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22章 巧舌如簧 (第1/1页)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苦多。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萧峰坦露怀,以箸击碗,慷慨而歌。 “白放歌须纵酒,青作伴好还乡。大哥,再满饮此碗!”李江端起酒碗唱和道。 萧峰停箸止歌,却不应李江,手呈虎爪往前一抓,桌上已开封的半坛酒便飞到了他的手中。 他尚嫌海碗装酒太少,索举酒坛豪饮。 “咕咚咕咚”大半坛酒下了萧峰的肚子,叫道:“二弟,杜康酒过于绵柔,换酒。”说罢将酒坛抛出。 预想中的酒坛碎裂声并没有响起,它好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托着放置在地上。 “好嘞,我们再换一种。”李江答应着,对堆积的酒坛方向挥了挥手。 一个黑色酒坛打着转儿飞来,李江左手一带一揽,酒坛听话地被他搂在怀中。 李江右手拍开泥封,扯掉罩布,坛口稍斜,白亮的浆水如银河倒挂倾于碗里,他同时吟道:“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大哥,来尝尝远近扬名的汾酒!” “好……好酒,再来。”萧峰酣然赞道。 顷刻间,一坛酒没了。 这次不等李江出手,萧峰对着存酒处狠狠一抓,一个棕色的酒坛飞快冲来。 萧峰右手在前划了个半圈,以“亢龙有悔”中的悔之柔劲接住酒坛。 三两下拍开,他也不管里面是什么酒,倾斜坛口就向酒碗注入。 “且慢,大哥,饮此酒还有说道。”李江以掌抵住坛口说道。 萧峰转头问:“二弟,有何说道?” 李江道:“唐王翰诗云:葡萄美酒夜光怀,饮琵琶马上催。所以,这葡萄酒是要用琉璃盏的,大哥且等等。” 说罢便起走到右,打开一个金丝楠箱子,从里面小心捧出两个琉璃盏来。 萧峰看着摆在桌上的两个鸡蛋大小的杯子,脸现难色,这么点小的酒器实在不符合他的格。可是,二弟千里迢迢带来,怎能辜负其美意呢?他只好拎着酒坛将朱红色的酒液注入两个杯中。 熊掌拿鸡蛋是什么样子,萧峰端起酒杯就什么样子。鸡蛋大小的琉璃盏深陷在他手掌里,不复再见,已经完全失去了喝葡萄酒的意境。 李江肚里好笑,两指轻轻捏住琉璃盏底部晃动着,嘴里说道:“大哥,你不能用的手去捂它,你得学我这样轻摇它,让酒液与空气……” “恁不爽利!”萧峰不容李江说完,手一扬酒水已经下了肚。 李江笑了笑,小小抿了一口。 萧峰回味片刻,皱眉道:“这酒酸不拉叽的,有什么好喝?” 他接下来的动作让李江目瞪狗呆。 前一秒还说不好喝,后一秒却抄起酒坛送到嘴边,又是一连串的“咕咚”声,腥红的酒液顺着他的嘴角缓缓流下。 一坛酒再次倒进了肚,萧峰扔出空坛,“咯儿”打个了酒嗝,向着仍瞠目以对的李江道:“既然已开封就不要浪费了。” 李江一口闷下琉璃盏里剩下的残酒,苦笑应是。 …… 两个时辰后,小二拿着空空的木盘,点头哈腰地带上了房门。 出来后他抱怨道:“两个醉鬼真是能喝又能吃,空酒坛十几个,菜也叫了三轮。莫非他们是饿死鬼投胎?” 小二的吐槽声虽小,却瞒不过屋内的两人。 两人面面相觑,然后一起放声大笑。 李江道:“大哥,来方长。以后你去了大理,四弟肯定请你尝遍宫中美酒。” 萧峰收起笑容,萧索一叹,说道:“二弟,我现在官居南院大王,不由已……” 李江目光微闪,貌似无意道:“大哥天生便是豪迈不羁之人,何必陷在这小小的王府之中?不如你我兄弟一起饮美酒观美景,游dàng)江湖无拘无束。” 萧峰眼里露出憧憬之色,但很快又暗淡下去,叹道:“二弟,我在辽国还有个结义兄长。他对我深意重,封我楚王,拜南院大王,授方面重任,我不能负他。” 李江动动嘴皮,言又止。他本想提醒萧峰,耶律洪基以前可能是真心实意拿萧峰当兄弟,可做了帝王却不一样了。无论是谁坐到那个位置上,都会逐渐变成一个无的动物。 可这样的话无异于挑拨之语。于是李江迂回道:“大哥,皇帝让你镇守南方,是想让你维护辽宋间的和平?” 萧峰缓缓摇头道:“义兄没说过。可能是我阵斩原楚王,擒拿皇太叔,在南军中有点威望吧。” 李江点点头,又道:“大哥,燕京处于辽宋前线,你想没想过,万一有朝一皇帝命你领军攻宋呢?” 萧峰呆了呆,方才说道:“义兄不会如此!” 李江追问道:“万一呢?” 萧峰倏地站起,俯视李江,认真道:“我一定会劝谏于他。” “以什么理由?” “轻开战端,便是宋辽两国千万生灵涂炭。况且契丹人向来以游牧为主,纵得南朝土地,亦是无用。”萧峰没有丝毫迟疑地说出理由。 萧峰此言一出,李江就知道他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糙汉子,其实好多事他早已经考虑过了,否则哪里会脱口而出? 不过这也正常,毕竟是当过丐帮帮主的人,手下也曾统领过十几万人,基本的谋略、手段他自是通晓的。 李江故作思考,好半晌才沉吟道:“大哥,我绝对相信你这是肺腑之言。可皇帝有可能不这样想,他一定会想,你自幼为南人抚养长大,南朝于你乃是父母之邦。因此在你心目中,南朝说不定比辽国更为紧要!到时候,你岂不是里外不是人?” 萧峰重重一拍桌子,杯盘乱响中他愤声道:“义兄与我生死之交,断不会如此猜忌我萧某人!” 李江平静道:“大哥,兄弟之与国家利益孰重孰轻?” 这个冰冷的疑问像惊雷击中了萧峰,他默然良久,喟然叹道:“萧某可以辞官,隐居山林。” 李江忽然笑了,说道:“大哥当听过一则寓言,扁鹊三治蔡恒公的故事。” 萧峰稀里糊涂地点点头。 李江道:“我不去说蔡恒公讳疾忌医,不纳忠言对不对,就说这里面医术的道理:上医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与大哥相似。既然以后注定要被皇帝猜忌,不如现在趁其未发生时挂印而出,这样即便全了兄弟之义,又避免兄弟反目,岂不甚好?” 萧峰坐了下来,端起酒碗沉默不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