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一章 敌人们 (第1/2页)
苍穹幽远,湛蓝的天空和远方海面衔接在一起; 长天一色。 船队自视线的尽头消失,李颜廷长舒口气。 超过两个月时间的接触、洽谈,自己算是完成了大汗使命。 来自摩萨藩的船队卸下了一万支火绳枪四百门火炮及其数千名工匠。 大金的历史在自己手中算是翻开了新的篇章。 岳托出征之前,因为四门寨出现的火炮及其火绳枪在战事中所爆发出来威力,在自不断搜集工匠增加天佑大将军炮生产数量,制造火铳的同时盛京还将目光放在了火绳枪上。 因高句丽的臣服,盛京信息的搜集便迅捷了起来,最终盛京将目标放在了倭国并派遣李颜廷充当师者,齐尔哈朗负责洽谈。 数十年前倭国进攻高句丽,当时哈尔哈赤曾向大明朝廷表态,愿意出兵高句丽抗击倭人。时过境迁,如今努尔哈赤的后人想着和倭国洽谈。 对手的对手便是朋友。 首里之战四门寨水军虽然联手葡萄牙、西班牙大获全胜,但其中主导作用的还是四门寨。 摩萨藩败北却并有因此而消停下来。 不断的了解搜集对手信息,近一年时间,有些信息逐渐完善了起来,比如参与战事的晏蒙所部狼兵,比如松江府及其福州一线大明水军对这股名为东方不败海盗的纵容,然真正让摩萨藩确定大明朝廷和占据首里海盗存在千丝万缕关系的便是赈灾期间南下的移民。 二十多万民众迁移并从海上来往,这种工程量浩大的行动做不到绝对保密,信息最终传送到了摩萨藩。 数十年前高句丽战事失败的影犹存,盘踞首里海盗又同大明朝廷存在千丝万缕关系,再联想到之前首里国王屡屡对大明的示好,一切的猜想便变得水到渠成起来。 首里之战背后的主谋是大明朝廷。 夺取首里,大明朝廷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迁移,这是要将首里纳入大明朝廷版图。 原本历史走向中此时倭国处于战国前后,随即而来便是闭关锁国。 但牵一发动全,蝴蝶效应有其自的扩散、绵延。 首里如若被大明朝廷控制,等同于在倭国家门口部署了一支规模庞大的舰队。这种对领土威胁让倭国境内大名心生不安。 危机意识倭国境内高层多数人都具备,而且原本便缺乏安全意识的倭国还因为首里之战西班牙、葡萄牙的参与更加的忐忑。 因为事件的影响,至少眼下所形成的格局当中倭国本应该已经开始形成的闭关锁国并没有出现。 在寻求尝试同荷兰人、郑枝龙合作的同时倭国也在尝试着其他途径。 也在这个时间点上倭国打探到高句丽被大金夺取的信息。 大金和大明开战已久,双方不死不休,倭国早就接收到过信息。 联手大金的想法便在倭国高层少数有实力大名当中产生。 倭国尚未 采取行动,自盛京而来的李颜廷抵达高句丽之后派出使者接洽。 突然产生的变数对于倭国而言是喜从天降。 原本要承担风险出兵,如今只需要提供火绳枪和工匠,不仅仅能得到大量银两和物资而且可以让大金同大明拼的两败俱伤。 双方一拍即合。 最终确定了倭国向盛京出售火绳枪、火炮,派遣工匠生产制造以及协助训练水军等的系列合作计划。 完成所有商议,倭国又将摩萨藩推到了台前。 倭国给自己留了一条退路和借口,有倭国主要力量的大名支持,一万只火绳枪在两个月时间内被提供向李颜廷。 光倾城,数千名工匠产生的催化效果李颜廷看不到,曾经被成子龙、周瑾之近乎踩踏在脚下的李颜廷如今满脑子想着的就是装备有火绳枪的军队将四门寨打的溃不成军,飞灰湮灭。 双方洽谈的结果早就快马加鞭传送向盛京,天空幽远,视线收回时李颜廷想着,接受到信息的盛京应该会喜庆一片,大汗愉悦。 六月的风从海面出来,带着暖意,李颜廷看到了一个大金的万里江山。 千里之外,从努鲁儿虎山吹刮来的风漫卷过盛京时城内居住的汉人忐忑着。盛京似乎发生了大事。 而女真的贵族包括大金大汗都感觉天的一角塌了下来。 岳托、鳌拜、多尔衮、苏完六万左右大军出击,数个月之后折回盛京的竟然不足三百人。 晴天霹雳一样的消息是岳托回来了,但却已经不能说话。 皇太极被立为大汗,在没有达到权利巅峰,个人威望登峰造极时盛京平静的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