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逍遥_第十章 银金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银金矿 (第2/3页)

后又加了句:“晚上到五角大楼来吃饭。”

    “大雁行动”带回男女老少五百多人,陈福和秦雯设了六个桌子接待登记汴京来客,按职业和家庭分别造册。秦雯负责女宾,当问一个女孩:“职业?”女孩反问:“jiejie何意?”“你做什么的?”“哦,舞伎。”秦雯心里一阵嘀咕:“司马干什么吃的?千里迢迢搬个舞伎过来。”接下来更让秦雯郁闷:“职业?”“我会唱曲。”“职业?”“奴家做琴师行当。”秦雯觉得这已不是司马寺的错漏:“肯定是少爷发了神经,司马可没那么大胆子。”

    登记完毕后,老庄食堂立刻开晚饭,无限量供应的鱼rou和米饭对汴京客人来说,不啻是一场盛宴,人人拼命往嘴里塞食物,个个吃到头上见汗。端菜的厨娘们笑着劝:“莫急莫急,今后你们天天都可以吃到的。”

    饭后,有家室的一百零一户和一些单身男子被安排住进公寓楼,有府里的丫鬟仆妇领着去。进了房间,大人小孩都是一番惊喜,水晶窗、软床、自来水、抽水便桶、琉璃灯,一切的一切让他们既新奇又兴奋。武夷妇女教会他们使用后便离去,留下他们好似活在梦里。

    曹禺是他们中的一个,他本是汴京一个钱庄掌柜,因为精明守信在京城得了个“百转裁刀”的雅号。这次金兵来袭,铺子里的钱被席卷一空,老板等金兵一退,就舍下伙计往江南逃了。那时,曹禺也没有着落,幸好有侯府的司马小官人上门邀聘,不然他家今年不定熬的过去。

    经过一路南行,曹禺也听了一些武夷小侯爷的事迹,有些半信半疑,但想:“管他呢,武夷如果不行就转道去杭州,找个钱庄谋个事,一家老小的饭食应该没问题。”

    可是一旦进入侯府封邑,曹禺就发现万般神奇,先是那顿自助餐丰盛得让人咋舌,这不糟践粮食吗?可是他见两个孩子和浑家都吃得欢天喜地,心中升起感触,他可是许久没看到他们这般高兴了。接着他一家人被安排到一幢石头造大楼里的一套房子居住,房内应有尽有,连上茅厕都不用出门。领他们进门的姑娘还送给他一家四口每人两套换洗衣服。武夷姑娘临走时,曹禺咬牙掏出一钱银子送她,她却笑了个花枝乱颤,说:“先生,您可就别赏我了,我们侯府的人只受主家的赏,我月钱二两,也尽够花了。”曹禺红着脸把手缩回,心中又是一阵诧异:“二两银子!我在京城做掌柜每月也只得三两,这姑娘小小年纪就拿这么高薪水,武夷侯府也太阔气了吧。”

    沉静下来,曹禺回忆起刚到时遥远望见的小侯爷,他虽然看上去只有十五六岁,可站在那里却气势非凡,举手投足都泛出一层光彩。在那个时候,侯府中人的眼光就都一直集中在他们的小侯爷身上。曹禺阅人无数,却从未见过如此潇洒华贵之少年。在他身边的人,一个个自信稳健,丝毫没有下人的卑微神色,小侯爷跟他们说笑,毫无拘谨,主仆脸上都有一种轻松。

    看着两个孩子在两间卧室中穿梭打闹,浑家也开心地将行李中衣服理放进柜子。曹禺于是下决心要想法留下来,不管侯府安排他干什么活,即便是做个工匠也是好的。

    赵桔回到五角大楼,在客厅里,金骰泡了红茶倒三只瓷杯,赵桔让司马寺和赵元霸坐下,询问“大雁行动”的过程。赵元霸先开口说:“少爷,这趟走的是老线路,路上却安稳了不少,听说官府对沿途进行了严格整肃,已经没有大股盗匪出现。”赵桔知道这肯定是赵构听从了他的谋划,将南逃线路用心清理了。这令他十分欣慰。赵元霸继续说:“由于沿途安宁,保卫队在八月初八就到了南京应天府。”

    接下来司马寺说:“我们到了南京,先去找到了王石大人。王大人现在已经被任为兵部郎中,总管大内禁军。他见了我们之后,立刻就带我们去行宫见了圣上,我把侯爷和少爷给官家的、还有夫人给皇后娘娘的信一起交给了官家。”赵桔写给赵构的信主要是把“大雁行动”的内容和目的说了,还提醒他明年开春要密切注意金兵的动向,一定要保护好那条南靖之路。

    赵构当时看了信,沉思起来:“看来桔弟对局势还是不乐观,难道明年春天金兵还会南侵?”赵构现在总算是把河南六路的局势稳定下来,各地的钱粮兵马也纷纷到达,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可是赵桔的话他却不敢大意,没来由的,他对赵桔有种亲切感和无比的信任。当下决定还是提前准备为好。

    于是,赵构对赵桔的“大雁行动”分外支持,传旨王石带领司马寺去见汴京府尹办理。

    司马寺说下去:“去了汴京,府尹吕大人接旨不敢怠慢,马上命人将汴京的户籍查了,寻出少爷想要的各项人员,还派了一个捕头协助我们去查访。十几天来我们走街串巷,甄别了许多人,按少爷吩咐选了二百多人,可是他们大多拖家带口,人数就变成了五百多人。小的想反正匪患已除,回来的路上也无风险,就自作主张全带上了,还请少爷责罚。”赵桔摆手说:“算了,事有从权,就不罚你了。”司马寺谢过后,说:“这次王大人还荐了三个举人跟我们回乡,我见他们不是书呆子,又碍着王大人面子,就带了回来。”赵桔沉吟了下问:“路上他们有没有鄙视工匠歌伎?”司马寺回答说:“没有,虽然有些架子,但人都蛮好相处的。听他们说是从王大人那里知道少爷的神奇,才硬托他引荐的。”“好,就不说他们,你继续说。”赵桔准备明天观察这三位举人后再做打算。

    司马寺说:“这次我用了八千多两银子,收买了南来人家的产业,还有赎买了那四十多个歌伎舞伎。那些房产地契我回到南京时托王石大人转交与圣上。王大人知道我们要走,就又领我们去了行宫,说是官家还有交代。”说着拿出三封信递给赵桔:“圣上给了小的三封信,两封是陛下给侯爷和少爷的,一封是娘娘写给夫人的。”

    赵桔按下信先不看,只叫司马寺继续说下去。司马寺随后拿出一封王石写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