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九章 腹黑甩锅 (第1/2页)
“殿下,英国公来了。”刘瑾来到朱厚照的身边开口说道。 看了一眼身侧的张吉,朱厚照笑了说道:“看来本宫没有猜错,这个赌是本宫赢了。” 说着朱厚照摆了摆手,对刘瑾说道:“让他们进来吧。” 张吉连忙说道:“太子殿下英明神武,臣远远不及。” 这个马屁朱厚照直接就收下了,因为没有办法再拿回去。不过见到张吉一脸忐忑的样子,他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个时代的家族也是很难搞。” 时间不长,英国公张懋就从外边走了进来。 刘瑾跟在后面,径直来到了朱厚照的身边,然后小声的开口说道:“殿下,英国公带来了一个人。那个人现在在外面跪着,来之前好像被打了,身上有伤。” 朱厚照点了点头,这个早已经在自己的预料之内了。 无论是什么事情,只要牵扯到了英国公府,英国公张懋必然要给自己一个交代,也就是说他们必然要交出一个人来,只不过这个是谁,那就不好说了。 让刘瑾退下,朱厚照示意自己知道了,但是这些事情暂时就只能这个样,自己也只能装作不知道,要看看英国公本人怎么说,然后再做决断。 “臣张懋,参见太子殿下。”见到朱厚照之后,张懋连忙行礼。 朱厚照自己先笑了,语气十分温和的说道:“国公何必如此,本宫早就说过了,国公见本宫不用行礼。来人,赐座。” 张懋也不敢怠慢,太子殿下这么说了,你要是真敢这么干,下场必然好不到哪里去。皇帝家的话,你不能太当真,如果你真的太当真的话,那离死期就不远了。 “回太子殿下,君臣之礼不可偏废,这乃是为臣之道,也是为君之道。”张懋面容严肃的说道。 听了这话之后,朱厚照的脸严肃了起来,神态恭敬的说道:“本宫受教了。” “岂敢岂敢,臣只是有感而发,望太子殿下恕罪。”张懋笑着说道。 随后他就坐了下来,然后开口说道:“太子殿下今日所建六扇门,实是京中大事。臣听说之后不胜欣喜,京城有了六扇门,必然是安稳康泰。” 朱厚照点了点头,他知道张懋这是在找话头,但是这个话题儿自己不能接,只能绕弯子。 于是朱厚照便笑着跟张懋打太极,就是不往正事上提。 一边的张吉看着两个人云山雾罩的说着话。 太子殿下不着急,他能理解,可是自己家的国公也不着急吗? 既然着急就直说呗,在这绕什么? 似乎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张懋才开口说道:“今日臣过来,是向太子殿下请罪的。” 朱厚照一愣,随后表情有些迟疑的说道:“国公这话从何说起?据本宫所之,国公爷家里这段时间很太平,似乎并没有牵连到什么事情上去,家里的子弟也都安分守己。” “前几天父皇还和本宫聊聊这件事情,说是国公教子有方,持家有道。当时本宫深以为然,还向父皇请旨嘉奖,这怎么就请罪了?可是有人欺负到国公府上去了?还是本宫的手下做了什么对不住国公的事情?” “还请国公直言,本宫一向帮理不帮亲。如果真的是本宫身边的人,国公放心,本宫一定会给国公一个交代。” 听着朱厚照的话,张懋面带感激,可是心里边儿都快哭了。 太子殿下越是这么说,这件事情就越不好过去,同时心里大骂张恒蠢货,惹到太子殿下里边。 要知道朝中的勋贵也好,勋戚也罢,能不惹到这位太子殿下就绝对不惹。 可自己家里面倒好,自己撞到枪口上来了,简直就是愚蠢至极。不过竖着是一刀,横着也是一刀,自己家这一刀是躲不过去了,索性就大方点吧。 即便是抠抠缩缩的,这一刀自己家也得挨,索性就大大方方的让太子殿下割一刀。 这一刀让太子殿下割得舒服,让他割得痛快,如此一来,反而会比抠抠缩缩的要好。 “家中出了不肖子。”张懋叹了一口气,有些无奈的说道。 “那个周家今日找到了臣家里,说是被六扇门给查了。”张懋有些无奈地开口说道。 朱厚照愣了愣,随后开口说道:“周家?什么周家?” 听了朱厚照的这句话,刘瑾面不改色。 张吉则是一脸震惊。刚刚太子殿下和国公还说这个事来着,现在居然装不知道?要知道自己可是在场,太子殿下就不怕自己把详情露出去? 可是张吉随后想了想,自己敢露出去吗? 自己不敢,那太子殿下怕什么? 张懋则是面不改色,他早就猜到太子殿下会这么做了,刚刚自己的话不过是试探,看看太子殿下究竟想轻处理还是重处理。 如果是轻处理,那么刚刚太子殿下就不会反问。现在太子殿下既然反问了,那就说明这件事没什么商量的余地,必然是要严惩的。 “这个周家是一个盐商,与臣家里有一些来往,平日里家里的一些买卖也交给他们打理。不瞒殿下,家里人口多,不cao持一点这些东西,怕是要没法过活了。”张懋有些无奈的说道,脸色间有些委屈。 这就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你不能装作逆来顺受的样子,你要委屈巴巴的才行。另外就是认错的时候不能藏着掖着,也不要遮遮掩掩,挨打要立正,卖惨的事情要另外说。 “臣就让张恒去接洽。这个张恒是臣的侄子,这些年也是臣惯着他,养尊处优,什么都不懂,稀里糊涂的就被绕进去了。人家周家说和他合伙做食盐的生意,他就答应了。周家人运盐过来,他就让家里的铺子卖,这几年也没少赚钱。可是这一次周家出了事情,跑到家里面来说那些都是私盐,如果不帮他,就把臣的侄子也牵连进去。” “臣的侄子虽然怯懦,文不成武不就,但是对大明、对陛下的忠心是不缺的。他听了这话之后,立刻就来报了臣,说是太子殿下说过,有错要认,挨打要立正,请臣带着他自个儿来找太子殿下认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