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民国_第四十五节 牢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五节 牢狱 (第2/2页)

,同盟会屡战屡败,形势越来越差,不少人心灰退出。汪兆铭心中激愤,便效班超,一把扔掉笔杆子,拿起手枪*,相约一二同志,便潜入京师,欲杀摄政王而振奋革命精神。不料天意作弄,事泄被捕,下在这天牢之中。

    若是到此为止,汪兆铭也不过一义士豪杰罢了。然而在追随汪兆铭进京之人中,有一南洋巨富之女,名叫陈璧君。其人爱慕汪兆铭才华,不惧万难,亦随在汪兆铭身侧。便在刺杀前夜,陈璧君对汪兆铭说:“君欲行此大事,我别无所赠。”便欲侍寝。但汪兆铭却摇头拒绝,不肯临死误人一生。其后被捕,生死不知之时,陈璧君买通狱卒,送来十数枚鸡蛋,中间藏有一书,尽言殉情之意。汪兆铭为其挚情所感,终于咬破中指,在信纸背面,血书了一个“诺”字!

    这些英雄韵事,当日便轰传天下,赵大也曾在江湖上听人屡屡说起。此刻知道前面那清秀之人乃是汪兆铭,顿时有些懊悔。他本是一个粗人,粗人知错,便一下子站起身来,冲着汪兆铭那头大声说道:“汪先生,我不知是您,刚才言语冒犯,赵大这便给您赔罪了!”说完,反手就是两个大耳刮子抽在自己脸上。

    听到这边动静,汪兆铭还是一动不动,躺在稻草堆上,仿佛这一切的事情,都跟他一点关系也没有。

    王老叹了一口气,正要开口,忽然天牢大门砰的一声开了,紧跟着好几个狱卒打着火把,急步的奔了进来。本来这天牢里黑漆漆的,只有汪兆铭所处牢房,依稀有些光亮。这些狱卒一进来,顿时便将天牢里照的亮亮堂堂。这一下由暗转明,众人都有些吃惊。有那待的长的,看架势,便以为又有人要被提到菜市口了。

    不料等那些狱卒站定,外面悠悠然,进来几个人,那牢头前面恭恭敬敬的领着路,身后一个白须的富贵老人,迈着方步,悠悠的跟着,老人两边,有两个年轻人紧紧跟着。

    看着这三人,牢房顿时叫声纷纷:“这不是肃亲王吗?今儿怎么有空,跑到这天牢里来了?是想看看老子还活着吗?”

    “哟,杨皙子也来了。嘿,这不是北洋少主袁大爷嘛,今儿是什么风,竟将你们刮进来了。”

    原来,这老者便是肃亲王善耆,那两个年轻人,一个是杨度,字皙子,师从湖南大儒王闿运;一个叫袁克定,字云台,乃是北洋大臣袁世凯的长子。

    牢头引着三人,一直走到汪兆铭的牢房前,见汪兆铭仍旧高卧,顿时有些着急,拍着木栏对汪兆铭喊道:“汪兆铭,起来,肃王爷来了!”

    谁知那汪兆铭只是动了动身子,换了一个姿势,依旧躺着,口中却说道:“肃王爷活命之德,我汪兆铭铭记于心。但你我究竟道不同,你来,我自感谢,却不必相见。”

    善耆还未说话,那边杨度已经开口说道:“精卫,莫不是已经不认得兄长了吗?”

    汪兆铭不意这里有人能叫出他在东京的笔名,这声音又听得耳熟,他猛回头,却见是东京大学时的同学、杨度杨皙子!

    汪兆铭翻身而起,大笑道:“皙子兄也想到来看望小弟了?”

    杨度微微一笑,“你我同学,何必说看望二字。我此来,是奉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之命,与肃王一道,接你出去的。”

    “不错!”肃亲王善耆点点头,“汪先生忠肝义胆,国之瑰宝,不能长久埋没在牢狱之中。本王今日便是奉命,来接汪先生出去。”

    说话间,狱卒已经打开了牢门,又将汪兆铭手脚上的镣铐打开。躬身施了一礼,便退了出来。紧跟着后面几个小厮上前,搀起汪兆铭,走出了牢房。

    这事来的突然,本是终身监禁,忽然就要出狱,汪兆铭虽然多才,但究竟没经过世事,一时有些茫然。那善耆等人趁着汪兆铭一时不知所措,半架半拖,不一会儿,就将汪兆铭请出了牢房。

    牢门咣当一声关上,天牢便又是黑漆漆一片。众人沉默了一会儿,忽然方才惩戒赵大的那个声音,响了起来:“王老,您觉得如何?”

    那白发王老叹了口气,“多半是外面革命党人势大,朝廷抵挡不住,要借善耆,用活命之恩笼络汪兆铭。”

    听王老这般说,那人沉默了一会儿,便又问道:“不过才一年,情势便逆转了吗?”

    王老也皱皱眉,从一边抽出些稻草杆,掐成签子,随手在地上一抛,卜了一卦,那人像是黑夜之中能视物一般,急问道:“卦象如何?”

    好一会儿,那王老才说道:“死中有生,生中有死,国势纷乱,十年一变。只怕中华的苦难,要从此开始了!”

    那声音闻言,像是极为高兴:“嘿嘿,这乱世,终于要来了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