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八章 拐子马 (第2/2页)
出歇斯底里的吼声等待着骑兵冲击。 这是野战中应对骑兵的唯一战术,不管大金、蒙古或者是大明军队无不例外。 至于能否抵挡住骑兵的冲击,便要取决于士兵意志和军队规模以及士兵产生的战力。 数万的军士能给对手形成难如撼山的阻力,十多万的军队也会被数万的骑兵冲击的七零八落,兵败如山倒。 箭如飞蝗,夜色中有可以指示方位的火箭入空中。 火光照亮夜色,冲入一箭之地的重骑兵墙面一样推进了过来。 扎鲁特部弓箭手还在准备,刀盾兵则举起盾牌等待着龙骑兵重骑的箭矢抛。 龙骑兵轻骑速度超出重骑,迂回的轻骑已经出现并同样冲入到蒙古侧阵一箭之地区域。 连串的指令响起在侧翼奔突的龙骑兵轻骑之间。 奔驰的马队中士兵拿出投石索。 投石索最早出现在实战中的记载是欧洲的罗马军队,原本是贵族的一种游戏。制作简单,两条相同长度的皮带中间系一皮囊,囊中放置投石,抓住皮带末端在头顶飞速挥舞旋转,当速度达到最大时放开一条皮带,皮囊中的石块顺着切线的方向投出。投石索是当时罗马军队装备之一,程可以接近两百米,缺点是精度低,除非数百人一起使用,否则绝难形成杀 伤。 明朝戚继光军队便有使用投石索的作战记载。 历史演变中军阵交战的双方装备都在升级,发展到明朝,投石索面对装备精良披盔甲、头戴头盔的士兵已经很难产生直接的杀伤作用,所以戚继光军队使用投石索,更多是战术的欺骗,虚张声势。 龙骑兵则不然; 放入皮囊中的不是石快,而是手雷。 引线被点燃,随着投石索在空中的旋转,夜色下无数的火圈在低空舞动,宛若南方夏季夜间成千上万的萤火虫飞舞,煞是好看。 但对于军阵紧密的扎鲁特部门而言,这却是致命威胁的开始。 下一刻,成百的手雷被投掷而出呼啸着飞向蒙古军士大阵。 骑兵强力壮又借助了战马的冲势,而且还被特殊的训练过,抛出的手雷飞出四十多丈距离砸向扎鲁特部军阵。 手雷砸中盾牌产生沉闷的撞击声,此起彼伏的轰爆产生。 “特麽的” 脚下是燃烧着引线的手雷,扎鲁特步士兵咒骂着尝试踩灭引线。 “轰”的一声爆响,火光冒出,铁砂、陶片迸溅四,服饰碎裂掀起,暴露在外面的面部肌肤被铁砂拉出一道道的血线。 灰黑色的屏障、烟尘、涌起的冲击波在干燥的气味中迅速扩散,呼啸的暗红火焰中有人体碎片被拉出。 气浪滚滚将其余扎鲁特军士吞噬了进去。 密集的军阵直接放大了手雷杀伤效果,原本紧密的阵型因为手雷轰爆松动了起来,火光、烟尘、铁砂更影响到了弓箭手视线。 密密匝匝的箭矢被龙骑兵抛了过来。 只是一轮的抛,中路重骑、两侧轻骑便进入到了最终的冲阵状态当中。 长刀、重枪扬起,马蹄声震动。 此起彼伏的爆炸不断轰起,此时扎鲁特部军阵两侧、前阵已经被硝烟弥漫并乱成一团。 重骑轰然间冲入对方锋线。 重骑兵一旦冲入,就是杀戮灾难的开始。 南楚视线内前方区域的扎鲁特军士受手雷轰爆的影响乱作一团,骑兵冲入时仓惶的第二次结阵。 暴呵一声,玄铁长矛砸了下去。 轰的一声巨响,一名蒙古军士连人带盾牌被砸翻在地面,长矛顺着去向挑起,一名士兵被带入到空中。 “轰”前方士兵被战马撞飞。 左右重骑碾轮一样推了进去。 硝烟弥漫迷蒙住了蒙古军士视线,正面重骑兵、两侧轻骑兵碾压进密集的扎鲁特部军阵,长刀、重枪在人群中飞舞、穿戳,披挂重甲的战马冲撞,偶然有士兵被箭矢或者刀剑命中体栽落,战马也因为连环而保持了前冲的趋势。 鲜血爆裂,扎鲁特部士兵在龙骑兵疯狂的攻击下被砍杀、撞成泥。 一名扎鲁特部勇士狼牙棒挥出砸在一匹重骑盔甲上,火星四溅,战马轰然倒地,人来不及后退,左右重骑前冲了过去,绳索勾在魁梧的体直接被 带起,左右重骑士兵长刀砍过,人临空被斩成两截。 汹涌的喊杀,视野在震dàng),顺着龙骑兵的攻击,密集的人群中不断有人在竭斯底里的惨嚎中飞入空中重重砸落在地面,遂即又被战马踩踏成泥,血潮向扎鲁特部纵深方向蔓延了过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