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章 闭门羹 (第1/1页)
“谁啊。门没锁。”电话里面那个苍老的声音在院子里面响起。 徐西楼和唐英杰推开门,没瞧见人,正要再喊,就看到一个老人从厢房后面抱出一摞一摞的旧报纸。 老人看上去很苍老,给人的感觉应该是七八十岁了。 身子微微有些驼,应该是常年劳作造成的。 白发已经没有多了,中间一圈在阳光的照射下都发着亮,但是脸上的皱纹并不多,而且依稀还能看到年轻时候的时候。 似乎,很像电影《归来》里面老年的陈老师。 一白色短袖对襟马褂敞开着,皮肤微红。 老人抬头看了徐西楼两人一眼,随手抄起一个小板凳,就往地上扔去。 同时,坐在了板凳上,一边解开报纸上的白色绳结,一边问道:“你们卖什么吗?” “我们卖...”徐西楼下意识的回了一句。 话刚出口,在心中不由的暗自呸了一声。 看了一眼身边的唐英杰,这家伙正在发愣,不知道这个张云生是不是他认识的张云生。 眼见指望不上唐英杰了,徐西楼只好开口道: “我们不卖东西,是有人介绍我们来的,说您这有我要的东西。” 说完呢,朝着张大爷走了两步。 张大爷正解开绳索,徐西楼以为他是要整理这些旧报纸,想着帮手。 但是没想到,张大爷却是翻起报纸,似乎在寻找什么信息。 同时,张大爷也漫不经心的问道:“谁啊!?他说什么东西啊!” 这话,徐西楼还真就被问住了。 是啊,他到现在都不知道那个摊主老头叫什么,甚至连他为什么来这他都不知道。 一时间,他真的有一种灵魂三问的感觉: 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做什么? 院子里面微风吹过,杨树叶沙沙的响了两声,吹的徐西楼更是一阵的尴尬。 好在,发愣很久的唐英杰,总算回神了。 “张爷爷,是我啊,您不认识我了?我是英杰啊,唐英杰啊!唐七月的孙子啊!”唐英杰快步走到张大爷身边,蹲下来说。 徐西楼听到这话,摇了摇头。 见你的时候你才多大,你现在都这样了,能认出来才是有鬼了。 你以为演电视呢!? 不过,唐老的名字叫唐七月? 这名字,还真随性啊,七月生的吧!? 张大爷听到这话,明显就是一愣,但是很快摇头说道:“什么唐七月,唐八月的,我不认识,孩子,你认错人了吧!?” 嗯,演技很差,很不自然。 不用说,绝对就是认识了。 “张爷爷,您知道我爷爷他们找您很久了吗?但是没想到,没想到您会...”唐英杰说着,就打量着院子。 院子的四周都堆积着废品,泡沫,塑料,啤酒瓶等等。 但是,这院子居然没有太多的异味。 可以想象,张老平时是很注意卫生,而且也并不会囤积很长时间的废品。 也就是说,他的生意,很一般。 过的,并不好。 徐西楼不知道这曾经叱咤四九城的张半眼到底经历了什么,但是定然不是寻常的事情。 那个摊主老头和这张半眼又是什么关系呢? 他说的东西是什么? 古玩? 徐西楼摇了摇头,想不出个所以然。 这个时候,张半眼张大爷也结束了他刚开始的演员生涯,拍了拍唐英杰的肩膀说道:“你回去吧,这都半截身子入土了,我挺好的。” 谁知道唐英杰却是一下子小宇宙爆发了,当即喊道:“不!您不能在这!您跟我走,跟我回家!” 真的,感人归感人,但是徐西楼真的掉了一身鸡皮疙瘩。 这家伙,演琼瑶剧吗!? 张先生摆了摆手,又拍了唐英杰两下肩膀,然后看着徐西楼问道:“你要什么东西?” 徐西楼有些尴尬的笑了笑,不过他拿出怀中的钵式铜炉,双手递了过去:“我也不知道,是买这件玩意儿给我的老先生让我来找您的,说是您有我要的东西。” 张先生没有接古玩,只是眯着眼看了眼道:“仿的不错,算得上是精品了。我知道,不过,恐怕你要失望了。” 卧槽! 高手! 高高手啊! 张半眼,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额,等等,会不会张先生早就见过这个铜炉? 嗯,有可能! 不能够有这么牛逼的人存在啊! 唐英杰却是不管这些,当即拉着张先生就要走。 就在这个时候,屋外传来一女孩的声音大喝道:“你们要做什么!松手,我报警啦!” 回头看去,只见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穿着校服站在门口。 书包被她举在了头上,一手掏手机,一手喊道:“放手啊!不然我叫人了啊!” “行了,小韵,认识的,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是不是在学校又闯祸了?”张先生见到门口的小女孩,笑着走了过去。 张小韵听到爷爷这么说,这才放心下来,随后无精打采的说道:“学校要交钱,让我回来凑钱再去上课。爷爷,我不想读书了。” 听到这话,张先生一愣,眼神很是哀伤。 “多少钱,我给。”唐英杰连忙说道。 谁知道张韵听到这话,上下打量了一下唐英杰,往张先生身后退了一下,小声的说道:“我跟你说,你别想包养我,我还未成年,犯法的...” 听到这话,徐西楼不由的乐了。 这小丫头,懂的还真不少。 这话,呛得正要掏钱包的唐英杰不由的猛烈的咳嗽了起来,脸上一阵的尴尬。 “胡说什么!”张先生呵斥张小韵。 同时,有看着徐西楼说:“你收古玩吧?” 徐西楼点了点头,心道,莫不是这就是那小老头让自己来找张先生的原因? 想到这里,心中不由的有些兴奋了。 不知道,这样的大行家,会有什么宝贝在手上! “你跟我来。”张先生点了点头,示意徐西楼跟着他进屋。 一进屋,只是一眼,徐西楼就被挂在中堂的那个招牌给吸引住了。 那是一个约莫四尺的匾额,上面用毛笔写着两个字:观妙! 道德经第一章:“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