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章 曙光 (第1/2页)
“是不是团伙作案还不清楚,”祝安生顿了顿,说: “但我有一种很模糊的感觉……这个案子的参与者或许不止一个,但人数应该不会很多。” “有什么根据吗?”夏良问。 祝安生摇头:“只是直觉。” 随后便是一片沉默。 夏良已经知道了祝安生对这案子感到棘手的理由,但仍然不了解冷库融雪的速度与案件本身有什么关联性。 问祝安生时,他也只是说: “过一会儿你就知道了。反正你也没事做,趁这段时间靠自己好好想想个中缘由吧。” 这等于是给夏良出了道考题。他想到祝安生说过自己不适合当警察,心底暗暗起了几分较劲的心思,便真不去问,自己坐在一旁沉思。 冷库里又静下来。黑暗和寒冷一点一点渗入肌肤,只有抬头望向祝安生被手机照得惨白的面庞,夏良才有几分实感。 他克制着自己胡思乱想,蜷缩在地上,迷迷糊糊之间,却是睡了过去。 “醒醒。” 祝安生的声音传来,夏良腾地坐起身子,只觉得大脑一片昏沉。 “过去多久了……” “现在是凌晨三点五十。” 夏良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 “已经过去这么久了?!” 他满心以为自己只是打了个几分钟的盹。 “准确地说,是两个半小时。” 祝安生的神情有几分凝重,他伸手摸了摸地板,手机屏幕照出湿润的手指。 冷库已经泛潮。 他说: “现在,结论出来了。” 夏良抿嘴端坐,有几分紧张。 “夏良,还记得尸检报告里,死者的死亡时间吗?” “嗯……江专家说死者最少死了12个小时,也就是在11号0点之前、或者左右的时间遇害。” 祝安生点点头,将烟斗叼在嘴边。 “冷库关掉电闸,地上泛潮,需要两个半小时。而张建宏每天检查冷库,关门上楼的时间是晚上十点半。也就是说,假设他在关门的瞬间受到袭击,袭击者第一时间关掉了冷库电闸的情况下,那天晚上,冷库泛潮的时间,最早也是在一点钟。” “确实是这样的……当中存在着什么问题吗?”夏良不解。 祝安生滑动手机,调出手电筒的功能,照向门口处。 “问题就出在这些脚印。” “脚印……” 夏良喃喃着,眉头越皱越紧。下一刻,浑身汗毛炸起。 祝安生看向他: “受害人是在0点死的。受害人的脚印,必须要在1点之后,才能留下。” 他继续,一字一顿地说: “死人不会走路,死人……也不会说谎。” 夏良失神道: “这些脚印不是死者留下的……是凶手留下的脚印……” 顿了顿,他开始重新分析案件经过: “现在可以确定的是,死者是在十点半到0点之间遇害,脚印不是死者留下的,那应该就是凶手留下的……但是,有一个很奇怪的地方,既然凶手留下了脚印,那就说明他是在地面泛潮之后才离开的冷库,那为什么没有留下朝门口走的脚印呢?这一串走向冷库的脚印会不会是某种误导性的线索……” “错了。” 祝安生忽然打断了夏良的喃喃自语。 夏良愣了一愣,没反应过来: “呃……错了?姐夫,你是指哪里错了?” “从一开始就错了。” “哈?” 祝安生转过头来,幽幽道: “你真的觉得死者是在十点半到0点之间遇害的吗?” 夏良诧异地瞪大了眼睛。 祝安生将烟斗里的烟灰磕掉,淡淡道: “你已经被凶手设置的诡计诱导了。” 他伸出手,竖起三根手指。 “三个疑点……” “第一,这是一个‘绝对密室’; 第二,凶手为什么要把作案现场选择在冷库?他为什么要关掉电闸? 第三,所有人都没能察觉出来那是凶手而非死者的脚印,你觉得是因为什么?” 夏良有些发怔,祝安生笑了笑: “最后,再给你一个提示……” 说完,他便关掉了手机屏幕,整个冷库里霎时化作一片黑暗。 在深邃得吓人的黑暗中,恐惧渐渐漫上心头,除了视觉以外的每一个感官都变得敏锐起来。下一个瞬间,黑暗里传来了夏良震撼的叫声。 “啊!!!”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没有人意识到那是凶手的脚印,那是因为凶手特意穿上了和死者一样款式的鞋子,当时的冷库里一片黑暗,根本没有人知道死者长什么样,事实上,受害人完全有可能一直处于深度昏迷或者是安眠药致死的状态,被放在仓库的角落里,而和那两个嫌疑人共度了一晚上、陪他们一起拍门呼救,移动架子的,其实不是受害人,而是凶手本人!” “冷库的温度在零度以下,如果衣服穿的少的话,在这里待上一晚,是有几率被直接冻死的,把电闸关掉,不仅可以确保两人的生存,更主要的是,因为凶手自己也藏在里面,在确保自己不会被冻死的同时,也就可以完美地伪装成死者……” “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制造双重密室的假象,只用架子挡住门是无法成立的,因为只要凶手是团伙作案,就可以几个人一起将架子推开,所以,那个架子上的塑料箱子才是整个密室的关键……而凶手为了创造这个密室,就绝对不可能只是在角落里冷眼旁观,他扮演死者,就是为了诱导两个嫌疑人将箱子放到架子上……” 火光一闪,祝安生用火柴点燃了烟斗里的烟丝,点了点头: “推理得还不错。将作案地点选择在冷库,是创造这个密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