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汉魂_第二十六章 时不待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时不待我 (第1/2页)

    尘世如潮,尽信书不如无书。

    人在五原的文无忌随着四门寨主力悉数抵达想着如何再一次的破局。

    在顺天府的大明皇帝朱由校想着的却是格局层面的部署。

    不管历史如何记载评判了朱由校,此时此刻大明皇帝的心思文无忌是不知的,如果知道,也定然会大吃一惊。

    朱由校不是昏庸不理政务,而是有自己的算筹和部署。

    历史总以成败论英雄。

    明朝历史中对于建文帝提及的少之又少,多数的时候想到建文帝,能思及的无非也是建文帝逃离京城,被明成祖追杀的信息,历史笔墨浓重介绍的是明成祖。

    不世枭雄,期间发展出了明朝水师登峰造极的辉煌。、

    较为真实的评价是建文帝天资仁厚,亲贤好学,是好皇帝。

    建文帝如此,朱由校也非无能。

    假设文无忌知道朱由校的心思,或许会感概。如若没有明末小冰河时代的极端天气,导致山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持续灾害,赤地千里,瘟疫大面积爆发,农民军一发不可收拾的壮大。

    灾害连年,国库空虚,朝廷非但无法调拨银两赈灾,军队当中也出现大规模欠军饷一幕。最终导致了农民军遍地的起义,士兵加入其中并成为多支起义军的攻坚主力。

    李自成造反不就关联到了军饷。

    如果没有这种极端天气,或许明朝真有同皇太极对峙下去的可能。

    而一旦长久对峙,朱由校口中‘胡无百年之运’也是有可能发生。

    历史中皇太极猝死,盛京实实在在的发生了以豪格为首的两黄旗和以多尔衮、多铎为首的两白旗权利的争夺。

    也就是朱由校所言的女真内乱。

    所以从格局布置分析,朱由校纵然无法比较皇太极,却也不是一无是处。

    知道真相,文无忌也只能感叹一句‘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星光布满了苍穹,一道人影在星辉下飘入涿县范家,不久之后萨哈璘同苟全自宅院后门而出,夜间奔行,进入诸库等人居住的范家另外一处宅院。

    房间内亮着灯火,聚了诸库和报送信息的飞虎营两名眼线。

    有星光落下的夜晚,前一刻还保持了愉悦心的萨哈璘如被锤击。

    汇报而来的信息是田家庵方向韩代、伊尔登兵败,数万大军折损,韩代、伊尔登后撤入七老图山西南山脉区域,至今生死不明。

    飞虎营眼线还没有接收到振武、乌海方向战况的信息,所以田家庵的报就像五雷轰顶将萨哈璘冲击的摇摇坠。

    王贤举兵失败,萨哈璘可以找原因,时不助我,毕竟是在大明朝廷境内。商市反击失败,也能找到说辞,萨哈璘并不精通商业运作,而商业层面大金也确实逊色大明。

    但田家庵方向爆发的却是战事。

    大金数万精锐面对的也非朝廷兵力,不过是四门寨这样一支在努鲁

    儿虎山区域最为出众的山匪武装。

    数万兵力,如果不计较伤损,全部投入,或许宁远都能拿得下来。

    但就是这样规模的军队却败在了一支崛起才一年之久的山匪力量当中。

    灯火始终明亮着,房间内的萨哈璘、诸库也随着眼线的汇报,神从最初的震惊转化为愤怒、不解以及少许的忌惮。

    诸多的信息此时已经完全的透明了起来。

    比如田家庵之战大量火绳枪和霸刀营的出现。

    参照田家庵而来的信息,结合关村、陈桥之战的一幕,萨哈璘终于水到渠成的判断到了一个接近真相的结果。

    四门寨是同朝廷有关联,参与了关村、陈桥之战的那股精锐力量出现在了四门寨田家庵。

    接近真相,但萨哈璘还是无法将文无忌、霸刀营完全的同四门寨关联在一起,一支山匪武装在兴武阻击韩代的同时在翼州黄河一线还有如此规模的力量,这超出了对山匪常规的理解层面。

    唯一的解释就是四门寨和朝廷有千丝万缕关系。

    有了这个判断,四门寨大量装备火器的信息也变得水到渠成了起来。

    所有汇报的声音落下,长久之后房间内萨哈璘开口:“四门寨,朱由检,绕来绕去,两方面都面对的是同一个对手,难怪四门寨放弃兴武后撤进入田家庵,原来是在等待活动在翼州一线的这股力量。”

    “也就是说在兴武方向,我们始终是在同大明朝廷作战,而非一支山匪武装”诸库说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