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逍遥_第九十四章 苏伊士运河工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四章 苏伊士运河工程 (第2/3页)

太过强大,没他们不成事。

    一番讨论后,赵构传来中书舍人,按赵桔口述,把六国共同经营苏伊士运河的合同写了,三帝三王一起草签。

    第二天,香奈儿、完颜亶和赵桔一起接见了大食使者,提出愿意出兵帮助封锁耶路撒冷以西的沿海和沿岸,以及把苏伊士运河和沿岸作为报酬借给六国经营一百年的方案。说完把条约书递给他,使者闻听大喜,那条运河三百多年前便被当时的哈里发废弃,这时作为条件应该不是问题。当即要求回去面圣,希望能尽早完成签约。

    香奈儿想要随行回家吊唁父皇,被完颜亶劝了,她顾着肚子里孩子,也就没有坚持。

    半个月后,新的哈里发穆克塔菲和大将军阿明联名签署的“苏伊士运河条约”就送到了新加坡。东方六国承诺出海陆大军增援让他们无比欣喜,那运河本就是帝国弃物,作为报酬根本不算什么条件。

    赵桔前世研究过欧亚历史,苏伊士运河公元前十八世纪就由埃及法老下令开挖通行平底船,随后两千多年间,数度废弃数度重修,直到八世纪被阿拔斯王朝废弃至今。这是条无水位差的运河,所以无须建船闸来蓄水。以目前的宋朝施工技术,完全可以达到通行一千吨海船的使用功能。

    条约一成,赵构和赵桔他们登舟返航,皇帝们的圣旨以快船先寄回国内。赵构下令购买千吨战舰,扩编大宋海师,组编队尽早开赴地中海。完颜亶和李乾顺也命臣下筹措资金,保证远征军的军饷补给。

    南洋三王原来就有一批原先打过高丽战争的老兵,集结起来十分容易,只须等大宋运来的新式火枪来装备训练。

    赵桔被六国君主委任为“苏伊士运河股份公司”的总裁,负责统筹施工和今后的管理经营。

    一年后,由岳飞担任元帅的远征军连战连捷,帮助穆斯林军队夺回了耶路撒冷城!第二次十字军东征被彻底粉碎。罗马教会迫于压力,同**签订和平条约。岳飞大军也在此后凯旋回国,他们的新式武器的威力和严明的纪律让战争的双方都十分敬畏。

    同时,苏伊士运河也竣工开通,每日欧亚商船穿流不息。苏伊士运河股份公司财源滚滚,第一年营收就突破六百万两,之后年年提升,让投资的六国获得巨大利益。十年后,穆斯林和欧洲各国实在眼馋,提出要求参股,谈判在新加坡举行,赵桔主持了会议。最后多方达成谅解,决定再次拓宽运河,让它能让两艘两千吨货轮交汇航行,工程费用由参股方提供,东方六国按比例让出30%股权给西方国家。会议同时决定,苏伊士运河受所有股东国家保护,不论何时战争,运河永远保持中立,任何缴费船只都允许通过。

    这份新加坡和约是史诗性的,虽经后人一再修改,但这段为了共同利益而相互妥协的精神,一定程度上照亮了日后人类文明发展之路。

    复兴九年春末,赵桔随帝驾回到京师。此时的杭州繁花似锦,西湖景色也是一片大好春光。赵桔岂肯错过这段桃红柳绿的时光,下午无事便带着夫人唐栀和学生们一起去湖边喝茶赏景。

    有时下雨,唐栀嫌地上泥泞不出门,赵桔便独自去。他不喜撑伞,就照前世拿破仑发明的两角帽式样,命人去叫皮匠做出了大小十几顶,给自己和手下侍从、学生们戴。这两角帽本是三角帽演变过来的,正可以遮挡江南这种连绵不绝的细雨。制作也极为方便,帽顶高处又能放进发髻,比一般草帽要美观许多。

    一日,又是下毛毛雨,赵桔在湖东一个露天茶室的大伞下喝茶,欣赏湖面上朦朦烟雨。正在和杏儿说话时,金泉忸怩过来通禀:“少爷,花淡茉小姐要见您。。。”赵桔见他眼神飘忽鬼祟,知道他是因为花姑娘以前同自己有过一段暧昧,就骂:“八格!我都不尴尬,你又何来的不好意思。快去请来!”

