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歌王_第365章 痛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65章 痛快! (第1/2页)

    ,这绝对是地球上蔡依林当之无愧的一成名作。还是那篇著名的乐评——

    其实,纵观蔡依林的成名之路,简直就像是一场精彩的励志反转剧:环球时期无关痛痒的泡泡糖时代从来都不会被主流乐评注意;索尼时期上演所谓华语乐坛史上最成功的逆袭转型;emI时期声势达到顶峰,在华语乐坛最后一个实体唱片活跃期打下最重要的基础;华纳时期音乐两极化分裂,但是乐坛已经全面沦陷,再也没有一达到国民级别传唱度的作品。而在这种华语流行音乐平庸的水准线下,三张作品反而跳脱出高度,而且为她自己的事业贡献了最重要的关注点。

    因为唱功的不足和音乐的商业化,蔡依林往往被诟病不是一个合格的歌手,环球的“少男杀手”时期让人觉得她顶多就是一个徐怀钰的劣质复刻品,果不其然四张专辑已然挖掘殆尽。不过这反而是她声线最饱满纯粹的时期。

    当所有人都觉得又一个毫无价值的二流偶像歌手死在工厂流水线上的时候,一个如同涅盘般的转型让人目瞪口呆。转型不是一个安全的选择,布兰妮的成人流行走向,安室奈美惠的大玩hip-hop,商业上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滑。

    但是华语主流音乐圈绝对无法绕过的一个经典作品,hip-hop、dannetu-disco各式花样融会贯通,多元化的音乐形态令人耳不暇接。

    这是一张势必成功的专辑,蔡依林当时在对的时间了对的作品,天时地利人和无不占尽。孙燕姿开始对马不停蹄的行专辑感到厌倦,萧亚轩忙着恋爱音乐开始下滑,梁静茹刚刚开始走上情歌专一的路线。而和周杰伦的合作更是无法回避的重点,以至于之后的宣传上往往因为周杰伦而模糊焦点。周杰伦是华语音乐千禧年后唯一一个时代Inet,他和整个8o后-9o后的青春如同Beyond一样的捆绑,让媒体话语权日益年轻化的今天。没有人会对周杰伦早期现象级的音乐有过多负面评论。

    蔡依林是周杰伦手下最成功的女人。周杰伦和许多人合作过,温岚、LaRa,却没有一个人能达到蔡依林的高度。尽管那个时代流行音乐百花齐放,大多数那个时代的孩子们还是无法忘却。那个在录影带里,在篮球场下哼着“转呀转,就真的遇见ht.”的女孩---因为那就是十年前与大多数人擦肩而过的青春记忆。

    青春是一个可怕的名词,它会将你所有的回忆加上一层温暖的调色蒙板。而当的歌词“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在2o14年再度翻红,你不得不承认这是一张几近完美的流行音乐专辑---她和周杰伦在最好的时代相遇。是乐坛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美好或伤感,已经不那么重要。

    所在的索尼时期是蔡依林国民度最高的时期,以至于大部分不关心音乐的人对她的印象就定格于此。而这之后的甜蜜升级的除了一大红大紫,其他音乐上的进步捉襟见肘,无非是给蔡依林的商业成绩添上一笔。

    蔡依林的音乐如果仅止于此,那么她个人的成就很难和孙燕姿萧亚轩抗衡,顶多是一个周杰伦捧红的商业女歌手而已。脱离周杰伦的emI时期,蔡依林开始走上一条一骑绝尘的唱跳歌手路线,而且一走就是一人独大的境地。

    华语乐坛自此再也没有一个成功的唱跳女歌手崛起。连以往有此风格的女歌手也开始纷纷转型重新定位。连同期不同风格的女歌手也几乎无人匹敌,为之后其他歌迷的anTI文化埋下了祸根。有人说这时期蔡依林走进了表演特技的死胡同,的确,人们对她****和特技的议论完全盖过了音乐本身。但是金曲奖依然在2oo7年把最佳国语女演唱人颁给蔡依林,爆出当年最大冷门---但这真的是冷门吗?

    纵观整个华语乐坛,不论李玟、郑秀文、萧亚轩,此类歌手在金曲奖皆是颗粒无收。蔡依林会比她们更优秀吗?大部分歌迷恐怕都是呲之以鼻。可是当我们抽离偏见,就会现她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