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新闻 (第1/2页)
在S市的一栋楼房里,白泉颐正和父母围坐电视旁看“新北方“.说实话其实白泉颐并不太喜欢看新北方这类的新闻类节目。只是母亲有个毛病,就是特关心天气预报。不管那个台一播天气预报,母亲准放下手上的活来看。且不许换台。 这“新北方“新闻中间时段的位置会插播一段天气预报。母亲为了看这段插播的天气预报,总是提前打开电视,于是连“新北方“也一起看了。 “李成说交通“的栏目是在“天气预报“之后,一般这时候母亲就会交出控台权,白泉颐就随便调换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今天白泉颐拿过遥控器刚想换台。突然感觉电视里的背景有些眼熟。换台的手就没按下去。 只见电视里的李成正的努力的分着人群,往人群的中间挤。等终于把人群分开的时候,李成往旁边一闪,画面中的地上出现了一具躺着的尸体。 白泉颐一看到那尸体,立刻就看出了这正是自己昨天杀人的现场。 旁边的人群议论纷纷,李成好不容易才找到第一个发现尸体的人,可惜这人明显受到了极度的惊吓,一个劲的说死者的死状如何如何的可怕。 自己被死者绊了一个跟头,但具体到什么时间发现的死者,旁边有没有人之类的重要事情,就一概不知道了,可见被吓得不轻。 电视画面这时候拉出了一个近镜头,给死者拍了一个头部特写。死者脸上一副惊恐,绝望的表情。张着大嘴目眦欲裂。 两只眼珠被白灰粉腐蚀得已经变成了灰白,却没有闭上,仍旧使劲的瞪着。从眼眶,鼻孔里流出的血液已经在死者的脸上干涸。呈现出一种暗红的颜色。然后镜头逐渐拉开。 把死者的身体也拍了进去。左边整个的身体被锤子砸得rou酱一般,右边的身体却安然无恙。在这强烈的视觉冲突对比下,另人一看之下忍不住腹内翻腾。 可以说这镜头实在是有些恐怖,因为这是真实的尸体。是任何恐怖片中的特技效果都不能比拟的。白泉颐的母亲无意中看到这个镜头,竟然打了个寒战。连手中的茶杯也吓得跌落到地上。 看了一眼,顿时心里泛出一种奇异的感觉,这是自己干的?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收看“新北方“的观众也看到了这一幕震撼的画面,平时正常人的脑袋都是见惯了的,但现在一个活生生的人脑袋上出现了一个恐怖的凹陷。 据后来不完全统计,看到这个镜头心脏病发作的全国就有数十起。至于孩子吓哭,晚上做噩梦的就不计其数,已经无法统计了。 事实上这类血腥恐怖的镜头一般在电视新闻上是不能播出的,只是这段录象本来就不准备播出,所以未经过剪辑整理,连马赛克都没贴上。所以才弄出了这样的效果。 同一时间电视台的直播间里也意识到了播错了带子。可是这种直播节目如果播到一半,就突然删掉不播。这样民众以为政府有意在隐瞒什么,恐怕会引起更大的恐慌。 还好主持人急中生智,慌忙从边上拽过一个其他的稿件,念道“现在导播间又发过来一条新闻,我们先插播一条农民工讨要工资的新闻。 “李成说交通“一会再与您见面“然后电视画面一转,变成了农民工讨要工资的新闻。至于为什么“李成说交通“的栏目中突然要插播这条新闻,主持人肯定不会说的。 这边主持人见已经把农民工讨要工资的带子放了上,忙找人用最快时间把刚才那个凶杀案的带子重新剪辑一下,把一些血腥的镜头快速的剪切了下去。 当李成再次出现在观众面前的时候,那个尸体已经被打上了厚厚的马赛克。另一个群众在义愤填膺的指责凶手的冷血。 然后电视画面切回来,主持人严肃的说,“不论谁是凶手,都将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公安机关一定会打击凶手。严惩凶手。还市民一个公道。“ 虽然“新北方“靠主持人的随机应变把影响降到最低,但刚才恐怖的一幕还是留在许多人的心里,一时间热线电话顿时被打个不停。纷纷询问那个凶杀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第二天的时候,新北方虽然还在重播,但那具尸体已经打满了马赛克。 “新北方“的那句“贴近百姓生活“的口号的确不是白叫的。 不过虽然电视重播时把那个尸体脸部特写镜头给删除了,但所有报纸却几乎不分种类,在每张报纸的头条都刊登了这条新闻。并把那张恐怖绝伦的死者脸部特写放在了封面。 其实当天在五爱市场看到凶案现场的人非常多。也有很多人都打电话给报社。毕竟现在大部分报纸都有新闻线索奖这个说法。只要打个电话给报社提供个新闻线索。只要你是第一个给报社打电话的,就有一定的现金奖励。 如果是独家新闻,奖励还会更丰厚一些,当时接到电话,来到现场的报社记者并不少,可是通常按照媒体的潜在惯例。这种未经侦破的案件一般是不会报道的。 可是在晚上的时候,作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