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民国_第四十七节 清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七节 清华 (第2/2页)

气,“大公子可还在京城吗?我原本打算去寻一舟先生的,大公子若在,倒是就不用麻烦一舟先生了。”

    停了一会儿,唐国安便继续说道:“本来这游美学务处一直办的顺利,因为是庚子退款,有美利坚人监督,各处衙门都不敢贪污经费,所以这两年,我已将清华园各处修葺完毕,更名为‘清华学堂’,正欲按一舟先生计划,立学制开源流,不想武昌之事突生,学堂的经费被朝廷挪去发了军饷,如今学堂无力为继,只要散了学生,准备闭校了!”

    说罢,唐国安拿起手帕拭去眼角新泪,又说道:“我想到当日一舟先生对我的重托,如今事情却成了这般模样,实在有负所托,想到痛处,不由的……”

    谁知端方听完,冷哼了一声,淡淡说道:“这种养奴之所,闭门就闭门吧,也不是什么可惜之事。你以为美利坚将这庚子赔款退还,用作留学之资,是什么好心吧?不过是见如今英吉利侵我财制,德意志染我军制,它便想夺我教制,要我中华士子,从此都是美利坚的思想,今后为他美利坚做奴才!”

    “时人谓端大人有学有术,想不到却说出这等不智之言!”这清华学堂是唐国安近几年的心血所寄,自然不能由人轻易见辱:“此刻国势如此衰微,积贫积弱,只要有些资金,能运转学堂,供将来青年开启智慧之所,于国于民,便是幸事!莲花清美,何怕出于淤泥之间?”

    端方不意这唐国安竟敢当面驳斥自己,不禁大怒,顿时怒道:“唐国安,你好大的胆子!”

    不想这时方孝孺悠悠说道:“眼看他楼塌了,眼看他起朱楼。不想这皇家园林的废墟之上,重建而起的,不是园林,竟是继往开来的智慧之地!”

    这句话,正正击在端方心中痛处,他猛回头,看向方孝孺,“你说什么?”

    “当日紫禁之巅之论,端先生应该听的明白。如今正是我中华道统生死存亡之秋,中学与西学之争,恐怕未来百年之间都不会消解。”

    “这清华园,本是皇家园林,中华道统维系所在;如今却做了培养中华少年留学之所,你不觉得,这其中,颇堪玩味吗?”

    端方闻言,略略一惊,问道:“你说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今日这游美留学,却不是像当年安伯一般,选拔几人就立即送去的。”方孝孺轻轻笑道:“也不瞒端先生,这清华学堂之事,其实是我姑父最早所谋划,后来大哥又补上了许多,依他的设计,清华学堂如今再要派人游美留学,当先在学堂预备八年,先固国学之根,再学西学之用,如此毕业后才可申请游美留学。”

    “端先生想必也清楚的很,我中华文化之中,自有一股凝聚之力,国学之根愈是深厚,凝聚之力越强。所以只要将少年们的国学之根做好,便不用发愁什么奴隶之事的!”

    端方本是满族之中少有的博学之人,听到方孝孺这般说,心中仔细一思量,却说道:“想不到,你们在美利坚竟有如此势力,居然可以做到此事!”

    方孝孺哈哈一笑,“实话与端先生说,不但美利坚的庚子赔款会用作留学,不出几年,便是英法德俄等国的庚子赔款,也会用作留学之资。这便依旧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了!”

    “可现在,这清华学堂已经难以维持了!”唐国安重重叹道:“当日大公子曾言,民国创建之后,要在清华学堂设立汉留馆,如今学堂都关闭了,更别说汉留馆了!”

    “安伯何须烦扰?”方孝孺劝慰道:“如今大哥就在京城,岂会没有解决之道?”

    唐国安一击掌,“我倒忘了,大公子既然早有谋划,想必这经费之事,也不会脱离他的掌控的!”

    “安伯说的不错,”方孝孺笑道:“实话说了,我们在美利坚这几年倒是颇积累了一些资产,如今正在路上,等到了这月底,想必就能到的北京城了。这资产,正是用作教育之资的!”

    “你们倒是这般自信!”端方听的方孝孺之言,不禁有些堵心,“朱崇祯就这般相信,紫禁之战,一定可胜?”

    “难道端大人还不明白吗?胜与不胜,民国都是一样当立,不同的,胜是共和,败是立宪!”

    这话将端方说的一愣,可还没等他醒过神来,却忽听远处有长啸高飞,方孝孺听到啸声,忽然神色一变,匆匆对唐国安说了一句:“安伯且稍安,学堂之事自有我们襄助,我有些事,须立刻前去。”

    说罢,一纵身便向长啸处跃去,奔腾中又朗声说道:“端先生,一块去吧!只怕是清门有人生事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