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易说香港1997~1998年金融保卫战  (第1/2页)
    从港市印花税调整    易说香港1997~1998年金融保卫战    【摘要】香港财政司将于2021年8月提高港市证券交易印花税至0.13%,港交所深表遗憾。港市不仅仅是一个融资市场,而且关系到香港金融市场稳定。回顾1997~1998年香港金融保卫战,总结那场金融危机中港府的应对经验,或许对今天的政策出台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金融危机联系汇率制度对冲基金印花税    1引子    2021年2月26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宣读新的财政预算案,决定提交法案,香港计划将股票交易印花税提高至0.13%。    陈茂波称,充分考虑对证券市场和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后,香港特区政府决定提交法案调整股票印花税税率,由目前买卖双方按交易金额各付0.1%,提高至0.13%。    当日恒生指数大跌-1093.36点,跌幅-3.64%,报收28980.21点。    对于港府的此项加税议案,港交所深表遗憾。    画外:很多人也深表遗憾!可惜!反对!可是遗憾可以,反对无效!    港市不仅仅是一个融资市场,而且关系到香港金融市场稳定。    回顾1997年~1998年香港金融保卫战,总结那场金融危机中港府的应对经验,或许对今天的政策出台亦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香港金融危机背景    1997年下半年,美国著名“金融家”——索罗斯——旗下的对冲基金在亚洲各国和地区发起了连番狙击,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由此引发了二战后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层面冲击最严重的亚洲金融危机。    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几十年来积存的外汇一瞬间化为乌有。    画外:真可谓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对冲基金威力真大!    对这些国家,堪比搞了“金融核爆”!    直接把繁荣昌盛的“四小龙”、“四小虎”,给扁成弱小无助的“四小青虫”、“四小奶猫”。    对冲基金又是个什么玩意?    对冲基金(HedgeFund)主要特点是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以及对相关联的不同股票进行买多沽空、风险对冲,承担高风险,追求高收益的一种投资模式。    金融衍生品通俗的讲就是:一帮高智商、数学好的家伙——交易所等等,在金融资产交易领域搞了很多人都看不懂的游戏规则,然后让大家来玩游戏。    另一帮高智商、带外挂的家伙——对冲基金,搞了一个团队参加游戏。    游戏要大家玩,于是各国的外汇市场、证券市场、期货市场,都联动玩起来。    甭说,游戏还挺好玩!    大家玩的一个嗨啊!    然后是:兄弟们往前冲!    啪叽!掉进一个大坑。    摔的骨折腿瘸的玩家喊冤,那帮家伙告诉你:这就是游戏规则。    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及朱立安.罗伯逊的老虎基金都是实力雄厚的对冲基金,堪称对冲基金界的带头大哥。    索罗斯这位老同志长的慈眉善目、举止儒雅,可是掏起别人钱包来,可是下手黑的很!    1998年6-7月间,带头大哥索罗斯把矛头对准了港元,开始有计划地向香港股市及期市发动冲击。    这是总攻,之前1997年,咱们欢庆时,这位带头大哥已经开始布局对香港的攻击。    所以说,香港金融危机的爆发日,应该是——1997年7月2日。    看看这日期选的,这位带头大哥坏的很!    3香港金融体系潜在风险    索罗斯为什么敢搞香港?    香港不是软柿子!    截至1997年12月底,香港的外汇储备为928亿美元,是全球第三大,仅次于RB和中国内地。    俗语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香港虽然是硬汉子,但也有软肋。    l(1)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存在制度缺陷    何为联系汇率制度?    百度百科:联系汇率制度是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首要货币政策目标,在联系汇率制度的架构内,通过稳健的外汇基金管理、货币cao作及其他适当的措施,维持汇率稳定。    香港于1983年成功实行的联系汇率制度。    从1983年10月17日起,发钞银行一律以1美元兑换7.8港元的比价,事先向外汇基金缴纳美元,换取等值的港元“负债证明书”后,才增发港元现钞。    同时政府亦承诺港元现钞从流通中回流后,发钞银行同样可以用该比价兑回美元。    实行联系汇率制度后,维护稳定的汇率成为香港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    从诞生以来,联汇制良好运作了16年,使香港避免了亚洲货币贬值危机。更为香港经济带来短期和中期的联系。    文字太多了!    看晕了!    简单说:港币挂钩美元!利率也紧跟美联储的利率。    这玩意的好处就是百度百科里讲的:使香港避免了货币贬值危机。    但这玩意的副作用也明显的很。    由于紧跟美元汇率,紧随美联储利率调整,造成美国经济感冒,香港跟着吃药。    不巧的是,97年前后,美国经济正病的不行。    美国经济病的不行,得吃药啊!    吃什么药?    看看2020年疫情后,美国刺激经济的做法,我们已经知道,美国牛仔干的就是印美钞!    不但狂印美钞,并且还降息。    通胀加上降息,造成实际利率变成负的了。    实际利率为负了,有钱人手中的美钞要贬值啊!    美元贬值怎么办?    投资!    买房子!    买股票!    1997年前后时,美国就干着2020年同样的事。    但1997年前后,香港回归的美好前景下,香港经济却是杠杠的好!    港币实际是升值的。    本来该加点息什么的。    但港币联系汇率啊!    港币也要降息。    所以香港实际利率也是负的。    香港的富人们也要港币资产保值增值啊!    怎么保值增值?    和美国土豪一样。    买股票!买房子。    于是,带来了香港金融体系的第二个风险、软肋。    (2)香港存在明显的房地产和股票市场泡沫    从1991至1997年,香港房价上涨了4倍!    4倍!    太凶了!    股市呢?    香港恒生指数,从1995年1月23日的6890点上涨到1997年8月7日的16365.71点,上涨了1.4倍。(港市的第五轮牛市)    泡沫嘛!吹的太大就有爆的风险。    不想爆,就要慢慢降压。    可是带头大哥向用针戳破它。    当然,带头大哥的招数比咱们扎气球的手法高明得多、也眼花缭乱的多。    4国际炒家的三板斧    虽然手段高明,招式花哨,谭小芬教授总结了一下,也就是三板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