    花淡茉一人打着把绣伞走来,袅袅婷婷的样子让赵桔心神一荡。杏儿见了暗叫不妙,大哥好像有点旧情重燃的模样,忙拉他袖子提醒:“大哥。。。自重。”赵桔一笑,起身招呼说:“花小姐安好?”杏儿在一旁小福说:“花姊姊安好。”

    花淡茉见他俩都戴着顶古怪帽子,不禁莞尔。但瞬间收起笑容,提裙就要跪在水泠泠的地上。赵桔忙叫:“不要!”杏儿聪敏,迅速过去扶住淡茉说:“姊姊,都不是外人,这么行礼裙子不都要湿透了呢。”

    赵桔让座给淡茉坐下,自己才在她对面坐下,赵杏儿为花淡茉倒了杯茶,在赵桔身旁坐了。赵桔笑着开言:“花小姐也是雅致,喜欢淡妆的西湖。呵呵。”

    淡茉看了眼杏儿,一咬牙说:“求少师救我父亲。”接着,她轻声叙说了事情原委。

    前些日子的夜晚,国子监两帮监生在一座青楼打架,为的是争得一位当红艺妓的青睐。大打出手后,两方余怒未消,他们第二天下午又在国子监cao场约架。不知是谁,偷出教学用火枪一杆,打死对方一人!另一方也用连弩杀了持枪的监生。这些监生家中都是官宦贵胄,死掉的二人一个是郡王王子,一个是御史中丞之孙。淡茉父亲国子监祭酒花正儒因管教失责,被官家打入天牢,等候大理寺结案后惩处。可是,此案由于牵涉太多权贵,大理寺不敢轻断,一直拖宕到现在。花正儒本就多病,在暗无天日的天牢中不堪其苦,健康状态急转直下,眼看生命岌岌可危,只求早些出了结果,或贬或谪,都好出狱医治,保全一条性命要紧。

    赵桔早有听闻此事,但不知花正儒会因此下狱。当时安慰淡茉说:“令尊的事我会去向官家求情,花小姐您只管安心。”淡茉顿时觉得身上一轻,哭着又要起身万福,仍被杏儿劝住。

    花大小姐离开时,把一个香囊留在了桌上。赵桔认得是她来武夷时,自己送的,望着她远去的憔悴背影,不禁低声叹息。杏儿拿起香囊笑问:“大哥,这是定情信物么?花姊姊怎么忘在这里?”赵桔一拍她脑门说:“杏儿,你这个小狐狸,回去不许跟你师娘讲。”“是。嘻嘻。”

    赵桔傍晚进了大内,见了赵构,把花正儒的事说了。赵构听了也是心中不忍,当即颁旨放出祭酒,许他回家养病待罪。

    君命如山,一个多时辰后,花祭酒就被大内侍卫提出天牢,送回家中。父母在香案前哭拜圣旨,感谢官家施恩。淡茉欢喜中倒泛起一丝后悔:“当时要是迁就些赵桔,再多施些手段,那现在这位权倾天下的少师还不早归了自己。”

    在宫中,皇帝问赵桔对“国子监斗杀案”有何高见,赵桔挠头回答:“此事必要细查慎断,不能有少许偏向,否则朝廷难免震荡。”赵构也挠头说:“是呀,最近双头的亲属都不停上表要求我严惩对方,不好办呢。”两人越挠头越痒,唐杼进了笑问:“官家和弟弟几日未洗头了?”

    赵桔回府后又在书房挠头,想起下午花淡茉撑的那把泛黄的绣伞,就打算私下凑些银子接济一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