心骨,在朝廷玩拉一派打一派,用扶持北方官员对付东林党。人家根本不在乎朝廷和睦,人家要的就是不和睦,和睦了就变成南北士绅官员联合起来对付他们了,只有南北不和睦,他们才有cao作余地,不得不说这个小坏蛋太狡猾了。 他一回京城就指定会搞出事来。 但是…… “你们好自为之吧!” 方阁老长叹一声,然后站起身走了。 他又能怎么样呢? 他也很无奈啊! 这个小坏蛋终究是方家的未来啊! 他们方家是湖州籍不假,但那是祖籍,本籍是北都锦衣卫籍啊。 方家也是北方人。 这时候他们身后一片喧哗,杨信和方从哲同时转过头,就看见后面的街道上一支同样的队伍出现,为首的是文震孟,同样高举着一份上书,后面跟着陈仁锡怀抱孔夫子牌位,然后是华允诚,方一藻,甚至还有黄道周,李明睿等等,总之杨信在南方认识的本科举人基本上都在。 就连卢象升也在。 他估计是不需要在乎骑射考核的。 但作为一个南方举子,这种事情也是不能缺席的。 这支摆明了要来打擂台的队伍还没进长安右门,就激怒了几个正要过来请愿的北方士子,他们很干脆地堵住了城门。 敲登闻鼓必须得走这个门。 承天门前面这个超大号的瓮城正门是大明门,这个是不能随意开启,进出只能是走左右长安门,而大明门内的御道纵贯正中一直到承天门内,御道是不准随便走的,这样就把这片区域之间分成东西两半。两半尽管只有御道分隔,但因为不能走御道,所以是不准横穿的,而登闻鼓院在长安右门内,在一直绵延到大明门的廊房头上,所以想敲登闻鼓就得走长安右门。 这些北方士子明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