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 诏令 (第1/2页)
三月下旬,顺天府的天气完全暖和了起来,京城气氛却在这种令人舒怡的天气中两极对立着。 朝堂重臣忧心忡忡。 自朱由校落水已过一月时间,皇上病丝毫没有好转的迹象。期间朱由校召唤多位重臣入宫议事。 出宫后大臣心事重重,对于皇上召见所谈及的内容闭口不提,旁敲侧击的其他大臣问而无果,忧虑越发的加重起来。 对于城内的百姓和普通文人才士而言,三月的天是欣喜的。 冬季的大雪让民众守着瑞雪兆丰年的信念,往常的农作物种植之外京城周边红薯推广轰轰烈烈的展开。 民众、小摊小贩看到的又是一项生计的来源。 文人才士是有国怀的,天启七年发生了太多的事件,但终归而言,凶残的女真还是被抵挡在了宁远一线,赈灾亦已皆大欢喜的结果落幕。值得抒发怀,文字激扬。 在粮价飞速提升,导致大量手工作坊主破产之后,这个季的三月,顺天府又焕发出勃勃生机,大量的商铺、食肆、作坊重新开设起来,膨胀的速度犹自超出年前。 京城中的说书人不再绘声绘色的讲解众多才士和青楼女子的韵事,陈桥、关村之战早就传开,各种加工宣扬信王及其突出狭义、英雄主义的故事在酒楼、茶肆传开。 街道挂剑的文人明显多了起来,唐时风骨一时间成为文人当中效仿的潮流。 三三两两踏青文人口中诗词也多半带有边塞之风。 秦园期间内组织了两场诗会,国诗会,轰动顺天府。 此时的秦园已经成为京城文人、外地入京士商眼中的圣地,赈灾期间宋秦歌、施音、彭炳为主才女才子数月奔波赈灾的事迹将众人的形象拔高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此时人们论及秦歌,已不再是拿京城第一才女的份看待,眼神中又夹杂了其他的成色。 比如深文大义。 熙熙攘攘的街道,风四娘和蓝燕子男装扮相端坐在酒肆中。 距离酒肆拉开点距离则是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府邸。 两人监视的同时聆听着酒肆说书人口若悬河的故事。 “那女子,手持一把开山斧,建贼高手大刀宽如门扇,女子虎扑,刀斧交击,互斗数十回合,电光火石之间,开山斧迫开对手攻势突了进去直中口,哗啦啦一声,五脏六腑流泻而出” “好,杀得好”酒肆中有食客拍桌子叫好。 说书人已经在酒肆中连续说了半月之久的《黄河群侠传》 今说的桥段是“王贤卖国通敌女真谋作乱,女侠仗义出手敌酋在劫难逃” “先生,这黄河女侠相貌如何”叫好声中有食客问。 听我慢慢说来; “飒爽英姿双板斧,眼若铜铃照天光;面似铅云照狻猊,愤嗔人间不平事” 酒肆中食客哄堂大笑,蓝燕子趴在桌面,双肩耸动着。 “先生,你 说的是黑旋风李逵吧”有食客笑的前仰后翻。 施耐庵的水浒早就问世,食客很容易将说书先生口中的风四娘同李逵关联在一起。 说书先生摇头晃脑 “黄河女侠就叫赛李逵” “怎么不过赛一丈青呢?” 酒肆中又是一阵大笑。 风四娘拍桌子瞪眼,最后嘀咕着要找秦歌算账。 活动在顺天府人流密集场所说书的十有**都是琮记人员。 如此改变,目的其一是宣扬节气,第二则是混淆参加了陈桥、关村之战的四门寨人员份、相貌。 酒肆中食客多半认为说书人夸大其词,但对于关村、陈桥之战却深信不疑,多半的人员都是看到过官道驿站公告栏中张贴的画像,此时也顺着说书人意思叫好了起来。 两名途径酒肆的捕快也是笑了笑,脚步轻快的走过。 庞大的顺天府内此时活跃有特殊机构过万的侦查人员,都因朱由校而起。 东厂、锦衣卫、琮记。 东厂和锦衣卫密切关注着进入京城的人员以及朝堂大臣府邸、信王府,琮记则在监视着锦衣卫、东厂和魏忠贤集团人员。 宫内; 明亮的光线从窗户投入,空气中亦有暖意,朱由校沉思着,当目光偶然落向自己逐渐浮肿起来的体时思索的眼神复杂了起来。 偏中魏忠贤和王体乾进入后被戒严,交谈声响起 “皇上龙体欠安,你也是看到的,万一圣上大限已去,皇上无子嗣,这如何是好?”魏忠贤忧心忡忡说道。 “这呀”王体乾同感。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