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落子  (第2/2页)
 诚然,江湖好手,也不过是十人敌,就算成气候的帮派,也不是朝廷大军的对手。    但江湖人士,用得好了,关键时候也能起到奇效。    为此,杨业调阅了历年以来对于江湖的记录,甚至上溯到建国以来乃至于北周皇室的记录。    “江湖势力,日益雄厚啊!百年前,可考证的宗师高手,中原不过五六人,确定跨入先天的,不足百人之数,江湖帮派人数也不过十万人。不过过了百年,能确定的宗师人物,就有了三十多人,先天高手,增长到五六百人,江湖帮派,帮众之数八十余万,接近百万······真是触目惊心,触目惊心啊!”    放下书册,杨业背着手,在殿中来回踱步,脸上带着愁容。    经过一道帐子时,他突然开口问道:    “薛夜,你怎么看如今的江湖?”    一个披甲的剑士,从阴影处走出,低头半跪着回复道:    “陛下,百年前,中国十室九空,人口不足千万,自然生民凋零。时隔百年,与民休息,繁衍子嗣,渐渐繁华,自然与百年前大不相同,毕竟人口多了何止十倍,有此规模,臣以为,不足为奇。”    杨业听了,赞同地点点头。    “你说的,也是正理,百年前,连年兵乱,与而今自然气象不同,人口增多,自然江湖人士也多了。”    “恢复民生,与民休养生息,这就是我杨家的功德啊!”    接着,话音一转,他略带着些愠怒,道:    “可惜,这大好的光景,总是有些跳梁小丑看不下去,想要毁掉我杨氏的功业,薛业,你可愿意为朕分忧?”    半跪在地上的剑士,用右拳砸在左胸的胸甲上,沉声应道:    “为陛下分忧,是臣的职责,请陛下示下!”    话音间,铿锵有力,带着金属音。    “朕决意,自秀女之中,选拔身家清白,门第不高者,传授剑术,以为奇兵。”    脸上带着奇异的光彩,杨业脸上挂着笑容,望着远方。    “再命人,建一处剑谷,将这些女子,有天赋者编入其中,号称越女剑一脉传承,先造出些声势起来。”    “这剑谷兴建之事,就交由你来办吧!”    薛业跪在地上,朗声应道:    “臣必不负陛下之令!”    这就是插足江湖的第一道钉子。    薛业领命之后,当即秘密潜行离去,至于这里,另有他人值守。    杨业又唤来几位心腹女官,秘授机宜,交代此事。    不久,江湖之上,就传出风声。    当年越女剑祖师阿青,功成身退,隐居山谷,又收留了一帮孤女,传授剑术,历经千年,少有出世,所以不为外人所知。    间或有一二传人现世,也大多很快消隐踪迹,返回剑谷。    据说剑谷之中,无有男子,都是妙龄少女,个个容貌上佳,性情淑均,熟读经书,更是有大家气度。    比之什么阴葵派的妖女还有慈航静斋的尼姑不同,这剑谷之中女子,不禁婚配,只是一旦嫁人,就不再以剑谷门人自居。    江湖中人,多的是好事之徒,由此引发了种种遐想。    阴葵派的妖女,慈航静斋的尼姑,毕竟数目太少,但是往日里也有不少名声,至少是有机会见到的。    如今这剑谷,传承越女阿青剑术,千年以来一直低调隐居,反而显得神秘莫测。    有些好事之人,言之凿凿,曾于某年某月某日误入某处山谷,见得越女剑传人,更编出许多故事,时间地点人物,令人半信不疑。    不管如何,总是将越女剑传人,以及剑谷之名,流传开来。    一张罗网,正在暗暗扑向江湖。    带着年轻帝王的野心。    由朝堂而江湖,再由江湖而朝堂,潜藏在明面上的太平盛世之下的暗流,正在不断涌动。    天下好比棋局,江湖就是边角之地,如今,这一枚子,即将落下,掀起一阵飓风,吹过江湖。    庙堂、江湖,从来都是紧密联系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