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降福星 (第2/2页)
,而无法继续发展。 直到明代后期西洋技术不断传入及其徐光启等人出现,占星学适才许微的发展了起来。 而到清朝,因为康熙重视和喜天文,西洋传教士也有意藉先进的天文知识,做为传教的交换工具,因此占星学和天文学得到了长足发展。 历史传承,文化一脉的旁支发展或者衰落,完全取决于当朝皇帝一言一政令! 所以此时的朱常洵父子如何知道文无忌这些真真假假言语。 况且之前便视文无忌为神明。 大骇; “真人此言如何解析?”朱常洵忙问。 有蝉鸣落下的后院,空气还有香火的气息,文无忌一字一句,“原本是在潜心修炼,但天启异象,世道变化。朝运多舛,贼匪祸乱,天灾频发,旱、瘟疫交替,百姓生灵涂炭。” 文无忌这些言语朱常洵父子是完全相信。 一年之前文无忌便提及过,当时近乎所有人凭经验都认为瑞雪兆丰年,唯独文无忌提及了旱灾,事实也是开以来久旱无雨。 说及兵祸,朱常洵猛地联想到了晋地的匪乱及其肃安王的首异处。 激灵灵的冷颤,朱常洵说道:“真人说我有杀生之祸,可是晋地兵乱” “正是如此!” 朱常洵“啊了”一声。 “不过次劫有人已经是可以替王爷化解?” “何人?”朱常洵体绷直了起来。 “皇上。王爷您自己” “啊”朱常洵又惊讶了一声。 点头,文无忌说道:“晋地匪乱,非普通层面山匪流寇聚集作乱,而是以女真为主的人员蛊惑不明真相百姓发动的大规模举兵,口号清晰,目标明确,朝廷精锐兵力皆调动部署在边陲, 而地方知州又不了解详,当寻常贼匪对待,如何是对手,只需要极短暂时间,贼匪就能在晋地燎原起来并利用区域内朝廷卫所兵力分兵守境,协调不灵的短板攻击向洛阳,到时王爷便有杀生之祸” 风吹过道观,树叶簌簌,文无忌起,朱常洵随在侧,朱由菘跟两人之后。 “说王爷自己救了自己,这是年前王爷自己种下的因,汾阳贼匪能快速扩充力量并击溃汾州府、平阳府兵力,女真的谋算计之外便是有流民基础,一句均田地就可以一呼百应。百姓有一碗果腹之粥,一件御寒之衣便不会铤而走险,但汾阳的百姓什么都没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肃安王殉国的主要原因。但王爷不同,自年前开始王爷便不断开仓放粮,积极配合了朝廷抗旱的红薯推广工作,赈灾期间又捐银、捐粮无数,洛阳周边民生变化令人欣慰,王爷也因此得口碑,这就是汾阳贼匪全歼平阳府兵力却没有南下的原因之一。试问王爷,平阳府兵力全歼,运城到风陵渡关隘近乎形同虚设,对手为何止步不前?” “再次就是当今圣上,皇上天赋禀异,命星闪耀,女真南下,皇上领军亲征,气势磅礡,连战连捷,最终解京城之危并整军备兴武,积极改制,朝气蓬勃。皇上大贤,汾阳发生兵变而皇上准确预判了汾阳兵乱的本质。结十面之网,剿贼匪。所以说是皇上、王爷您双重的原因正在化解这个危机” “角躔罗宿娄躔计,月孛东并南气,星行此地产公侯,列爵功名题史记,是京城巨变期间夜观星象而得,天下大变定有异常现象,眼下是旱灾,往后北方旱灾、瘟疫交替,千里赤地,灾害会消耗朝廷实力,以至于无法面对女真南下侵犯,但天象异常便就在于皇上能逆天改我朝命运,度过次劫且带领我朝全面复兴,铸造史无前例的盛世王朝。月孛东并南气,说的是皇上还需要有人协助,这个人之一便是王爷。王爷和皇上齐心协力,我朝朝运昌东升,王爷也算是真真意义破了心境,且将有一国之土,一国之民” 文无忌如此说的时候朱由菘面色欣喜,朱常洵则是色变。福王是了解国君之土,国君之民为何意! 只是忍住没有向文无忌询问。 “王爷尽心协力辅佐皇上,大明成盛世王朝,疆域辽阔,到时便不会如若眼下般我朝就藩王受宗人府限制,王爷是真有国之领土,管理自制,民众敬仰,功名题史记” 朱常洵长吁口气! 五官神是真有喜色。 原来真人所说“一国之民”指的是这个层面意义。 能自治一国之地,还能破镜,更化解了杀生之祸,福王觉得文无忌每次出现便如同天降福星。 或者说真人就是自己福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