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水陆大会】  (第2/2页)
南海北来的名僧都聚集在此处。    陈玄奘作为御选的主持,在这一批僧人中精挑细选,最终选得大小名僧共一千两百名,分成上中下三堂,共同参与大会。    然后又算得今日黄道良辰,开启这七七四十九天水陆大会,超度因唐王而生的冤魂。    陈玄奘之后便申奏,邀请唐王李世民与一众文武官员、皇亲国戚齐来听讲。    昨夜一场雨后,今日天清气暖,正适合出行。    陈玄奘坐在寺中,等待李世民的到来。    一切都已具备,只等陛下驾到。    给李世民做的水陆大会,又怎能不等正主就开始呢?    忽然——    在陈玄奘的眼中,一天瑞气,万道祥光自天际的一侧缓缓流露出来。    陈玄知晓:这是李世民驾到。    作为一国之主,其身上的气运自然非比寻常。    陈玄奘缓缓走出大殿,准备迎接唐王。    仁风轻淡荡,化日丽非常。    陈玄奘眯眯眼睛,只见那大道之间,千官前后,五卫左右。    见那曲柄伞,滚龙袍,辉光相射;玉连环,彩凤扇,瑞霭飘扬。    珠冠玉带,紫绶金章。    陈玄奘目光远眺,正是唐王李世民已到。    李世民在寺下便下了车辇,亲身带着朝中官员一路走来。    陈玄奘下去迎接,恰好在寺下迎上李世民,他微微鞠了一躬,合掌说道:    “贫僧见过陛下。”    李世民见陈玄奘不卑不亢,神色之间从容清淡。    想到袁守城与他所言,心中暗暗想道:    “这玄奘法师果然有高僧风范。”    “看来魏征一众并没有选错人啊。”    能有此等高僧主持水陆大会,自是他的幸运。    李世民点点头,上前走至陈玄奘的身旁,低声说道:    “筹建水陆大会一事,真是辛劳玄奘法师了。”    感受到李世民不同往日的亲近,陈玄奘只是微微一笑,心中自是明了因果,他客套说道:    “为陛下尽力,理所应当。”    李世民笑笑,并未说话。    陈玄奘也未做声,而是后退一步,在李世民身后引道:    “陛下,还请向这边来。”    陈玄奘带着李世民与文武百官先后进了大殿。    陈玄奘先领着李世民拜见佛祖金身,然后引着陛下与各官员一齐捻香诵经。    说到底,这水陆大会也不过是个表面形式。    李世民所想,不过是想让一众僧人超度建国以来的怨鬼怨灵,好让他自己安心。    然而南瞻部洲之佛教,不过是小乘佛教,佛经难以超度冤魂。    唯有西天大乘佛教之经文,方可超度之。    所以无论怎样,陈玄奘还是要前往西天求取经文。    拈香之时,陈玄奘便细心观察着李世民,见他一举一动都格外认真,不似作伪。    陈玄奘摇摇头,自古以来,皇帝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尤其是像李世民这种皇帝,更是如此。    陈玄奘没有多想,在李世民与文武百官拜了佛祖,参了罗汉之后,就带着一千二百僧者一齐拜见唐王。    那声势浩大,非一般场景可及。    礼毕,陈玄奘便令众僧各安禅位,献上那济孤榜文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看了,点点头,对着一众僧者说道:    “你们好生修持,切记不要怠慢佛事。”    “等功成完备之后,朕当重赏尔等,决不空劳。”    李世民言毕,一千二百僧一齐顿首称谢。    说罢,李世民也不愿在此停留多时,便起驾回了皇宫。    陈玄奘在目送李世民起驾之后,便回到一千二百僧中央,领着众僧一齐诵经。    陈玄奘诵着经文,眼睛微微眯起,他想道:    “观世音。”    “估计也在路上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