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汉魂_第十章 寒鸦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寒鸦箭 (第1/2页)

    田家庵;

    为了预防四门寨火攻,也为了有效抵制斥候渗透,双方在交战期间都不同程度的焚烧过山林。

    冬季大雪的痕迹在山处依旧明显,局部区域积雪在寒风吹送下甚至达到齐腰深。所以放火并不会产生火势的无法控制和大面积绵延。

    但也因为如此,自战事打响以来,区域内时时刻刻都有燃烧着的林木所散发焦烟如柱的刺向天空。

    清晨原本不算强烈的光线从烟雾中穿透而下之后变的更加没有暖意,被焚烧过的山地更纵深方向。锐金旗、霸刀营、黑翎卫动了起来。

    随同出击的还有新兵和参与过城防的民众千余人。

    八人一组,每组携带着特殊装备前行。

    极度相似兴武古城中使用过的弩车,区别是弦上装兜。

    一款这个时空自宋朝灭亡以来便失传了核心技术的装备被墨社复原了出来。

    弩和寒鸦箭。

    四门寨火器的研发速度成果远逊色首里。

    因为历史走向的原因,大明末期,能制造火器的工匠除了被朝廷收拢之外民间具备一定技术的多半都散落在南方沿海一代。琮记不遗余力的招揽,首里之战俘虏的摩萨工匠及其追随了卡提尔的西班牙工匠,四门寨和葡萄牙合作,更有大量的技术人员被培训而出。

    但努鲁儿虎山也有自己优势,对冷兵器的发扬光大,墨社在这个层面倾尽全力,同样因为北方战事的原因,区域内存在大量出色的木工和巧匠,墨社还有白项这个历史中原本就精通器械制造的天纵之才。

    更有文无忌的指引,琮记也始终将搜集一些历史中失落的机械制造技术当作己任。

    四门寨的书院藏书便不是寻常墨义、经帖,有文无忌总结后墨社印刷的练军手册,更多的则是从历朝历代流传下了兵法经略。

    在多种因素的结合下墨社研发出了弩。

    宋代《武经总要》所载弩能出踏橛箭,可以成排地钉在夯土城墙上,攻城者可借以攀援登城,这种大型弩需要数十人cāo)控,因为核心数据的丢失,墨社无法研制,文无忌眼中也无需研制,所以墨社研发的是小型版。弦上装兜,每兜盛箭十二支,同时出,这在历史中被称之为寒鸦箭。

    程九十大步,接近200米。

    小型版弩没赶上兴武古城之战,田家庵战事打响之前才通过实验。

    昼夜不歇,墨社赶制了80部能发寒鸦箭的弩提供向军队。

    冷兵器的装备,就质量而言,四门寨超出了大明军队,火器装备质量对比,同样胜出大明军队。

    从前夜间战事打响开始,周瑾之、吴兆学、向中阳、风四娘等人便带量军士绕过田家庵北侧双方有大量斥候活动的山地纵深迂回。

    天明时分出现在韩代大军西北方向营地区域。

    田家庵旧集方向韩代所部还在推进并靠

    近到半客栈,营地西北方向山地间的战事猛然打响。

    首先还是双方斥候的遭遇。

    活动的女真、蒙古斥候先是将对营地外围攻击当作是四门寨田家庵旧区方向不支的一次围魏救赵式袭击,但很快就发现了不同。

    渗透而来的四门寨军士不仅仅有远远超出以前所遭遇的规模,还有令人窒息的压迫力和侵略。

    突前的全部都是黑翎卫和霸刀营劲锐,手持大威力手弩,熟悉地形,带队的又是吴兆学、韦重锋、莫胭、莫不问、钟宴等高手,一开始便排山倒海般的将压力施加到对方上。

    林木间的枯草剧烈的摇晃了起来,“唰”的一声,蓝燕子前倾的体几乎是贴着草尖飞了出去,前方一名女真斥候颈部插了一把飞刀,体摇摇晃晃。

    一瞬间体缩短了和斥候间的距离,雁翎刀暴涨的刀光贴着地面飞去,仿佛要冲刷,吞噬前方的一切。

    鲜血从腰飙而出,颈部中飞刀的女真斥候体木桩一样栽倒在地面。

    “发讯号,发讯号”一名被重枪bī)迫连番后退的女真斥候急促的指令着,下一刻,长生枪砸开刀光,韦重锋从两把刀的间隙中穿透了出去。重枪反砸,锵的一声,被砸中后背的斥候便觉大力袭来,眼前陡然一黑,骨骼爆响,人陷入地面飞起的碎草尘埃中。

    越来越多的霸刀营军士攻击了进来,人影在树林中呼啸交错,有女真斥候躲避,有黑翎卫腾挪折冲之中迅速往前,亦有如蓝燕子、莫胭等法高超诡异的顶尖高手形几乎全完躲进了不高的枯草之中,轻而易举将杀戮施加向对阵女真、蒙古斥候。

    后续加入的的女真领队明显察觉到对手这支突然出现在营地侧翼四门寨兵力的冲突坚决,还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