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节 志大 (第2/2页)
了出来。笑完,却又摇摇头,叹了口气,转身便离开了。 没走几步,旁边却有一个人靠了过来,一拍农泉刃,问道:“溪篌刚才笑些什么,莫不是也与那些凡夫俗子似的,艳羡焦陈二人的威风?” 农泉刃一惊,回头一看,却是自己少年时的好友,茶陵谭家的谭延昭。 “原来是玉庵,你这出入无声的,倒是唬了我一跳!”农泉刃笑道。 “莫要打岔,”谭延昭笑道,“你农溪篌是何许人,会被我吓到?你倒是说说,刚才笑些什么?” 农泉刃哈哈一笑,答道:“倒也没什么,只是看到今日这般场面,想起史书上的一段话,觉得有些好笑。” “是哪一段?” “当日始皇帝巡视会稽,车马煊赫。汉高祖与楚霸王都曾在路边远远观看。此一时,倒是像极了彼一时。” “哈哈,溪篌这句话,倒是颇为有趣,不知道你心中,想的究竟是‘彼可取而代也’,还是‘大丈夫当如是’?” “玉庵以为呢?” “哈哈,不瞒溪篌,我观那焦陈二人,沐猴而冠,不过是插标卖首之徒罢了!”谭延昭忽然低下声来,“实话与溪篌说,我这次找你,正是有所求而来。” “哦?说来听听。我倒是想知道,究竟有什么事情,还有你们茶陵谭家办不成的?”农泉刃有些惊疑。 谭延昭看看四下无人——因为人都去了路边看热闹去了,便附在农泉刃耳边,悄悄的说了几句。 谁知农泉刃依旧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这种小事,还值得你如此谨慎,你方才不是说了吗,那二人不过是插标卖首之徒罢了。不过,我倒是很好奇,你们茶陵谭家,一向忠于朝廷,怎么今日倒也想凑这造反的热闹?” 谭延昭苦笑一下,说道:“这是我们谭家那位祖宗的安排,我只是执行罢了。究竟是为什么,老实说,我也不是十分清楚。溪篌,请你帮忙,也是我们谭家那位祖宗的意思。” 农泉刃本不想插手这种事情,但是听到谭延昭最后一句,便知道自己今日是一定要趟这次的浑水了。他昔日受过谭家的大恩,此刻谭家族长出面,他是绝对不能推辞的。 “既然是那位的意思,我农泉刃自然没有异议。走吧,你我寻一个安静的所在,好好计议一下。” 不提这二人如何商议,却说焦达峰回到都督府,眼见府中又是挤满了催要钱粮的人,心中直在发苦。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才好。他左挡右避,终于在中午前,将这些讨债的祖宗们打发走了。 其实,讨要钱粮的众人,倒也不是真被他打发走了,而是时近中午,大家都回去吃饭,有许多更是直奔了都督府旁边长沙最好的酒楼。 见众人散去,焦达峰坐在屋中,心中一阵发苦。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句话不是单说陈作新,也是他这几天的自嘲。谁能料想的到,堂堂的长沙府,竟会如此困窘。革命之前,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满清不是没钱,只是不用心经营中华罢了。谁知光复成功,才知道打理政务的艰辛。 焦达峰正在屋中感慨,庞光志忽然兴高采烈得走了进来。这庞光志,乃是武昌首义之后,同盟会派来长沙传递消息的同志。只见庞光志一进门便高兴的对焦达峰说道:“鞠荪,我有一个筹饷的好主意!” 焦达峰闻言,顿时喜上眉梢,“快说说,到底是什么办法?” “我刚才出门,碰上以前的一个老朋友。他听说我们军**财政困难,便给我出了一个主意。他说,这长沙北门外文昌阁的湘善记和丰火柴公司,哦,就是那个百姓口中的洋火局,每日能有几万两的进项……” “你不是要我去截了洋火局的进项吧?”焦达峰没等庞光志说完,便插言道。 “当然不是,这等明火执仗的事情,我们革命党人怎能去做?”庞光志继续说道,“我的主意,要比你说的可高明许多。你大概也知道,这和丰火柴公司,在长沙发行了一种纸票,因为和丰信用素著,长沙城的市民,也多用它来作日常的花销。我朋友建议咱们军**跟和丰商议一下,多印些纸票出来,暂时应付一下军**的日常开支。” 焦达峰一听完,便鼓掌赞道:“真真的好主意,我在日本时,也见过他们用这种手段应付财政短缺。你那朋友到底是谁,这等懂经济的人才,我们军**可是缺的很。” 庞光志见焦达峰采纳了自己的建议,心中十分得意,“他叫农泉刃,前些年去德意志留学,刚刚回国不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