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汉魂_第二十一章 别人笑我太疯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别人笑我太疯癫 (第2/2页)

,对待女真,要有耐,要等待机会,要等待那种机会,能一次弄死他们的机会。这样就一劳永逸的解决了问题,如若弄不死,便不要主动的去出击,否则会死很多人,也会给女真更多的借口,后患无穷。盛京的皇太极不是在改制,要效仿我朝体制,野蛮之人,就让他去学习,他们那里会学到精髓,你想象一下会学到什么?权谋、内乱、腐朽,女真人是从冰天雪地杀出的,一开始凶狠,也齐心,但久有了地界,有人口,有了权势和银两,能抵挡住这些惑?”

    笑了笑,朱由校说道:“穷山恶水的刁民,没见过世面,抵挡不住的,所以会内乱夺权,士兵军心不稳,一旦将官染指上贪图享受,便失去了锐气,这个时候就是机会,弄死他们的机会,小不忍则乱大谋”

    朱由检发愣。

    自赈灾结束回京,和皇上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多,也会聆听诸多以往不曾接触过的观点并逐渐改变着自己对皇上原本的一些定位看法。

    但皇上眼下的这种说辞却是让人怪诞,可偏偏又很有道理,不过朱由检又隐约觉得存在漏洞。

    “皇上英明,可女真就是为了贪图大明的富饶而窥视已久,而且女真战力也处在巅峰状态”朱由检说道。

    “所以就让女真去大林丹汗,只要我朝没有内忧,女真终归是会由盛转衰,而我朝则可以不断厉兵秣马,绕来绕去,一切又是朕支持你局部范

    围改制的原因,首先是朕想着我大明重现辉煌,其次是局部尝试,绝对不能引起内乱,否则女真还没有落下去,我大明就要承受内忧外患之劫,这是相悖朕的初衷的”

    朱由检又迷惑了起来。

    对于文无忌,朱由检是发自肺腑的信任,但对于朱由校,朱由检同样敬重并深信不疑。因为朱由校掌控的大明整朝堂,万里江山。

    文无忌和朱由校的言论是有本质的不同,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或许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朱由检的理解能力,辨思能力已非一年前可比,因而听到了朱由校的言外意识。

    自外通过消耗削弱女真实力,等待女真极盛到极衰,努尔哈赤归西,子嗣看似和睦,实则矛盾迭起。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房间,朱由校说道:“改制是需要一个过程,速则不达,你是有锐劲,但要记住,刚则亦折。女真打林丹汗,林丹汗一败涂地,虽然只是推测,可参照以往林丹汗和女真的战事过程,却是极有可能产生这一种结果,所以宁夏镇增加兵力也无妨,只要不是去主动招惹。女真夺取宁夏镇,其实是没有使用价值,攻打宁远,因为进入百里便威胁到京城,区域内有大量百姓居住,女真要什么有什么。女真是怎么生计的,是依靠劫持。宁夏镇呢,城池牢固,女真会损兵折将,地形也不适合女真骑兵大规模出击,西南而下,人口稀少处处是百里无人烟之地,女真又能得到什么?土地?云内州及其向北都是土地,所以女真绕来绕去,最终的目标还是宁远、大同一线。朕将精兵部署在两地,放置最为信任的将官,女真能奈我如何?持久下去,女真内部努尔哈赤的子嗣之间矛盾便会产生,你以前提过建议,要发展火器,这很好,你也可以去主抓,朕养精蓄锐,抓住机会,弄死女真,你说这样的策略对不对,我觉得是对的。”

    止步,看着信王,朱由校说道:“所以你什么都不要做,就负责赈灾和循序渐进的改制,只要我朝内部稳定,军饷充足,大量火器装备向军队,朕为什么打不过那些蛮夷,朝堂现在要打,我充耳不闻,朝堂要阻挠改制,我发发火,你安心的去抓火器,推广红薯,中原之地不乱,我朝就会兴盛。”

    朱由校如此说的时候信王心思一动,皇上提及女真终归的目标还是宁远、大同一线,这是同文无忌的推测相吻合的。

    想到这些,朱由检内心稍微的安稳。

    午后时间,天气微变,魏忠贤入宫。

    原本是计划到西苑,但因天气扫兴,最终作罢,朱由校又将自己关在房间内摆弄着木工,主朱由检则和魏忠贤商谈起改制来。

    信王对魏忠贤早有提防,魏忠贤同样因为傅应星死亡而对朱由检心有芥蒂,但两人却在朱由校的授意下奇妙的处在了一起。

    而相同时间,遥远的西北,宁夏镇则在穆立马的强攻下最终轰然倒塌。

    穆立马大军进入大明边关重镇。

    收复额济纳旗的奥巴骑兵则北上进入蒙古高原深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