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节 趁虚 (第1/2页)
雄鸡已唱,天色将明。距石家庄车站十里处,有两人牵着马,望着西方,眼见那轮明月已经慢慢隐去了半边,两人心中均是无比焦急。 忽然远处一骑飞跃而出,急速向他二人奔来,两人见状,对视一眼,双双翻身上马,向前迎去。 “如何?”三人甫一照面,两人便齐齐问道。 “确如所料,那朱崇祯,果然是打得吴禄贞的主意。”来人沉声说道,“我们与他一战,胜不得,也平不得。火枪阵也伤不得他。” “果然难缠!”一人低低的说道:“午桥,莫非这朱崇祯,真的需要门主出手,方能料理吗?” 原来那等候的两人,一个便是朱崇祯从乱兵手中救出的端方,另一个,赫然便是此时应在信阳督战的北洋统领、袁世凯! 那报信之人,却是昨夜持弓与朱崇祯一战的大汉,此人名叫德毅刚,字勇忱,乃是蒙古阿拉善旗下。其先祖曾随僧格林沁征战,奈何八里桥一战身死,家道从此中落。德毅刚幼时父母双亡,后为德豪收为义子,一手养大。此人臂力超群,尤擅箭术,昨日一战,便是朱崇祯,也不能小瞧于他。 “勇忱,你与朱崇祯昨夜一战,观他技艺,与门主相比如何?”端方不答袁世凯的话,反而继续向德毅刚问道。 德毅刚摇摇头,“他与我们战时,未出全力,我看不出来。不过,最后他施救吴禄贞,似乎用了全力。以那一瞬观之,朱崇祯虽然可怖,可以与门主放对,但精熟之处,还是稍逊于门主!” “那吴禄贞之事,成了没有?”袁世凯也接着问道。 德毅刚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显然是颇为可惜,“没有,朱崇祯着实厉害,居然抢出了吴禄贞,死士最后只炸断了他的双腿。” 说完,德毅刚便将昨夜之事,备细的说给了端袁二人。 二人一听完,便相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戒惧之意。 端方定了定神,便说道:“这一次,也不是当真要杀吴禄贞,不过是借个由头罢了。若是能摸清朱崇祯的深浅,那么昨夜之事,便可称功成了!” “说便是这样说,”袁世凯却不赞同端方之言,“若是吴禄贞不死,其人横亘在我与京城之间,可是如刺在喉,不得不虑!” “何况,昨日陈其采前来通报,吴禄贞已经联络了滦州的张绍曾和太原的阎锡山,要三路进逼北京。若是果然成行,十月十五的决战,门主败也是败,胜也是败;还战个什么?!” 这一番话,将端方说的无语以对,三人驻马路侧,看着远山喷薄欲出的朝阳,心中却都感觉到了黎明前那森寒的秋意。 “那山西的阎锡山我不熟,但是张绍曾我却见过,”德毅刚忽然说道,“其人遇事无谋,临机无断,成不得什么大事。何况他手下兵马,多是当年我清门北洋旧部,他如何能指挥的动?只须清门遣出一二人,登高一呼,自然便能将张绍曾驱走!” 德毅刚这番话说出,端方和袁世凯均是大喜,袁世凯便说道:“勇忱此言说的极是!那吴禄贞手下兵马,更是我小站练兵时的班底,他必然指使不动!若是再调曹锟领第四镇入关,则晋军也不足为虑!” 二人说的高兴,但端方却仍是皱眉深思:“若是这般容易,那朱崇祯如何想不到?他既能掀起如此大的波澜,令我大清一十七省狼烟蜂起,如何会不知道,吴禄贞这厮任勇轻谋,难成大事?” “午桥是说,这朱崇祯,还有后手?”德毅刚闻言说道。 “现在只怕还不知道,”端方凝神想了一会儿,却是始终不得,“与他这种人斗局,不到局残,只怕不会见分晓。” 袁世凯忽然想到什么,低头一言不发,端德二人见状,知道他想到了某个关键之处,便悄悄打马去了一侧,说起别的事来。 “我听慰亭说,武胜关前,第四镇败了,究竟是怎么回事?”端方问道。 德毅刚恨恨的说道:“那王遇甲平时自夸是军中之雄,想不到真上了军阵,竟是如此无能!他被人冲阵而过,一剑斩落马下了!” “你说用剑?”端方大惊:“怎会如此?王遇甲手中可是德国造的火器,如何会让人冲透军阵?” “我们接到消息时,也都不信!”德毅刚神色怅惘,他虽是箭术高手,但也知如今火器当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