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一章 鸿运当头 (第1/2页)
自抵达京城以来,秦良玉是忙碌着,作为历史中和孙承宗一样彪炳千秋名将,秦良玉欣喜朝廷的这种变革。 整军备武,提升将官待遇却没有滥权,一切都在一种规范合理的政令引导下健康积极的发展。 女真南下,势如破竹,造成了近十万兵力的折损,战事最终以皇上的亲征凯旋而结束,但按照以往,朝堂还会追究失败之责,也会惯例质的出现一片推诿、寻找责任的声音,按照文官的说法,战后寻找败阵之因,下次才能打胜。 但此次没有。 指挥失误或者驰援所部行军不利等层面不需要文臣追究,将官没有推诿责任,所有指挥失误或者调度不利的都有人主动承担了责任。 这种现象让文官大吃一惊。 而所有承担责任被降职的将官都调度进入了香河大营,名为重塑。 赶赴向香河大营的将官欢天喜地,哪里像是被降了官职。秦良玉知道原因,香河大营是真正能让武将脱胎换骨。 白杆兵在壮大,秦佐明以及随同自己而来的秦翼明都被重用,自己进入五军都督府。 凭借出色的军事天赋,秦良玉看到了这种改制背后的驱动力,秦良玉的理解就是五军都督府设立的参谋院是将不同朝代出现过的军师、参政等一帮谋略之人集中起来,群策群力,为大型战事出谋划策。 这种变数并不是削弱军中主帅的权利,而是有意义的补充,当然前提是进入参谋部的人员足够出众。 所有人员都是挑选而来,随后集中考核,秦良玉得知的消息是由皇上、文先生、孙承宗等组成考核团。 考核内容包括兵法、气象、地图识别及其沙盘作业以及策论等。 气象、地图识别、沙盘作业是新加入考核内容,制定者为文先生,对于长年累月在蜀地作战的秦良玉而言,最能知道地图识别和气象判断的重要,所以秦良玉在积极配合这项工作的进展。 送抵到参谋院的军事地图让秦良玉叹为观止。 京城周边及其大同、陕西各地军事地图都有,和卫所现使用地图比较,精确的同时大量偏僻却易于通行的小径等信息全部标注其中。 得知地图是文先生利用数年时间走商时探测绘制,秦良玉感慨万分。 文先生就是国之栋梁。 沙盘作业也是文先生引进,文先生说是参考了西洋指挥艺术,秦良玉和孙承宗首见便高度赞扬。 出现在参谋院的沙盘是缩小了比例的宽城区域地形地貌。 山川河流、关隘城口、兵马通道等立体一目了然。 沙盘推演,给人栩栩如生感觉。 秦良玉是兴奋的,也感受到孙承宗和卢象升、孙传庭等人激昂。 积极、进取、革新,这种变革史无前例,这种推陈出新振奋人心。 五军都督府之外秦良玉也积极为讲武堂的建设在奔走,办社学堂容易 ,也没有太多抵触,文人有学社,武人也该有讲武堂。 为难的是讲课人员,太奇缺。 普通层面的兵法韬略武将都是有过阅读,所以兵法战术的讲解者要不是兵法大家,要不就是轰动朝野的名将,或者是文无忌这样的奇才。 但天下一个文无忌。 自己是同孙承宗、卢象升等人软磨硬泡适才让文无忌答应客串授学及其将通州反击战打响以来的所有战术编写成教材。并将秦翼明以协助的方式安排在文无忌侧。 忙碌的时候秦良玉也想着,“到底是什么样的经历和学识让文先生拥有如此底蕴的军事能力、谋略水平” 私下秦良玉也反复叮嘱秦佐鸣、秦翼明,接触文先生,定不要错失学习机会,先生一言,终生受益。 进入宫内时顾秉谦已经离去。 伏案的朱由检揉眉召见了秦良玉。 君臣会面,多半的时间朱由检都在听取五军都督府参谋员的筹备状况及其进展等层面的事物。 秦良玉回答的专业,聆听的朱由检也不是菜鸟。 和文无忌接触商谈频繁,也时常同孙承宗、孙传庭、卢象升等人议事,近两年前同文无忌接触之后,朱由检又刻意的加强了军事层面学习,以往诸多产生在意识中的理论知识在战事中被融会贯通,耳濡目染外加与时俱进,此时朱由检便可以用内行的眼光和秦良玉交谈,而不时蹦出的词汇还能让秦良玉翘舌不下。 诸如火炮的反斜面战术、战斗保障、自然方位等。 不过惊奇之后秦良玉也大致能明白这些术语产生自文无忌之口。 秦良玉私下的评论,名师出高徒。 都督府层面事件聆听完毕,朱由检问秦良玉,“可否知道秦歌!” 秦良玉自然知道,不过以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