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汉魂_第两百一十六章 大浪淘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一十六章 大浪淘沙 (第2/2页)

员。

    队伍绕过顺天府,琮记的调运能力便淋漓尽致的体现而出,大量的马匹被安排在沿途站点,打着镖行旗帜的队伍不断提速,昼夜兼程越来越靠近向田家庵。

    一支能起到决定作用的军队,八百装备火绳枪的士兵外加田家庵方向烈火旗士兵,文无忌调度可使用火绳枪的士兵达到900多人。

    900多人对垒数万人,决定不了战事,但搭配合理的战术和太玄骑,田家庵方向的四门寨兵力已经具备吃掉韩代所部的能力。

    天下靡靡,节之时,各方向都是四门寨调动的兵力。

    时间走向了年三十。

    宋秦歌乘坐的马车进入大明都成顺天府后抵达秦园。

    马车穿行在街巷,年味已经无处不在的蔓延着,街道人流如织,大户人家悬挂的红灯笼彰显着喜庆的气息。

    不管是对于民众还是京城朝堂,这个节有太多的特殊意义。

    朝堂层面,高丽被大金控制的影

    依旧存在,宁远方向重新紧张起来的局势也让人窒息,但信王却挫败了女真联手王贤制造动乱的谋,无论如何,这都值得庆祝。

    民众则感受到久违的物价降低所带来的实惠。

    宋秦歌进入顺天府之前,京城粮价全面的回落。

    秦园张灯结彩,闹非凡,有来来往往的官宦子弟、文人才士,进入秦院,秋五娘、施音便汇报了受灾区域琮记站点传送而来的信息。

    烧着炭火的房间内温暖如,宋秦歌逐条翻阅着汇总出来报。

    洛阳粮食价格跌到一石十四两,开封、封丘、武邑县更是回落到了一石十两以下。

    琮记根基最为深厚的曹州、济宁区域因为红薯的储备充足且有运河便利,在琮记、地方大户、散户的抛售以及刘秉义、黄昌林等人的大力整顿下粮价跌落到了一石六两的价格。

    比较灾大面积产生之前的粮价,一石六两的价位还是拔高,但同赈灾期间超过二十两的价位比较,算是彻底的回落了下来。

    粮价信息之外琮记还提供了区域内诸多被琮记监视大户、世家门阀大致损失状况。

    宋秦歌知道这个节,无数灾民有喘息之机的同时往作威作福的诸多世家要在寒夜里悲歌。更有无数的大户和手工作坊主会破产。

    波及的还有大量朝堂官员背后的家族力量。

    因为高价购入囤积,数不计数的世家在抛投粮食后会依旧赔的血本无归。

    手中除了田地一无所有。

    田地要不变卖给区域内秦园背后的世家力量,要不强自支撑等待到耕。

    而小冰河时期的天灾还是会继续,最终的结果这些世家破产或者是被迫去种植可以抗旱的红薯,这种循环间接推动了红薯的推广。

    商市沉浮,包括琮记在内有新崛起的,也有被淘汰的。

    不管如何,因为粮价的回落和红薯推广,更多的民众是活了下来,至少未来一年如此。

    将所有的报阅读之后放入火盆,宋秦歌扶额。

    “琮记、秦园收入有多少,应该超出了大明朝廷一年的财政收入,四门寨富可敌国”

    随后的时间,宋秦歌开始筹划起粮食的收购计划。

    南方田州、梧州、首里调度出了所有收获的红薯,开便面临着粮食不足的压力,云内州的需求量更大。来年到秋季,一切平稳的状况下四门寨适才会进入良发展循环阶段。

    想着这些的时候宋秦歌嘀咕一声:“劳苦的命”

    眉眼间却全部都是笑意。

    顺天府西南,涿县。

    往年三十,范家闹非凡,年三十及其前一,邻近各地掌柜都会齐聚在大宅,拿取红利,喜气洋洋。

    宅院杂役丫鬟也是如此,范永金善驭人,出手大方,辛苦一年的宅院人员都会得到数额不菲的奖励。

    然此时此刻,大宅内依然人进人出,弥漫着的却是一股异样的

    气息。

    县城粮价降至七两一石,对于不知道范永金真实份、动机的普通杂役,粮价的升高或者回落并不影响生活,充其量也就是价格高昂的时候唏嘘嗟叹。

    知道范永金同大金的关系但不知真实内的人员而言,粮价猛而快速的回落将范家数年的经营收入都卷dàng)一空,绪自然低落并愤怒。

    但杜九龄知道真相并非如此,因为范永金的暗箱cāo)作,非但没有亏损反而略有盈利,真正损失的是包括王库王家在内六大家当中的另外五家。

    如今即便没有女真的扶持,范家已经将另外五家远远甩在后,只手擎天,独领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