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5章 如此劝酒 (第2/3页)
队守候。 要是可能,她也想要这样梦幻般的人生。 “妈,你们聊什么呢,聊的这么开心?” 文秀布好菜,说道:“这菜都做的差不多了,饺子最后上。咱们准备上桌吧!” “哎!那咱们换桌子……” 文母起身招呼道:“小林师傅,这边请。” 文家算是宽敞的,正房三间都是他们家的。 客厅里也比一般家庭讲究一些,摆了两张桌子。 一张待客,一张吃饭。 这会子,文母就是在招呼林放去饭桌。 “不敢!不敢!您先请!” 林放看了一眼文丽在搀文母,他便抬手虚扶了一下,转身在前面引路。 等靠近饭桌,文母道:“小林师傅,来者是客,请坐上首!” 林放哪里敢坐,这位不是丈母娘,胜似丈母娘。 他还惦记着别人家的小白菜呢,半点也不敢托大。 于是,林放笑着道:“大妈,长者为尊。还是您跟大爷你们两个坐上首,我陪着行不行?咱们新社会,不讲究那些老规矩。但有一条,尊老爱幼,那是必须遵守的!” 一番谦让,终究还是文母、文父并排坐在了上首。 林放也是等文母落了座,他才跟着坐下去。 后面,文家三姐妹就没那么多讲究。 一个挨一个的坐下,也不管什么座次。 桌上最先端上来的是两盘素菜,一盘拍黄瓜,一盘地三鲜。 地三鲜算是一道东北菜,只需要茄子、土豆和青椒,就能做出一道鲜爽无比的佳肴。 不是三鲜,胜似三鲜。 接着端上来的,是两盘荤菜,一道蒸香肠,一道芹菜炒腊rou。 香肠和腊rou就是林放进门时就瞧见的,文家大姐和二姐当时就在处理这个。 然后就是一盘家常炖鱼。 林放瞧了瞧,感觉这鱼做的算是最用心的一道,做法上也偏东北风味。 他先忍着没问。 等这五道菜之后,风格为之一变。 先是一道家产小炒rou,接着是一道红焖羊rou,一道五香兔rou,最后是一盆羊rou汤。 小炒rou不太好分辨做法,可后面三道,林放怎么看,都是偏河南风味。 这下子,林放也不用问了。 看这手笔,指定一定是文家大姐,一个是文家二姐的功劳。 林放估摸着,跟她们两个嫁的对象多半有些关系。 饺子是最后上的,分成了两盘。 不算饺子那是八菜一汤,算上饺子,十菜一汤,这个席面,算得上鼎丰盛的了。 就算是去饭店,打定主意豁出去过把瘾,那也不敢吃这么多的菜。 文母给文父使了个眼色,道:“她爸,我们娘几个不能喝酒,你可得把小林师傅陪好了。要是陪不好,回头我可要拿你是问的!文丽,倒酒!” 文父一身的书生气,温文儒雅,不太爱说话,倒是有着这个年代知识分子的典型特征。 他很温和的笑着举杯道:“小林师傅,初次见面,我借李白的一首诗,先敬你一杯。 有诗云: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小林师傅,不必客气,就当这里是自己家。便是喝醉了,我这里也有地方睡!” 林放早就看出来文家当家的是文母,文父这个家里唯一的男人,几乎没什么存在感。 他万万没想到,这位爷不开口也就算了,一开口就是王炸。 文父这是打着要灌醉他的心思,提前给他打了个预防针! 该说不说,咬人的……那什么果然是人狠话不多! 林放赶紧端起酒杯,把杯子放的比文父低一些,跟他碰了碰,道:“大爷,我酒量浅,要是没能陪您喝高兴,您多担待着点儿!” 等林放把酒干了,文丽给他倒上第二杯。 文父接着又道:“小林师傅,王维有一首诗叫做《送元二使安西》。 全诗听着不是很应景,我只提一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这酒,需得喝好了!” 林放听的冒汗。 他三世为人,上过两次大学。 自认为也算是有文化的。 可跟人家这文化人比起来,他感觉自己学的东西,全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 好嘛,真就一诗一杯酒! 这唐诗三百首下来,岂不是真就要会须一饮三百杯? 林放想想都觉得有些害怕。 他担心,文父当真是个海量,他在文家喝翻了这算怎么回事? 林放喝了第二杯,就已经忍不住开始想辙。 还没等他想到办法,文父又举起了第三杯酒道:“小林师傅,李白还有一首诗。 名字比较长,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它的头四句说的好: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这喝酒,他得找对人。人对了,杯杯俱欢畅。 小林师傅,你就是这个对的人啊,来,共饮!” “好!好!好!” 林放勉强笑着,把第三杯也给干了。 好家伙,坐下来到现在,一口东西没吃,六两白酒给干了下去! 要说文丽也是实诚! 看到二两的杯子那么瓷实,居然每一杯都给林放倒的满满登登的。 就算林放有一副完美基因成就的身子骨,也抵不住这三杯急酒的激荡。 他多少有点上头,脑子也跟着不是很清晰起来。 好在完美基因的好处就是代谢够快,林放感觉自己只要缓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