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六章 明争暗斗 (第2/2页)
活动以剿灭太行山东南怀庆府山匪为主。 收获不小; 土匪钱财粮食不算充沛,普通百余人山寨钱粮甚至不及一名地方普通大户,但好处是肃清了土匪对粮队的隐患,而且多数山寨土匪被风四娘打服。 晏蒙北上便携带有被风四娘收编的2000多名山匪。 邱青桐不知道代青山对粮队的袭击,但清楚徐荣为锦衣卫传送消息,也了解对方在赈灾期间不遗余力,通过伤口的判断,还推导了应该是遭遇到刘邦林。 被刀劲击晕,随后拉出两道伤及皮的伤痕,看似鲜血淋漓却没有任何生命之忧。 大乘教教徒会下狠手,加入大乘教的其他琮记刑侦人员没有这种功力,只有刘邦林具备。 邱青桐的评价让徐荣很是感概,想不到自己竟然被武邑县如此众多的灾民识得,但想到遭遇伏击的折损人员,神又暗淡了下来。 邱青铜对徐荣的评价是“愚忠”,既然徐荣受伤需要静养,就利用这个机会去发展发展徐荣,锦衣卫能利用徐荣文人的份刺探秦园信息,琮记如何不能利用徐荣的份掩护打探 有关锦衣卫的报。 风云变幻,上至朝廷,下到赈灾所涉及的各方力量,都在云诡波谲的局势中运筹部署着。 邱青桐想着如何拉入徐荣,河间县宋秦歌全面调动秦园、琮记力量借助朱由检大刀阔斧的整顿向粮市下手打压粮价,并利用期间内冒出的各方世家力量顺藤摸瓜。 顺天府魏忠贤借刀杀人,向阻挠自己,支持过东林党的背后利益集团落刀,大潮飞花,权利交替。 天北四门寨的军事力量已经完全被调动起来为即将而来的大战准备,朝堂当中则是群臣争辩极力,分析着大金后续意图及其有关袁崇焕‘通敌叛国’的可能。 作为同大明对立的一方,皇太极也在厉兵秣马。 另外空间的时间线就在高丽战争结束之后再一次显而易见的发生了变化,脱离原来轨迹。 而这种变化对于大明甚至是四门寨,致命而威胁。 如若萨哈璘所分析,高丽之战提前结束仰仗的是皇太极继承了努尔哈赤发展重军的策略,火炮投入战场加剧了战争的进程。 女真同高丽对战结束,高丽成为大金属国,战略层面,东征圆满结束,粉碎了大明联手高丽对调女真的包围。 战术层面,女真骑兵在保持了原有彪悍的同时装备火炮的重军开始协同作战并在攻城当中发挥了一锤定音作用,火器初次亮相便锋芒十足。 除了得到的银两、布匹、物资赔偿,大金还可以调动高丽数十万的军队包括水军。 水军是大金的第一个收获。 另外空间大明万历期间丰成秀吉大军入侵高丽,明朝出兵携手作战并援助物资。 战争期间调丰成秀吉军队装备的火绳枪出现在战场。 双方都有数量不一火器,装备对比中明军火炮程、威力具备优势,而配有火绳枪的丰成秀吉所部轻装备却胜出以火铳为主的明军和高丽军队。 战争最终以丰成秀吉的败北而结束, 当初的对垒高丽陆军不堪一击,与之相反的是高丽名将李舜臣指挥的水军则表现出了剽悍的战斗力,丰臣秀吉曾为之诧异,感慨“高丽人水战大异陆战”。 海战中李舜臣装备有大量火炮的“龟船”大显神威,大金对战高丽,此时李家王朝水军已不比李舜臣当年,但底蕴犹在。 这是大金的一个收获。 另外就轻装备。 大明联手高丽击败丰成秀吉,明朝没有快速发展起火绳枪的原因众多。与之相同的高丽也走向了修文偃武的轨道。 但战事毕竟爆发在高丽境内,战争结束后缴获、延续发展下来的诸多技术装备完全的被大金收入囊中。 包括倭国火绳枪、明军火铳、高丽水军重达300公斤,能将13公斤实心弹打到数里之外的“天子号”火炮及其高丽独创研发的‘大将军铳箭’,还有大量的工匠。 火绳枪数量及其有 限,工匠规模也无法比较大明,但对于全力发展重军的皇太极而言却如获至宝。 倭国从引入火绳枪到独立研发并达到欧洲水平,凭借的就是国内大名之间资金的支持和工匠培养,皇太极同样具备这种资源,而且比较倭国大名,资源更加丰厚。 另外空间大金第一次东征以围攻高丽都城而结束,直到数年之后再次出兵适才将高丽收服在自己势力范围中。阿敏的东征也并未获得如此丰厚的收获,如今皇太极毕其功于一役,不仅仅将高丽变成大金属国更得到了利于女真火器发展的条件。 至此,大金完成了火器发展的初始积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