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六章 天意 (第1/2页)
兴武古城; 傍晚降临,空气清凉了起来,当灯火逐渐绵延时,夏的气息变得更为明显了些,古城内的民众走出了家门。 古城的文化氛围浓厚,有戏班子、说书及其科普知识讲解,民众或高声议论、或窃窃私语地关注着周边每产生的变化。 街道有负责巡逻的军士,神态祥和的穿行在规模扩大一倍不止的城内,同熟悉的人员不断打着招呼。 城内一角,书院内集结了祁远山等从封丘、洛阳、风陵渡等地而来数十名先生。一年之前,这些人都是在当地德高望重,教化训人的学者,而此时此刻,这些人又在聆听着年纪远轻于自己的人员讲学。 授学者都是田家庵、四门寨培养出的教育骨干。 “社会革新,人人富足,光给人制度是没有用的,要民主,首先需要文化,要人自发地去争取,认同自己争取的正当,要有这样的理论基础” 祁远山认真记录着这些当初给了自己震耳发聩、大逆不道的言语,此时祁远山已经能完全的接受,并有不断研究的求知。 休息的间隙,祁远山想着四门寨这个体制,想着建立了这个体制的文先生。 祁远山是得到琮记救助之后北上加入四门寨,成千上万诸如祁远山这样的人进入四门寨首先开始的是感受,随后是学习。学习四门寨编制的教材,价值观、社会观,这个期间,绝大多数人产生了从抗拒到接受再发展到对这些理论炙的过程。 人人依法纳税,人人生而平等,职业无贵jiàn)等都是四门寨被普及的思想,民众也积极响应接受着。 对于生过一次,有田、有房、有工作,有军队保护,无需提心吊胆的民众而言,这样的环境是理想大同社会。 民主的基础是文化。这是朱由检改制期间文无忌和宋秦歌商谈,文无忌能跳出四门寨从基础发展的根本。文化基础、经济基础发生变化,上层建筑也会影响。 这是一个庞大的架构,四门寨会源源不断从大明境内迁移人员又会源源不断的将接收过培训的人员输入出去,在大明境内的各行各业生活工作,去潜默移化周边的群体。 学习结束,出学堂的祁远山长吸口气,数之后自己便会被安排教学。这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苍穹繁星灼灼; 学习期间祁远山是有银两补助,祁远山走向街道一处名为“兄弟酒家”的饭庄。祁远山知道这家饭庄老板娘姓黄,叫黄秀云,人在振武古城,酒家是连锁经营。 祁远山也知道连锁经营这个之前闻所未闻的词汇。 四门寨区域内如今有大量连锁经营的私人产业,客栈到酒楼及其布行、粮庄,涉及各行各业。 这些产业以前所未有的活力带动着四门寨商业蓬勃发展并给四门寨创造了用之于民的税收。 “创造了这一切的文先 生不知道如今在做着什么样的事,文先生是开天辟地呀”进入酒楼的时候祁远山这样想着。 千里之外,蓝燕子、莫胭等人关注下文无忌将一炷香点给了上清观。 当然不是求子; 口中念念有词,蓝燕子却听得明白; “福王,我又来了”文无忌如此说着。这时候的蓝燕子眼中文无忌可可亲近。 福旺府; 朱常洵打了一个喷嚏,随后叮嘱管事备齐次到上清观烧香需要的物件,当然少不了银两捐助。 上清观后院; 文无忌、罗洛宁等人处在一起,巨细无遗的聆听着城内而来站点人员的工作汇报。 前院大; 无人注意的时候蓝燕子点了一炷香; 内心祈福着文无忌,也祈福着自己拿下文无忌,生一个娃娃。 抬头,蓝燕子越看塑像越觉得相似文无忌,而且塑像似乎嘴角含笑,目光能穿透心灵。 心虚的蓝燕子匆匆忙忙走出大。 出门就看到松树下似笑非笑的莫胭和一脸好奇的风四娘。 “燕子在内做什么?” “我……” “黄河鲤鱼肥美呀,走,到集市解馋去”莫胭说道。 风四娘两眼发光。 抹了一把冷汗,蓝燕子跟了上去。 后院,孙莆忙里抽闲的说内塑像形似文无忌。 文无忌脊背发凉; 夜色至深时上清观的灯火灭了下来,风夹杂着黄河水的气息,斗转星移,晨光熹微。 洛阳城、上清观、山脚的集市及其远处的黄河码头复苏了起来。 蔚蓝的天空中点缀朵朵白云,洛阳气温宜人,城内一派悠闲,明媚晨光下一条条道路,一所所庭院间落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